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经新报

 胡胜利 2015-07-19
   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令世人瞠目结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苏联党和政府自身腐败严重,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应该是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透视苏联轰动一时的“驸马案”,不难窥出苏共政治腐败之一斑。


  1988年12月30日,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外面,军警林立、戒备森严;审判庭内气氛肃穆,鸦雀无声。被告席上,站着一个背部微驼、呆如木鸡的人。他就是苏联轰动一时“驸马案”的当事人——勃列日涅夫的”驸马”、苏联内务部前第一副部长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丘尔巴诺夫。

飞黄腾达
  丘尔巴诺夫,1936年1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其父是莫斯科某区的党委书记,其母是家庭妇女。丘尔巴诺夫在技术学校毕业后,进了一家飞机工厂当技术工人。他在厂里表现不错,当过小组长和车间团支部书记。后来参了军,1961年到苏联内务部,任内务部的上尉。1964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函授班毕业,文凭到手后就与妻子离了婚,并转到莫斯科布团委任督导员,不久又调到苏维埃团中央宣传处当处长。1970年后重返内务部。
  丘尔巴诺夫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平时总是西装革履,皮鞋踩得咔嚓咔嚓响。此外,他心明眼快,办事机敏。所以,很快被选中担任勃列日涅夫的千金加琳娜的警卫。
  加琳娜虽不特别漂亮,却曾是赫赫有名的风流女郎。她曾与一个马戏团总裁结婚,不久离异。接着她又与莫斯科大剧院的一舞蹈家来往密切,后来虽成为合法夫妻,但却又匆匆分手。这一时期,莫斯科有关加琳娜的传闻不断,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也为此而深感难堪,但又拿女儿没办法。
  自从丘尔巴诺夫来到加琳娜身边后,这位任性的“公主”才变得有几分规矩。丘尔巴诺夫英俊潇洒、热情幽默,不久,加琳娜便坠入了这个警卫的情网。勃列日涅夫知道女儿的心事后,从内心里感到高兴,希望女儿早日再有个幸福家庭。他通过自己的老朋友、内务部长谢洛科夫调查未来女婿的出身和表现,调查结果是,一切都符合要求。1971年,44岁的加琳娜下嫁35岁的丘尔巴诺夫,勃列日涅夫把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送给他的一辆“施科达”牌小轿车送给女婿作为礼物,又为这对新人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政府公寓内安排了一套4间的高级住宅。
  丘尔巴诺夫成了苏共总书记的女婿后,千方百计建立与勃列日涅夫的密切关系。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岳父岳母身上,处处让两位老人顺心。而勃列日涅夫亲自出马向内务部长谢洛科夫建议,提拔丘尔巴诺夫担任苏联内务部主管人事的副部长。这个建议可难坏了谢洛科夫。他很清楚,丘尔巴诺夫只拿过一张函授毕业文凭,在内务部只是个“七品芝麻官”,本事也有待大幅度提高。照旨办吧,怕人家说三道四;不办吧,总书记的旨意又不好不随。几番思索后,谢洛科夫硬着头皮去向勃列日涅夫面陈利害,反复说明不宜操之过急的道理,并允诺丘尔巴诺夫的今后安排包在他身上了。
  勃列日涅夫的“建议”虽没有马上实现,但他的女婿却在短短的几年内连升了数级。丘尔巴诺夫先是当上了内务部内卫军政治部副主任,后提升为主任;1977年被任命为内务部副部长,1979年又晋升为第一副部长。1981年10月,45岁的丘尔巴诺夫成了苏联军警中为数不多的中将。另外,丘尔巴诺夫在1976年的苏共25大上,还被选为苏共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1981年的苏共26大上,又被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同时兼中央检查委员会委员。在沽名钓誉方面,丘尔巴诺夫堪称登峰造极之辈。在近10年里,他获得过20枚外国的和19枚国内的各种勋章和奖章。

官场斗法
  丘尔巴诺夫依仗岳父,官愈升愈高,野心也愈来愈大。他目空一切,无所顾忌;对那些对他另有看法的人,他的态度毫不含糊——打倒在地、永不许翻身。
  1976年,内务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局局长扎祖林少将主持编写了一本有关内务部总结政治思想工作的小册子。成书后,各方反应不错,都认为是击中了内务部的要害。扎祖林还对内务部的作风松散、歪风盛行、以及丘尔巴诺夫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下,碰到丘尔巴诺夫的老虎屁股了。1979年11月,扎祖林接到内务部已经签署了的解除他职务的通知。扎祖林对此早有预料,他向苏共中央提出了申诉,党中央听完他的申诉后告诉他:内务部解除职务的命令无效,你回去安心工作吧!几个月后,扎祖林又接到解除他职务的通知。当他去找丘尔巴诺夫时,得到的回答是:“你还去中央告状吗?去告好了!中央信任我。”果然,这次解职,党中央再也没人为他说话了,扎祖林终于被解除职务,还连降了数级。
  在遭丘尔巴诺夫迫害的所有人当中,最惨的要算是主持内务部科学院工作的克雷洛夫了。1967年初春,当时正在军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克雷洛夫中校,被推荐给内务部长谢洛科夫将军当助手。部长对新来的助手及他的革新计划大加赞扬和支持。在部长的鼎力支持下,克雷洛夫得以在内务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正当克雷洛夫一步一步地推行他的革新计划时,丘尔巴诺夫出现了。这位“驸马爷”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几年的时间就由一位上尉晋升到中将,坐了内务部第二把交椅。可是,克雷洛夫从不买他的帐,还常常与他顶牛,有时甚至在内务部办公会议上展开激烈交锋。丘尔巴诺夫为此怀恨在心。再者,丘尔巴诺夫也并不满足于目前的“老二”,他想接替谢洛科夫的部长职务,而眼前的克雷洛夫是潜在竞争者。不久,克雷洛夫被解职,调到几年前他倡议成立的内务部科学院担任院长。克雷洛夫就任新职后,继续同丘尔巴诺夫作斗争。报复心切的丘尔巴诺夫终于下定决心彻底搞垮对手。1979年初,他亲自率领一个7人工作委员会到科学院检查工作,很快“发现”了一系列应由克雷洛夫承担的“经济问题”。丘尔巴诺夫当面向克雷洛夫提出两种选择:要么离开内务部,要么到法庭接受审查。在这紧要关头,克雷洛夫求助于谢洛科夫部长,但被拒绝了。1979年4月19日,他被迫退役。次日,这位年轻有为的将军倒在自己的枪口之下。

“驸马”的炼金术
  丘尔巴诺夫不但骄横狂妄,而且无所顾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丰盛的宴会,他经常去,几乎一场不漏。在迎送外国贵宾等隆重仪式上,他也经常露面。然而,最使丘尔巴诺夫感兴趣的莫过于到各地去视察。他每次视察,都受到国家元首般的接待。这位全苏反酗酒运动委员会主席视察到哪里就喝到哪里,酪酊大醉、不省人事是常有的事,但比酒更具诱惑力的是地方官员私下塞给他的成打成打的卢布。据调查,丘尔巴诺夫在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总共收受贿赂656833卢布(合110万美元),超过一个苏联工人270年的工资。此外,他还收受过高级地毯、精致茶具、文物珠宝等珍贵礼物。
  一次,他到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州“检查”救灾工作,在州委书记卡里莫夫陪同下来到加兹利镇的一家商店里。周围的人虽不认得他,但都肯定他是大官,便向他抱怨商品短缺。事后,丘尔巴诺夫面向卡里莫夫,从牙缝里吐出“我要向中央报告这个严重问题”几个字。就这么一句话,吓得州委书记浑身筛糠。书记当晚备宴,悄悄地塞给丘尔巴诺夫1万卢布,直到这时丘尔巴诺夫才露出笑脸。就这样,丘尔巴诺夫每到一地都几乎要施用这种权势化为金钱的“炼金术”。他自己也承认,每次“出巡”回来,提包里衣兜里到处都有钱。随着丘尔巴诺夫的腰包愈来愈大,加琳娜身上戴的珠宝也愈来愈耀目,而且,各种首饰的花样不断变换。
  丘尔巴诺夫权有了,钱有了,只是觉得按国家规定配给自己的那辆“伏尔加”牌轿车有失“驸马”的尊严。1980年初,丘尔巴诺夫向谢洛科夫部长诉说他已是内务部第一副部长,与其他小部的副部长不同,坐“伏尔加”有些不太体面,要求换一辆更高档的。谢洛科夫回答说:“副部长只能配备‘伏尔加’,国家规定不好违反。”丘尔巴诺夫再三要求,部长还是没敢答应。此时,丘尔巴诺夫脸色一沉,不由分说地抓起克里姆林宫专线电话,他对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说:“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能不能请您给我换辆‘海鸥’牌轿车?我想这件事就不必惊动我岳父了吧。”第二天一早,一辆乌黑锃亮的“海鸥”牌轿车开到了丘尔巴诺夫的门前。    “驸马爷”一方面向下级索取,另一方面又向上级“奉献”。1980年11月13日是内务部部长谢洛科夫的70大寿。和内务部许多人一样,丘尔巴诺夫也打算借此机会给谢洛科夫意思意思。但这笔费用从哪里来呢?丘尔巴诺夫急中生智,想到了要买一块金表送给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一招。但当一块价值4000卢布的金表到手后,丘尔巴诺夫却戴到了谢洛科夫的手腕上。当然,这4000卢布是记在赠送外国宾客礼品的帐单上。

漫长的审理
  正当丘尔巴诺夫平步青云、驾着“海鸥”牌轿车在大街上大展威风时,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去世了。新上任的安德罗波夫一就职,就着手追查“驸马爷”的受贿问题。第二年,丘尔巴诺夫被解除第一副部长职务,改任内务部内卫军政治部主任。谢洛科夫也很快被中央除名,后又被取消大将军衔。谢洛科夫自知罪孽深重,1984年12月身着饰满勋章和奖章的将军制服,用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动了扳机。可是,决心追查“驸马”案的安德罗波夫总书记1984年2月病逝了。勃列日涅夫亲自栽培的契尔年科当上新总书记后,对老上级的女婿的受贿等问题迟迟不作处理。
  1985年3月,契尔年科病逝,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是勃列日涅夫在世时进入中央书记处的,但在改革浪潮冲击下,他顾不得那位前任总书记的面子,丘尔巴诺夫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1986年9月,丘尔巴诺夫被拘留审查;1987年1月被依法逮捕。1988年9月5日,丘尔巴诺夫被押上了被告席。12月30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对丘尔巴诺夫审判结束。审判结果,以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罪判处丘尔巴诺夫有期徒刑12年,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后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特赦令使丘尔巴诺夫的刑期提前5年结束。出狱后,丘尔巴诺夫在一家工厂当夜间司炉,每2—3小时往炉里加一次煤,真正开始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加琳娜已同他分道扬镳,房子、别墅另有他属,他现在一无所有。      据《名人传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