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汤奥灶面上市

 苏迷 2015-07-17
出梅入伏
白汤奥灶面上市

 
  当“梅雨时节家家雨”戛然而止,苏州的天气便一下子跌入了炎炎的大伏天。从看天吃饭,到不时不食的养生饮食习惯,苏州人的餐桌一直跟着节气换。陆文夫先生的一块肉吃出四季来是家喻户晓的事,但苏州人的一碗面,何尝不是分着“冬装”和“夏装”的呢,当天气开启桑拿模式,那么白肉(浇头)、白汤面也就应季上桌了。这不,最近与胥城大厦红汤奥灶面一起同台热卖的正是白汤奥灶面。白”就是苏帮菜“点中的夏令色,既是苏州菜的烹饪特点,也是夏令清淡饮食的养生理念,更是苏州人饮食文化的传统。
  印象中,除了奥灶面有夏天的白汤品种,以前观前街上老松鹤楼那碗白汤卤鸭面非常出名,老苏州们常常在吃了多日的雷公斋之后,跑到松鹤楼叫一碗卤鸭面,也算是开荤了。后来松鹤楼成了纯粹的菜馆,不再供应卤鸭面,但卤鸭面仍然存在于苏州大街小巷的各家面馆中。同德兴那碗放入酒糟的枫镇大肉面更是标准的白汤面。如果宽泛一点,籽虾上市季节,裕兴记那碗三虾(虾仁、虾脑、虾籽)面也算是白的——当然,三虾面最正宗的吃法应该是拌面,唯其如此,才能把“三虾”全部扫入腹中,如果是汤面万一喝不完面汤,难免就会浪费了虾籽。即使拌面其色也为本色,不能加一滴酱油。
  这次胥城大厦热卖的白汤奥灶,配的面浇是白肉、卤鸭,两选一。白肉与焖肉相仿,只是颜色呈象牙白,酥糯入骨又不失其形,因其酥烂,故而肥油走得彻底,肉香中散发着淡淡的白蔻清香,咸鲜开胃;卤鸭是苏州人的夏令当家荤菜之一,鸭肉性凉,卤制后的鸭肉也少了油腻感。白色的面汤清亮透底,没了酱色的厚重感,也没了浓油赤酱的肥腻感,加上一把碧绿的蒜叶,不仅观感清爽,入口更是鲜香。面条是定制的细面,口感极韧,于是也避免了入汤之后一会儿就变坨的尴尬。好面,遇上好汤,再加上苏州人讲究的浇头,难怪这样一碗面能唤醒夏日那么多“疲软”的胃口。
  其实,不管是那碗传说中的枫镇大肉面,还是白汤奥灶面,抑或是三虾面、卤鸭肉,说到底,食材并不走“出奇出格”的奢侈路线,原料还是普通的食材、家常的湖鲜,只是在烹饪制作上融入了更多的创造力和精细的厨艺。就拿枫镇大肉面来说,那锅汤就是利用小暑时节黄鳝大量上市,作为边角料的黄鳝骨头、烫黄鳝留下的那锅汤,弃之可惜,于是大师傅从那些小料入手,文火慢熬,终成一锅鲜美可口、富含营养,又清澈照人的白汤,酒糟是后入的,既可解腻又能开胃。厨师说,从熬汤的难易度而言,清汤比红汤更难得,而且,白汤比红汤容易馊坏,因此,店家在热天卖白汤面,也表明了一种底气,当然这在老苏州来看,没有难不难的说法,热天吃白汤面不是传统么?! (文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