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莞的“世外桃源”---逆水流龟堡

 豆20710111103 2015-07-20

最近,摄影师欧迪鹏在东莞虎门航拍到一个超级炫酷的地方,可谓是古堡级的“世外桃源”。这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位于虎门白沙,名字叫“逆水流龟堡”,只有从高空才能窥探其全貌。

吊桥、护城河、围墙、堡垒楼、逃生井……位于虎门镇白沙社区的逆水流龟村堡,是一座如世外桃源般宁静而神秘的防御型古堡。逆水流龟村堡为郑瑜于明末清初所建。全村呈正方形,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边长为83米。

通往村堡正门的水泥路约3米宽,是唯一的出入通道,为“龟尾”。此处原来是一座吊桥,若外敌来侵,吊桥即被拉起,敌人难以攻入;改革开放前,吊桥被改为木桥;改革开放后,木桥又改为水泥路。环绕村堡的是18米宽的“护城河”,一潭碧绿如玉的溪水,不动声色就将村堡与外界隔开。

为何取名逆水流龟?因布局取形长寿灵龟,北面有龙潭水迎面而来,龙潭水顺流而下,形成小河,村堡的位置是小河最后的积聚地,龟头向龙潭水逆水行走,故名“逆水流龟”。四周环水,村堡又称水围村,1993年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逆水流龟怎样建造的?有人说是当时乡间匪乱,白沙人郑瑜率众建堡以保护村民。还有人说明朝崇祯年间,郑瑜奉命运送七船金银期间遭遇海盗,果断将船弄沉,捞回七船金银,并用其中的一船金银在白沙建起了逆水流龟村堡。不管怎样,历经三百年风霜的古村堡依然美丽与神秘。

村内排水渠、水井设置合理,最神奇的是村内纵横交错的排水渠。排水渠宽约20厘米,深约10厘米,在村内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人说,这么小的排水渠无论下多大的雨,雨水都能及时排走,从没被水淹过。德国韩国的有关专家曾多次派出考察团前来考察村庄内的排水渠系统。

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青砖构筑的护墙。墙上可见矩形的枪眼,过去当敌人来侵,村民就在这射击防卫。北面高出护墙的青色堡垒楼是“龟头”,墙上有三块呈三角状分布的小红粉石,下面两块代表龟的双眼,上面一块代表龟的鼻子。村堡四角的小楼堡为龟的四足。郑伯1998年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堡内的祖屋,也负责管理村堡。

“飞榕”在墙壁生出许多粗壮的根须。堡内共有72间格局统一的青砖瓦房,分布在正巷两边,代表72块龟鳞甲。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房屋自然坍塌,如今只剩58间房屋。四周围墙内的小房是马房,共12间(如今剩7间,其余的自然倒塌)。

村堡建筑的细节精美,保存完好。堡内现存9口水井,其中一口食井,一口逃生井,其余7口用于洗衣及防火。关于逃生井有各种故事,可谓耐人寻味。逃生井就位于郑瑜“银楼”旁边,郑伯现场搬开水泥板,透过扬起的灰尘,可看到井下积着雨水,黑幽幽。“考虑到安全,两年前我们封住了井口”,郑伯说。

据说井下有暗道,直通村外山坡,以防外来干扰时被困,可由此逃走。相传郑瑜就曾带太子由此逃走。是否真实,有待考证。“我没走过下去,但从保卫角度,设立逃生井是完全有理由成立的。”郑伯分析,因为村堡的封闭性,一旦拉起吊桥,与外界隔断,人在堡内一个月只能饿死,留一条“后路”非常有必要。郑伯接着说,“我听父辈讲过,井下是葫芦形,但父辈当时没走完,怕里面设有什么机关,不敢往下走。”

白沙是一个古村落,在明初曾设巡检司署,海奉为盐埠,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如此规模,保存如此完整,在全省不可多见。逆水流龟堡里是否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只有等着大家去一探究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