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爱的,我将去哪里找你

 谢楚军 2015-07-21

没错,就是那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泡利,找的正是他。

泡利生于1900年,由于入大学前看过很多书,1918年中学毕业后入慕尼黑大学直接读著名的物理学家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是索末菲教授的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

1920年,同样在慕尼黑大学,同样是索末菲教授,招收了一名学生,同样把本科阶段免了,直接读研究生,这位师弟就是后来著名的海森堡,小泡利一岁。

虽然相对于师兄泡利,海森堡的性格腼腆得多,但骨子里的傲气两人有得一比。当时,海森堡对于导师索末菲布置的经典物理课题没有一点兴趣,大概是一分研究,两分敷衍,七分发展干别的。当泡利得知海森堡想把精力花在相对论上时,对海森堡说,相对论已经被爱因斯坦建立得很完美了,花精力在上面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倒是玻尔的量子论矛盾重重,不妨去试试。就这样,性格傲气的海森堡欣然接受了泡利的建议,把兴趣正式转向了量子力学,后来成了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还有资料说,在慕尼黑大学求学期间,海森堡对泡利言听计从,可见泡利洞察问题的敏锐。

泡利不仅洞察问题敏锐,而且严谨直率,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很多物理学家对泡利既畏惧又佩服。一个经典的八卦故事,爱因斯坦有一次做讲座后,坐在大厅最后一排的泡利提问,火力很猛,爱因斯坦几乎招架不住,以至于后来爱因斯坦不论在哪里做讲座总是习惯性地扫视大厅最后一排,担心泡利或者类似泡利的人坐在那里。

有人还杜撰了一个泡利的故事,泡利到了天堂,上帝把他设计的世界图景给泡利看,泡利看了一眼,说,你本来可以设计得更完美些。

不讲八卦和杜撰,讲个真实的。严谨的玻尔尽管是权威,而且大泡利15岁,但一旦有一个什么想法,就找泡利讨论,征求泡利的意见,如果得到了泡利的肯定,他才放心。

1958年,泡利去世,但依然有很大的影响。此后如果物理学界有个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新的争论,大家不约而同想到泡利,感叹说,要是泡利活着,不知道他怎么看。

哈哈,讲泡利的故事,是因为我很想寻找一位泡利式的人物,帮我的所谓原创理论提提意见,哪怕把我批得一无是处。正如海森堡所说,所有的科学都根植于讨论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