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推荐】李干杰:中国已制订土壤污染治理目标和立法计划

 昵称26689707 2015-07-18


来源:固废观察 作者:张益整理

前言

2015年是第68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土壤年

71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等四部门联合举办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参加了高层论坛,并作了题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奠定生态环境安全基石》的主题报告,《固废观察》为此独家深度报道李干杰副部长的讲话精神。

事关安全和健康

李干杰认为,中国土壤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农用地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一是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威胁人居环境健康。

李干杰指出,现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大气污染防治均面临严峻的形式,在土壤污染防治中耕地污染防治更是重中之重。

一旦污染天长地久

土壤污染问题是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之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李干杰说,长期以来,人们提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大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而对土壤环境保护则相对陌生。

现在大家都记住了APEC蓝。雾霾大,风吹一下就能消散;水体污染了,随着流动,或者把住源头,注意治理,几年十几年也能变好,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是一旦土壤被污染了,那就是天长地久的,可不是那么简单能恢复的

土壤作为大部分污染物的主要消纳地,其环境质量受到显著影响。在论坛上,李干杰说,去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

六七年基本遏制恶化趋势

李干杰透露,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已经基本成型,并向国务院汇报,等待审批通过。

李干杰表示,根据编制该计划的前期研究,环保部拟定了一个目标,即争取利用67年时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为此,我国还将在第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全面会诊土壤污染现状,尽快摸清土壤污染家底,为进一步搞好土壤污染防治规划、计划和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立法刻不容缓

李干杰指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生态文明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有效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的关键环节;是明确并落实各方责任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公众土壤环境保护意识的现实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干杰认为,我国目前尚无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有关的法律文件或政策文件中。这些规定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有:分散且不系统;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明显滞后。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中国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李干杰说,除了土壤环境问题的隐蔽性和累积性使人们对脚下土地表层的变化不易觉察或不易感知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一部像《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要素的专门性保护法律。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李干杰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已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将是中国土壤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

突出重点建立体系

李干杰表示,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思路上应抓住当前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环节、明确责任划分。在《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使各法律法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李干杰指出,应尽快建立以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为统筹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一要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进程,其中包括草案建议稿的形成过程、草案建议稿的内容框架和主要制度设计;二要统筹做好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战略部署。包括确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思路,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加快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积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