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风险规避方法96种 一、招聘录用阶段如何规避风险 方法1:招聘广告的内容一定要合法 方法2:明确设定“录用条件” 方法3:主动履行“告知义务” 方法4:审查求职者的相关背景 方法5:确认求职者是否有潜在疾病 方法6:确定求职者是否年满16周岁 方法7:核实求职者是否已解除劳动关系 方法8:审查求职者是否存在竞业限制 方法9:招用外国人要办理相关手续 方法10:不要轻易发出“录用通知书” 二、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方法11: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方法12:按规定建立职工名册 方法13:劳动合同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 方法14:劳动合同不可缺少的九个“必备条款” 方法15:通过“约定条款”保护自身利益 方法16:劳动合同条款要“约定明确” 方法17: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方法18: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 方法19:劳动合同要经过双方签字盖章 方法20:劳动合同要交给劳动者一份 方法21:劳动合同到期要及时续签或终止 方法22:绝不能收取财物和要求担保 方法23:没有担保如何预防企业财产损失 方法24:“劳动者不签合同”该怎么办 方法25:明确劳动合同的类型 方法26:合理选择劳动合同期限 方法27:一年一签劳动合同好吗 方法28:如何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方法29:哪些情况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方法30:哪些情况可以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方法31:合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发生 方法32:如何避免出现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方法33:如何约定“服务期” 方法34:如何约定“保密协议” 方法35:如何约定“竞业限制” 方法36:如何约定“违约金” 三、试用期如何规避风险 方法37:试用期也要签劳动合同 方法38:不能只约定试用期 方法39:不能超标准约定试用期 方法40:不能重复约定试用期 方法41:试用期工资不要低于法定标准 方法42:试用期也要为员工缴纳社保 方法43:试用期内也要给员工医疗期待遇 方法44:试用期内不能随便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45: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定程序 方法46:小心预防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损失 四、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方法47:不要拖欠和克扣工资 方法48:正确应对“支付令” 方法49:不要违反“最低工资标准” 方法50:不要强迫或变相强迫加班 方法51:严格按规定支付加班费 方法52:依法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方法53:劳动合同变更要符合法律规定 方法54:用人单位变更事项不能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方法55:企业分立或合并后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五、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何规避风险 方法56:尽量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57:当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时怎么办 方法58:尽可能降低劳动者“自动离职”带来的损失 方法59:劳动者“因用人单位主寸错”解除劳动合同时怎么办 方法60:怎样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1:怎样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2:怎样以劳动者“严重失职”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3:怎样以劳动者“有双重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4:怎样以劳动者“有欺诈等行为”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5:怎么以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6:怎么以劳动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7:怎么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8:怎么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69:怎么选择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方法70:怎么以“经济性裁员”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方法71:合理规避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方法72:规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方法73:怎样正确终止劳动合同 方法74:巧妙规避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方法75:正确计算应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 方法76:恰当选择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间 方法77:避免出现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情形 方法78:依法向劳动者索取“赔偿金” 方法79:正确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方法80:正确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文书 六、规章制度的风险规避 方法81: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方法82: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要适格 方法83: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 方法84: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情合理 方法85: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能违反劳动合同 方法86:规章制度的内容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方法87:规章制度最好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方法88:规章制度经过公示才有法律效力 方法89:组建并发挥工会的沟通协调作用 七、特殊用工的风险防范 方法90:谨防劳务派遣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方法91:谨慎签署“劳动派遣协议” 方法92:劳动派遣用工是有法律限制的 方法93:依法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 方法94:用工单位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方法95: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方法96:合理使用非全日制用工 摘自:《劳动合同法风险规避指南》黄开耿著,京华出版社,2008年7月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