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洛《桃坞百绝》并引 尝谓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汉张长史,气节不凡,沈于下寮,终以非命死,并其名而轶之,悲己,卒得《梅校理宣义碑》于前,谢太守家福志于后,至今千百年后,名人题咏犹不绝,则死犹生矣。余与太守交三十年,意气隠??,合而踪迹淡如也,自各出山,鲜通书,岁壬辰,余宦东瓯太守,以《五亩园小志》寄示索诗,知此十数里间,自汉迄今,古迹林立,余虽桑地梓地,初不意粒粟中现出丈六金身非得善考论如太守者,古人亦与时而俱,湮然吾吴,不乏文人杰士,而太守于千里外索及于余,殆长史一流余欤?余与太守生同时少相契,品概虽百不及长史,而知遇之感,泉下人其羡我否?爰成七绝百有二十八首,曰《桃坞百绝》,举大数也。《前桃坞百绝》实录百二十六首。《后桃坞百绝》序中引言录诗百二十六首,改动潦草漫乱,不收。徐注。 五亩园汉张长史治桑处 独抱间云野鹤心,阇阛错处亦山林。 要分鹤俸买桑种,汲取亷泉灌绿阴。 张平子衣冠墓梅宣义有碑记 长史风流今尚存,百年吏隐托吴门。 如何仅得衣冠在,翁仲有知亦不言。平子长史,字汉初,以非命死,葬衣冠于城北, 其事无可考。 梅校理碑 平子当年事不平,题碑应作不平鸣。 九京从此逢知己,秘阁何惭校理名。 张平子庙碑五亩园旧物今并存功德祠北 断碑前后合成攵,大笔淋漓写八分。 珍重吴中金石志,要从西鄂绎遗闻。西鄂县有平子墓,见《水经注》。 梅坞宋梅宣义卜居于此,旁有鼻祖梅福墓,梅树一作为。 梅氏坟前野色新,一坏黄土也宜春。 自从仙尉骖鸾去,剩有南昌脱蜕身。 更好轩在梅树坟旁 老树横斜雪满塍。翠云深处暗香凝。 寒梅修竹原都好,不辨谁居最上乘。杨万里更好轩诗有梅花白白竹青青之句,见原志。 苏诗 石刻姚君凤生珍藏 髯苏诗格擅词坛,四大家书得更难。 不是元之工刻画,那教赤壁赋同看。姚茂才凤生得因勒诸石,见《桃坞百咏》。 寄茅庐宋梅宣义筑 斜编茅舍寄平皋,乘屋年年咏索绹。 岂为乡音传鴂舌,街谈到处说鸡毛。俗呼寄茅场为鸡毛场。 拜石台在寄茅庐旁 坡仙遗我碧玲珑,东海原来出袖中。 莫羡孙郎工解语,拜兄且学米南宫。东坡于文登海上得石赠梅子明奉其父有诗见原志。 灵芝石在五亩园 名山灵气向谁锺,九节仙芝肖古峯。 应有生公来说法,凌空现出玉芙蓉。 双荷花池 一碧芙蓉出水时,花香人影两迷离。 漫将莲子杯双照,怕被鸳鸯偷眼知。宋有公主遭乱后嫁张聿然都尉继为女尼自称静顺 道人与张偕隐就东西荷池分结茅庐以居池畔有鸳 鸯亭见《烬余录》。 碧藻轩在双荷花池畔 红阑绕徧绿芙蕖,隐隐中涵戏水鱼。 明月一轮波上下,秋光返照入窗虚。 鸳鸯亭在双荷花池畔 厯尽风霜晚节完,故宫回首倍心酸。 不如同穴双垂髻,蚀尽蛮烟月不残。静顺道人事注详前。梅氏姊妹不受达鲁辱依静顺 道人居未一年同化去葬是亭北见《烬余录》。 书带草庐在梅园 种本康成宅里招,满阶草色忽齐腰。 春风披拂非祥瑞,应到梁间带一条。城陷先庐中草长丈余人称罕有之竒后其家多自经 者亦艹妖也见《烬余录》。 庆云亭在庆云里 亭上岳侯题额过,壁间信国墨尤多。 河山残破忠魂在,厯尽红羊刼不磨。亭额岳少保书兀朮之难梅章园林尽毁亭以偏东犹 存文丞相有题庆云亭壁诗并见《烬余录》。 桃花坞宋太师章楶筑 桃花桥畔锦屏开,红入桃花坞里来。 纵说桃源今尚在,更无刘阮到天台。桃花桥在坞西。 菱池芡池 一水菱池接芡池,磷光分映碧玻璃。 当年打浆人何处,惟有能诗鬼得知。池边向多鬼磷有施氏子月亱击檝其中作歌自赏忽 闻有人和之曰绿杨堤畔白杨树便是侬家藳葬处见 《烬余录》。 鸭阑桥在蔡家桥东 射堂风月入秋宜,甫里烟波晚更奇。 斗鸭阑边争打鸭,虹腰一道罥菱丝。 渔家衖渔家集居于此 绿蓑青笠旧生涯,何处鱼多何处家。 好向小桥流水畔,竹篱茅舍自安排。 占鱼墩在渔家衖 众维鱼矣太人占,巷语声中乐岁含。 农事莫从田祖问,子陵滩下意先探。让鱼池为桃坞别墅十二池之一,后更名曰长寗池。 荷花开罢,蓼花开含笑,渔翁立水隈,欲让邻家先 挂网,银鲈偏趁晚风来。 杨栁堤为苏怀愚御史所筑苏家园旧址连蔡家桥 一带垂杨春景饶,苏家园复蔡家桥。 莫因少妇楼头恨,遂使封侯壮志销。 清夏轩章申公筑 中原变故起厓山,故将边功在汉关。 遗像亦知兴废事,残碑日堕泪澘澘。乱后,轩毁,壁间公石像犹存,像忽流泪如雨,三日不止,不久有厓山之变。见《烬余录》。 功德祠章申公筑 洞室回房一炬烧,行人都说旧藏娇。 郎才若得如公瑾,应有东风便二乔。章咏华即祠,为藏娇所,有碧桃、红豆两姬。兀 朮陷城时,碧桃随咏华殉国难,红豆火化于楼台 一炬中。见《烬余录》。 旷观台在章园内 旷观台下药阑低,画栋珠帘五色迷。 残翠己随流水去,片云独系夕阳西。章园药阑之西,有旷观台,穷工极巧,铺地皆五 色石,有楹帖,以翡翠琢成“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十四字,乱后瓦砾中一云字尚 存。见《烬余录》。 正道书院申公延卢孝达先生课子处 孝达先生道范尊,百年遗泒衍龙门。 春风桃李人何在,丝竹东山迹尚存。先生守康节之绪,诸公子皆倜傥风流,不率其教, 因即辞归,仅书院存。见《烬余录》。 走马楼吴人春日看菜花 香尘踏徧不停骖,春向琼林次第探。 自起齐云楼不尺,菜花争此杏花憨。 天半楼 是谁天半起楼台,蓦地东风化刼灰。 一撮勾吴干凈土,无辜猝受柏梁灾。兀朮踞城,宴羣酋于天半楼,越七日去,诸军凯 旋,以寇巢毁,杨栁楼台并遭是刼。见虞图南《沼 吴编》。 杨栁楼台 画楼深处绕垂杨,春欎浓青秋染黄。 试问年年开栁眼,曾经阅过几沧桑。注详前。 对山阁 层楼小筑对层岩,凭眺年年景不凡。 怪底绿珠人去杳,留将遗恨采姑衔。兀术之难,张采姑掠入对山阁,不屈坠楼死。虞 图南《沼吴编》。 蔡庄在桃花桥衖隆兴桥北 广种菩提积善门,陡然地黑复天昏。 人心毕竟存公道,香火千秋慰怨魂。兀术去后蔡隆兴倡瘗水陆男女尸三十六万,有竒 赎回营妓二千三百余人,周宣抚陷以通寇骈于市, 后里人扵蔡庄筑庵祀之,即隆兴寺。见虞图南《沼 吴编》。 隆兴寺注详蔡庄 断碑久已没榛荆,石塔依然似削成。 两字隆兴人脍炙,莫知年号与人名。考隆兴桥,宋隆兴元年建,想寺亦建于其时。见 小志。 长宁池即让鱼池今称长鱼池 义兵结寨阵罗星,妖气何来厌六丁。 莫怪长宁池畔路,夜深时复显英灵。兀术陷城时,禆将赵秉中约云逸和尚结寨以守, 勇气百倍,发霹雳弩相抵御,云逸有徒习竒门术, 布六丁六甲阵助之,金兵却退后,倒植裸体妇人 以厌胜,秉中遇流矢投是池死,死后輙为厉迷人, 其忠义之气不散也。见《烬余录》。 小蠡湖在桃坞别墅中 姓名既已托陶朱,此里谁归范大夫。 一是贞魂随逝水,野航祗许泊西湖。湖中多泊妓船,好事者筑楹湖畔,供少伯、西子 位于中,为野鸳比翼之所,衔之曰野航。后有纨 袴子,淫逼少寡,寡沉水死,不半年野航亦圮。 见小志。 石舫在小蠡湖中 酒红灯绿春色深,金阊一路载舟寻。 羡他得免勾栏选,七里笙歌直到今。宋末官妓、军妓之害,惨不胜言,勾栏妓即军妓, 惟人女不入,是选故良家子,每借是以避辱。见《烬 余录》。 吟梅社云逸和尚所结 诗酒因缘夙世根,花潭千尺正当门。 不开莲社开梅社,一缕孤山处士魂。云上人住持旃檀庵,适介梅章两园与梅子采南章 子咏华结吟梅社效流觞曲水故事。见《烬余录》。 双鱼池在旃檀庵前 从无兵法寓禅机,脱去袈裟着战衣。 毕竟刼尘超不得,放生池里舍生归。北兵陷城时,云逸上人合守堞散兵结寨以守,两 日忽慨然曰,毋苦众生也,遂自投双鱼池死。见 《烬余录》。 孙园孙氏庄房李茂苑隐居于是 侍郎殉国渺忠魂,犹有田园付子孙。 慷慨激昂传一脉,名臣自古出名门。李侍郎殉国难族子茂苑以上书不用忤旨削职槁隠 吴中颜其室曰针毡座作普天同愤录因近诬蔑将兴 大狱其孙尧臣作普天泄愤录以求解得官不就奉母 以游鼎革后自经死私谥曰孝烈。见《烬余录》。 针毡座见前题注 上书伏阙气冲霄,不敛狂才祸自招。 非得顺孙能干蛊,普天一愤几时销。 刘家祠在杨栁堤北后某达官改为孤竹院 炎汉宗支己式微,王孙芳草梦全非。 荒祠莫问何年废,看到鸢鱼自悟机。 孤竹院即刘家祠某达官所改 采薇拚作首阳民,纵有桃源莫避秦。 漫说国亡臣死晚,堂前为有白头人。宋亡有达官某奉母避甲主之患于刘家祠牓其门曰 孤竹院倩一僧持香火以僧道尼丐不隶甲下也事泄 全家披薙不数月又下搜禁僧尼同居之令密捕猝至 全家死于井达官临终题壁有怨气未消露骨勿葬等 语特不详其姓名或疑其即李尧臣先生。见《烬余 录》。 万忠墓在周书桥 天将刼运厄人寰,万骨模糊一土山。 碧血直流千里外,个中谁得辨忠奸。北兵之祸杀戳过甚平定后检骨十余万藁葬是地题 其墓曰万忠墓见《烬余录》。 义夫节妇墓在万忠墓右 刼后谁增甲主名,凄凉徃事吊吴城。 可堪彩凤巢初结,飞到鸱鸮梦不成。甲主之害甚于官妓军妓因而自尽者不知凡几金芸 楼娶于周花烛之夕甲主踞之周以熨斗破其脑遂自 经芸楼亦缢里人收其骨??焉表以石曰义夫节妇 墓。见《烬余录》。 旃毡庵宋慧远上人清修处 数椽野屋一髙僧,绿树阴中隠佛灯。 省识瞎堂心不瞎,静参梵境悟三乗。慧远字瞎堂。 能仁庵云震禅师建 丛林冷落剩荒郊,终古斜阳挂树梢。 说到云公卓锡处,行人争指旧编茅。 陈逸民宅在桃坞 宁极先生闭户居,不求闻达却征书。 一林著作千秋业,代有门前问字车。陈深字子征称宁极先生子植字叔方宋亡相继闭户 著书受业者户屦恒满屡召不起里人称其居曰陈逸 民宅见《金阊杂记》。 西门北门西门对虎阜山北门对大营门皆士诚所开 里周六六阖庐城,蛇足添从张士诚。 一样辟门非吁俊,争将先兆颂升平。吴城周围三十六里每门计六里阖庐创制如此自注。 西大营门 阵图按定艮方西,地介金阊与望齐。 一代驻防一代制,而今无复听鸣鼙。 废园在桃坞 兴废机关要静参,园林何苦结空昙。 主人非得无中趣,或向先天数里探。园为养真道人沈均遯迹之所锁烟亭镜心池闻香室 环翠轩栖鹤楼皆园中名胜。见府志。 鎻烟亭以下五题均详废园注 养真亭畔竹篱编,茶竃轻笼一抹烟。 应怕隔楼劳鹤避,浮青锁住小窗边。 镜心池 秋风一碧漾清波,月照池心镜乍磨。 应想当年王太守,廉明不负万家歌。宋王觑知苏州民歌之曰吏行氷上人在镜心见宋史。 闻香室 三教原来一脉通,独持静室悟真空。 木樨毕竟闻香否,都在吾无隐尔中。 环翠轩 轩窗一色翠回环,日倚阑干暮看山。 祗恨天涯知己少,江云淮树有无间。 栖鹤楼 栖鹤楼头任鹤栖,鹤归人去剩荒堤。 至今祇有春鹃在,日傍苏台不住啼。 五峯园在栁毅桥西 五老逰河圣瑞呈,庆云环绕辅升平。 是谁具得扶天手,不愧当朝柱石名。庆云峯擎天柱为五峯之二见《烬余录》。 三老峯丈人峯观音峯合前二石为五峯 乞言早重周三老,拱立还来一丈人。 倘许石交通鹫岭,观音菩萨是前身。 周孝子祠里人陈蒙建道光间兼祀忠介公 文光耿耿贯当中,庑下还存处士风。 恰好濓溪沿一脉,先后辉映孝兼忠。光绪初年高心夔邑候重修析宇为三中奉文昌旁祀 孝子及梁高士故云见原志。 孝烈泉即周孝子井烈女程季玉殉节其中事详 谢君小志 周程理学本相延,烈女心同孝子坚。 何幸涓涓一缕水,百年永作濯缨泉。 张少传祠在闵祠北 忠灵此去定骑鲸,食报千秋享盛名。 何日江山还赵氏,犹从海底望河清。宋张文忠公元兵袭厓山时以小舟奉杨太后欲求赵 氏后忽飓风作公呼曰我为赵氏至矣天不欲存赵氏 则覆我舟舟覆死扵海。见小志。 唐家园唐解元寅住宅 知音岂必在文章,盖世才华善自藏。 万事既经参得透,闭门何复作佯狂。六如自谓后世知我不文章后受宁藩聘见有反状归 佯狂避世。见《桴庵鎻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