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16):泡利的不相容与电子自旋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20-09-29

作者:程鹗

在哥廷根玻尔节的讲座上,年轻的海森堡向玻尔提问属于不和谐的忙动之举。其实,他的师兄泡利也有很多问题想请教大师,但他要成熟一些,没有象师弟那么一样地唐突。

泡利出生于学者家庭。他父亲原来是医生,后来改行在维也纳大学担任化学教授,母亲是当地知名的记者、作家,他们都是犹太人。19世纪末,奥地利、德国的许多犹太人为了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便放弃传统,皈依主流的天主教。泡利的父母也顺势而变,入境随俗,并将原来的犹太姓氏“帕切尔(Pascheles)”改为了“泡利”。

泡利在天主教传统中长大。他有一个教父,就是他父母的契友、大名鼎鼎的马赫。泡利感受了马赫逻辑实证主义的熏陶,尤其是教父所教诲的信念:物理学应该建立在严谨、明朗的数学基础上,不能沦为随心所欲的形而上学。

马赫在泡利中学毕业之前去世。没有了马赫、玻尔兹曼的维也纳在泡利心目中不啻于精神荒漠。他就近来到德国投奔慕尼黑的索末菲。

索末菲很快发现泡利不是一般的大学新生:他随身带来了一篇已经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内容涵盖广义相对论和刚刚萌芽的规范场理论。泡利习惯夜晚学习,还去酒吧放纵销魂,早上则爱睡懒觉,所以他频频缺课。索末菲已经看出泡利才高气傲,也就大度地听之任之。

当时,索末菲正在编撰一部数理百科全书。他在邀请爱因斯坦撰写相对论部分没能如愿的情况下,就干脆把这任务交给了狂妄自大的泡利。

泡利花了几个月功夫,终于交出一份237页、带有394个注释的文稿。索末菲阅后大吃一惊。他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泡利,让他拿出一个初稿,自己再来做大幅修改,然后与他联名发表。索末菲没有造次,而是原汁原味地采用了原稿,作者只署了泡利的大名。

爱因斯坦看了泡利撰写的文章也叹为观止。他罕见地发表热情洋溢的评论:“没有一个研读了这篇成熟、大气作品的人会相信作者是一个只有21岁的青年。读者会为文中哪个方面最值得敬佩而难以定夺:是对科学思想的心领神会,数学推导上的确定无疑,是那深刻的物理直觉,井井有条的表达能力,是对历史文献的全盘掌握,对整个课题的一览无余,还是作者在批判性评介中表现的十足信心?”

百科全书面世后,泡利的综述文章又另外出版了单行本。它果然超越爱因斯坦自己的专著,成为其后几十年学习相对论的首选教材。

正是因为对相对论有深刻理解,泡利劝告同入师门的海森堡:那是一门已经成熟的学问,不再有发展余地。他把师弟带进他认为更有学术前途的量子领域,自己也全力以赴,试图在那里有所突破。

玻尔的原子模型只能应用于最简单的原子结构:只有一个电子的氢原子和氦离子,以及与之相似的只有一个最外层电子的碱金属原子、惰性气体离子。除此之外,即使是只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玻尔模型也束手无策。

在索末菲的指导下,泡利研究只有一个电子的离子:氢分子离子。氢分子要稍微复杂一些,它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有着两个氢原子核和两个电子。当发生电离失去一个电子后,氢分子离子就只剩下一个电子。这是最简单的分子离子:一个孤独的电子绕着两个原子核运转。泡利花了极大的功夫却还是一筹莫展。

虽然泡利在慕尼黑只上了三年大学,但索末菲认为他已经具备博士学位水平。1921年7月,泡利以对氢分子离子光谱的分析通过答辩获得学位。那时,他年仅21岁。

年轻时的泡利在讲学

有了博士头衔,泡利先后到哥廷根担任玻恩的助手,应玻尔之邀到哥本哈根任职。凭借突出的学识和才干,泡利轻而易举地相继赢得玻恩、玻尔的赏识。尽管他保持夜夜笙歌、上午缺席的特权,但他的日子却过得并非开心。

扑朔迷离的量子世界让他无所适从。玻尔的电子轨道、索末菲的量子数以及海森堡的半量子数提议,这些在泡利的眼里都属于没有物理根据的臆测——只是为某一具体问题量身定做、遇到下一个问题就立即失效的规则,需要再一次寻找新的规则。这与他心目中的物理学——逻辑实证相反,无异于马赫生前所警告过的形而上学。在泡利看来,玻尔的原子壳层模型在每层轨道上只能容纳一定数目的电子,其实是在“拼凑你想解释的原子光谱”。当他耳闻目睹了玻尔在BKS论文上的反复之后,更加深了他的疑虑。

他一直在琢磨索末菲和海森堡没能完全解决的光谱难题——原子在磁场中的反常塞曼效应,自己也无法理清头绪。

结束在哥本哈根的任期,泡利来的汉堡大学开始他的独立职业生涯。汉堡是仅次于柏林的德国第二大城市,有着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如果不是依然焦虑反常塞曼效应,他的生活应该美满得多。

他的导师索末菲一直在精心地编写光谱教科书,年年更新。1924年底,泡利在翻阅最新版本时,注意到导师提及一篇新发表的论文,阐述了原子的电子数目与允许轨道数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他急忙奔进图书馆,找出那篇出自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的研究生斯托纳(Edmund Stoner)的论文。斯托纳总结了惰性气体原子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目,指出它正好是电子数目的一半。这个信息触发了泡利的灵感,他突然明白了玻尔壳层模型背后的原因。

索末菲最初推广玻尔模型时规定了三个量子数,分别对应于轨道的大小、偏心率和倾角,或者说是电子在三维空间做轨道运动的三个自由度。这三个量子数的数值组合可以确定一个轨道,但只有满足一定规则的组合才是电子所能占据的轨道。泡利认为斯托纳指出的电子与轨道数目的关系不仅仅适用于惰性气体,而是一个普适的规律:每一个特定的轨道上最多只能由两个电子占据。

泡利提出:这是因为电子不合群,互相之间完全排斥,不可能共享一个轨道。然而,之所以那每个轨道上能有两个电子,则是因为还存在索末菲提出过的第四个量子数。这第四个量子数非常特别,既不是寻常的整数值,也不是海森堡猜测的半整数,而是只能有两个数值。

当两个电子处在同一个轨道上时,已经确定的三个量子数的数值是完全相同的,第四个量子数就应该有不同的数值。所以,电子其实是处在由四个数值组合所定义的不同轨道上。由于第四个量子数只能有两个不同的数值,也就是最多只能有两个电子处于这样的状态。

按照这一新规则出发,泡利很容易地得出玻尔两年前的壳层模型:从低到高,每层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8、18……个电子。

当然,泡利也没法解释他自己这个新规则的来源:为什么电子会如此地互相排斥以至于“不共戴天”。但显然,他的新规则比玻尔硬性规定的电子数目更为简单、基本,也更为普适,所以被称为“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不过,泡利的第四个量子数依然不存在经典的“对应”。他只好违背玻尔的教条,宣布这个量子数不可能从经典的视角看待。

在泡利和海森堡之前,索末菲就已经有过几个颇有才气的学生,让他的在哥廷根的朋友、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很是羡慕。那时候哥廷根还没有玻恩,完全是数学家的地盘。希尔伯特每年都向慕尼黑的索末菲“借”一个学生来哥廷根,帮他自己理解物理问题。

朗德(Alfred Lande)在1913年被借给希尔伯特。他一边为希尔伯特服务,一边仍然在索末菲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在数学、物理两方面得天独厚。后来,当索末菲和海森堡为反常塞曼效应绞尽脑汁时,已经在杜宾根大学任教的朗德也在那上面下了苦功,与海森堡几乎同时提出半整数量子数的猜想。朗德对反常塞曼效应的光谱更为熟悉,总结出了以他命名的规律。

泡利觉得他新发现的不相容原理和那由两个数值定义的第四个量子数也可以用来解释反常塞曼效应,于是他就专程跑到杜宾根找朗德讨论。在那里,他遇到一个刚从美国来的年轻人克勒尼希(Ralph Kronig)。

克勒尼希已经在朗德那里看到了泡利新发现的来信。他自己回去琢磨了一天,为那第四个量子数找到了一个经典对应: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是三维空间的运动,但地球同时也在自转,那就是另外的一个自由度。电子可以有类似的情形,只要假设电子的自转只能有顺时针、逆时针的两个方向,就可以完美地对应上这个新的量子数。

泡利听了克勒尼希兴致勃勃的解说,当即断然否决:“你这个主意的确很聪明,但大自然不可能会是这样。”朗德也在旁边帮腔:“既然泡利这么说了,那就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啦。”

初出茅庐的克勒尼希不敢当场顶撞泡利。他随后又到哥本哈根访问,那里的玻尔和克莱默也都坚决地否定了这一可能性。克勒尼希只好偃旗息鼓。

在荷兰的莱顿,埃伦菲斯特的两个学生也在研究原子光谱。古德斯密特(Samuel Goudsmit)比较老成,他整个夏天都在给新来的乌伦贝克(George Uhlenbeck)讲解光谱迷津的物理背景,包括泡利的最新进展。古德斯密特发现,如果泡利那第四个量子数可以选取的两个数值分别是-1/2和1/2,那么其相应的角动量就可以用来解释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和反常塞曼效应。

乌伦贝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一切,他便脱口而出:那不说明电子在旋转?正好是一个新的自由度。量子数的1/2数值就是这种旋转的角动量,正负号则意味着来自互为相反的旋转方向。

古德斯密特很为师弟的物理直觉震惊。他们俩很快做了一些计算,写就一篇不到一页纸篇幅的论文。在埃伦菲斯特的提议下,古德斯密特同意打破按姓氏字母排序的惯例,让乌伦贝克做了第一作者。埃伦菲斯特一边寄送论文,一边让他们去请教一下德高望重的洛伦兹。

乌伦贝克和古德斯密特发表的电子自旋论文

1925年的洛伦兹已经是72岁的退休耆老,但还时常来学校讲课。乌伦贝克在课间找到洛伦兹,介绍了他们的想法。洛伦兹听了马上摇头。几天后,洛伦兹再度来上课时交给乌伦贝克厚厚一叠演算纸,论证了电子旋转之不可能。乌伦贝克急急忙忙地找到埃伦菲斯特,表示他们必须撤稿。埃伦菲斯特说已经来不及了,安慰道,“你们两个都还年轻,经得起犯点愚蠢的错误。”

早在近30年前,当汤姆森确定阴极射线是电子时,他发现电子比原子至少小1000倍。电子的确切大小,甚至它是否有大小一直并不为人们所知,但无论怎么估计都是异乎寻常的微小粒子。如果它具备普朗克常数一半的旋转角动量,那电子必须旋转得非常快,其表面速度会是光速的10倍,但这违反相对论。

因此,泡利、玻尔、洛伦兹都不假思索地否决了电子旋转的提议。洛伦兹还做了繁复的演算,揭示一个带电的电荷如此快速旋转会带来的电磁场问题。

那年也是洛伦兹获得博士学位的50周年,莱顿在年底为他举行一个纪念仪式。爱因斯坦、玻尔、卢瑟福、居里夫人等都从各地赶来祝贺。这是爱因斯坦和玻尔的第三次见面,他们的话题不可避免地涉及电子自身的旋转。不过这一次,他俩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争论。

玻尔乘火车途径汉堡时,泡利正在站台上守候着。玻尔信心十足地告诉泡利电子的旋转“很有意思”,其言下之意就是说电子旋转不值一哂。在莱顿车站,则是爱因斯坦和埃伦菲斯特在迎接他们。埃伦菲斯特告诉玻尔,说爱因斯坦已经用相对论解决了相应的电磁场问题,至于旋转速度会高于光速,爱因斯坦倒不那么在乎。他认为地球自转的图像不过是经典物理的习惯,而电子有一个自身的角动量可以是量子的概念,不需要直接对应于旋转速度。

几天后,玻尔在回程中绕道去柏林参加普朗克发表黑体辐射定律25周年的纪念活动。在途经哥廷根时,海森堡已在站台上等候相会。玻尔告诉他电子的旋转其实是一个伟大的突破。泡利听到风声后急忙赶到柏林,在车站接到了玻尔。他失望地看到玻尔已经“叛变”,气急败坏地把玻尔对电子旋转的认可称之为“又一个哥本哈根邪说”。

虽然泡利还继续顽固了几个月,但由他而起的电子旋转和相应的第四个量子数因为成功解释反常塞曼效应而很快被普遍接受。电子的旋转被称作“自旋”,以示意与经典物理中地球“自转”的区别。电子自身的角动量只是一个量子的特性,并不是经典意义的旋转。

1927年7月7日,古德斯密特和乌伦贝克双双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那年秋季,他们又搭乘同一条邮轮来到美国,在密西根大学担任教职。作为电子自旋的发现者,他们已经名声远扬。在导师埃伦菲斯特和玻尔的学生克莱因的推荐下,他们获得大洋彼岸的聘请。多年后,古德斯密特曾表示,在欧洲当时及之后的局势下,他们获得在美国的职位要比诺贝尔奖更有价值。

克勒尼希心里很不平,曾经找克莱默抱怨。玻尔得知后给他写信表示了歉意,但私下里还是觉得克勒尼希没有自行发表他的创见是他本人的愚蠢。出于对古德斯密特和乌伦贝克的尊重,克勒尼希也要求玻尔和克莱默不要公开这一历史掌故。泡利也对他自己当时的草率心存不安,后来专门聘请克勒尼希任助手,消除了积怨。

在莱顿的那次见面中,46岁的爱因斯坦和40岁的玻尔不能不感叹他们正变成量子的“老一代”。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一起开拓的新世界已经在泡利、海森堡等年轻人的手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