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属中医“瘾疹”“风”。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者多因禀赋不足,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或不新鲜食物;或因饮食失节,肠胃食滞,饮酒过量,外感风邪;或七情内伤,营卫失和而致本病。日久则多属虚证,因此治疗当以祛风为主,配以益气养血之法。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本病强调益气扶正、调和阴阳气血。 慢性荨麻疹多因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耗伤气血,卫表不固,或产后气血亏损,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为本病。或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郁久化热,伤及阴液,阴虚内热,血虚生风。治疗上应益气养血扶正,调和阴阳气血为主。重用黄芪、当归益气扶正固表养血,白芍、桑枝调和营卫。当归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抗组织胺作用,黄芪有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风团,为正常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符合风邪致病特点,风邪是本病主要外因,故治疗应祛风止痒,以防“闭门留寇”。我平时善用荆芥、防风、地肤子祛皮里膜外之风,僵蚕祛顽固性风邪,全蝎、羌活以除内风,路路通、全瓜蒌以活血除风。荆芥、防风经现代研究有抑制组织胺释放、抗乙酰胆碱作用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 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方如下:当归20g,徐长卿30g,威灵仙10g,白芍30g,黄芪20g,桑枝10g,路路通10g,白蒺藜20g,甘草10g,全蝎10g,羌活10g,防风10g,白术10g。 方中黄芪益气扶正固表,白芍、桑枝调和营卫,路路通、全瓜蒌活血除风止痒,取“除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徐长卿、威灵仙抗过敏。其中黄芪得防风,则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古今名医方论》柯琴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祛之,而无以祛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夫以防风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防风可抑制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超敏反应,从而达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临床根据具体情况随证加减。晚上皮疹多加鳖甲、熟地;胃痛加陈皮、川朴;热盛者加生石膏、浮萍、栀子;寒盛者加桂枝、干姜皮;风盛者加五加皮、白鲜皮。 饮食禁忌:治疗期间及恢复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忌食鱼虾、辣椒、牛羊肉及烟酒等腥发动风之品,以免引起该病复发。 新媒体编辑:王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