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雅言】9、正奇:

 率我真 2015-07-19

9、正奇:

1.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运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奇而弗正,虽雄爽而飞妍,多谲厉而乏雅。奈夫赏鉴之家,每指豪端努奋之巧,不悟规矩法度之逾;临池之士,每炫技于形势猛诞之微,不求工于性情骨气之妙。是犹轻道德而重功利,退中直而进奸雄也。

译文:书法的主要旨趣包括中正和新奇。所谓中正,指的是抑扬顿挫有度,提按呼应得宜,筋骨体势庄重,给人以有分寸的感觉。所谓新奇,指的是参差起伏迭现,跌宕飞动变幻,千种情调、万种姿态,令人目不暇接。新奇是中正之内的新奇,中正是不脱离新奇的中正。。设若只有中正而没有新奇,虽然能够端庄严谨、沉着细密,但常常朴拙笨重而缺少文采。假设只有新奇而没有中正,虽然可以雄强俊爽、飘逸妍美,但往往诡谲凌厉而不够雅致。让人无奈的是鉴赏的人只是只见笔端勉力变化的轻巧,而不知道那已经丧失了规矩法度;习练书法的人每每炫耀造型生猛怪异的小技,不追求塑造性情骨气的奥妙。这样的情形正像轻视道德而看重功利、斥逐忠贞正直之士而作用奸邪霸道之人一样背谬。

2.好奇之说,伊谁始哉?伯英急就,元常楷迹,去古未远,犹有分隶余风。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采悠焕,正奇混成也。子敬始和父韵,后宗伯英,风神散逸爽朗多恣。梁武帝其绝妙超群,誉之不实;唐文目以拘孪饿隶,,贬之太深。孙过庭曰:“子敬以下,鼓努为力,标致成体,工用不侔,神情悬隔。”斯论得之。书至子敬。尚奇门开矣。

译文:喜好新奇的主张是从谁开始的呢?张芝的章草和钟繇的楷书都距离古法不远,还保留着隶书的遗风。王羲之一出现既注重规矩准则,又能灵活运用,因而他的书法森严合度而又神采焕发,中正与新奇浑然一体。王献之起初遵循家法,后来尊崇张芝,风神萧散飘逸,姿态俊爽朗畅。梁武帝称赞他绝妙超群,这样的赞誉是不切实的;唐太宗视之为拘挛困乏的差役,这又是过分的贬损。孙过庭说:“王献之以后,无不振作激奋,勉强用力,自我标榜体势的高妙。他们不只功夫不如王羲之,在神采情趣上也差得很远。”这是很正确的说法。书法发展到王献之手里,偏好新奇的大门打开了。

3.嗣后,智永专范右军,精熟无奇,此学其正而不变者也。迨夫世南传之智永,内含刚柔,立意沉粹;及其行草,遒媚不凡,然其筋力稍觉宽骳矣。李邕初师逸少,,摆脱旧习,笔力更新;下手挺耸,终失窘迫,律以大成殊越彀率。此行真之初变也。欧阳信本亦拟右军,易方为长,险劲瘦硬,崛起削成卧龙跃观行草,复太猛峭矣。褚氏登善,始依世南,晚迫逸少,遒劲温婉,丰美富艳,第乏天然,过于雕刻。此真行之再变也。考诸永淳以前,规模大都清雅;暨夫开元以后,气习渐务威严。颜清臣蚕头燕尾,闳伟雄深,然沉重不清畅矣。柳诚悬骨鲠气刚,耿介特立,然严厉不温和矣。此真书之三变矣。张氏从申,原出子敬,笔气约似北海,抑扬低昂,则甚雕琢矣。释氏怀素,流从伯英,援毫大似惊蛇,圆转牵制,则甚诡秃矣。此真行之三变矣。书变若尔,岂徒文兵云哉。

译文:后来,智永专门取法王羲之,虽然精熟,但平淡无奇,这是只知道学习中正而不知道改变的人。羊欣效仿王献之,亦步亦趋,这是只知道学习新奇而不知道改变的人,及至虞世南得到智永的传授,刚柔内敛,立意沉密纯粹;至于他的行草书,可谓遒劲媚好,不同凡响,甚而其筋骨力气稍觉松散。李邕刚一师法王羲之,就大大地摆脱了原有习气,笔势变得清新;不过,他下笔硬挺尖耸,终究失之窘迫,如果以完美的标准来衡量,可以发现他的偏颇是很明显的。这是楷书行草书的第一次变化。欧阳询也模拟王羲之,将方正的字形拉长,险峻瘦硬,陡然而起,砍削而成;如果看他的行草书,就会觉得太过猛烈急峭了。褚遂良起初仿效虞世南,后期追慕王羲之,遒劲温婉,美艳富丽,但缺乏天然之趣,过多版刻之态。这是楷书、行草书的第二次变化,考察唐代的书法状况,永淳年间以前规制格局大多清新雅致;开元年间以后气质习惯渐趋讲究威严。颜真卿擅长蚕头燕尾之法,雄伟深邃,但沉闷笨重,不够清爽顺畅。柳公权骨气正直刚强,卓尔不群,但严肃凌厉。缺乏温柔平和。这是楷书的第三次变化。张从申的源头是王献之不过其笔法气格与李邕十分相似,抑扬起伏之中尽显雕琢之意。僧人怀素追随张芝流波,用笔婉如惊蛇,圆转回互,牵引拉扯,时现诡谲寥落之态。这是草书、行书的第三次变化。书法变成了这样,难道只是文化衰败的缘故吗?

4、大抵不变者,情拘于守正;好变者,意刻于探奇。正奇既分为二,书法自醇入漓矣。然质朴端重以为正,剽急骇动以为奇,非正奇之妙用也。世之厌常以喜新者,每舍正而慕奇。岂知奇不必求,久之自至者哉!假使雅好之士,留神翰墨,穷搜博究,月习岁勤,分布条理,谙练于胸襟。运用抑扬,精熟于心手,自然意先笔后,妙逸忘情,墨洒神凝,从容中道。此乃天然之巧,自得之能,犹夫西子、毛嫱,天姿国色,不施粉黛,辉光动人矣。何事求奇于意外之笔,后垂超世之声哉!

译文:大概不寻求变化的人,思想拘执于谨守中正;喜欢变化的人又意图急切于探索新奇。中正与新奇既然分离了,书法就从淳厚走向了浅薄。然而以质朴无华、严肃厚重来求得中正,以剽勇急迫、惊骇跳动来达到新奇,并不是对中正和新奇的高妙应用。世上喜欢新奇讨厌平常的人,常常放弃中正而追慕新奇;他们那里知道新奇是不必刻意探求的,时间一长新奇自然就会出现。假如酷爱书法,那就留心于翰墨之道,普遍地寻求,浩博地探究,时时地勤奋加演练,点画的分布、结构的调理都了然于胸中,笔墨使用之术、抑扬顿挫之法又精熟于心手,自然能做到立意在前、动笔在后,美妙飘逸而忘却了个人的情绪,笔墨挥洒而凝聚了个人的心神,最终从容地符合不偏不倚之道。这是得自天然的巧妙,不求自至的造诣。就像西施、毛嫱那样的美人,国色天姿,并不涂脂抹粉,却光彩照人。为什么要从意外之笔求得新奇,以求留下超出当世的名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