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饮水的学问

 夏天雪的田野 2015-07-17
   正确饮水的学问
    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怎样正确饮水却大有学问。
    饮水量和水温  成人1次以饮300亳升为好,水温40℃-60℃为宜。
    餐前饭后不宜饮水  餐前10分钟饮水会冲淡胃液;饭后20分钟内饮水,易使胃进一步扩张,发生腹胀、胃部不适、呃逆等症。
    出汗过多时不宜大量饮水  出汗使人体盐分丢失,喝水过多会加重出汗,使盐分进一步丢失。另外,喝水过多易加重心脏负担,发生心慌气短。
     睡前醒后宜饮水  睡前醒后饮开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既可补充水分清理肠道,又可预防脑血栓。
    不宜饮过热的水  饮用温度高的水会使口腔、食道黏膜受损,容易造成感染发炎。
    不饮夹生水  未经煮沸达标的水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饮后易患肝炎、肠炎、痢疾、伤寒等传染病。
    不饮回锅水  做汤、煮饭、煮面条不能用原已烧开存放的水,否则食后易胃部胀气。尽量不喝隔夜水,电热水器中的水也要每天更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