分享

蓝星书榜丨VOL5:《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

 真友书屋 2015-07-17

王千马:中国民间金融,能盘活中国的未来吗

《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全面纪录中国民间金融跌宕成长的第一本书。


它要盘活谁?能盘活谁?作为占据中国金融业主体地位数千年的中国民间金融,它如何让“钱轻”成为了现实,并推动了中国商业社会的进程?要理解中国的经济变革,必须要理解中国民间金融的生长。


在某种意义上,它的成功,源于其生存的智慧,以及对儒商伦理的尊崇,对诚信的坚守。但现实中的中国民间金融,为什么会成为了被妖魔化和边缘化的存在?诞生了它们的农业土壤,为什么最终制约着它们的转型升级?更要命的是,“权重”的国家治理,对它们又造成了怎样的压力和影响?到最后,迫使着它们或主动沉入地下成为潜流,或产生了政治路径依赖。也许,从山西票号热衷与权贵结合,可以一窥今天的山西贪腐现象。


不管如何,它们的存在,之于今天,依旧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们在牟利的同时,也在积极服务民众、力促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从山西票号,到宁波钱庄,再到民国时期的南三行北四行……当它们逐渐将视线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在谋求金融普惠的同时,并与实体经济同进步和生长,它们能否成为中国未来的最大启示?与此同时,当当下的市场体系充满着各种非理性,我们是否需要重拾儒商伦理?


今天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中国民间金融的生态。但互联网金融的意义并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意识层面。其背后的寓意是平等、自由和开放。这个国家应该有怎样的自由市场及制度化财产权,才能确保中国民间金融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另外,当互联网大佬走向它的反面,成为寡头一统江湖,也必将被自身抛弃。


我们需要给中国民间金融以再生长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将藏富于民,变融富于民。才能让人民多一些财产性收入,而不至于都成为屌丝。如果说中国依赖着山西票号、以及成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在世界范围掀起两股金融浪潮之后,却急速坠落,那么,在互联网金融上有着先发制人优势的中国,可不可以掀起第三次金融浪潮?


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千马,现居浙江杭州,担任蓝狮子企业研究院创意总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商帮以及城市文化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