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昵称18892371 2015-07-21

    阳岐村,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的一个江边小村,《天演论》的译著者、开启近代中国民智的大宗师严复就长于斯,葬于斯。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严复墓就在村口的一个小山包上。某人拜谒严复墓时是翻墙而入的,虽然不雅,但也实属无奈,墓园的铁栅门一年到头始终都是锁着的。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一生特立独行的严复,就连对自己身后之事的安排也是与众不同。自己给自己写墓碑: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墓碑上方有一个缺口,据说是民国时一个学生用砖头砸的。

原因是严复虽然思想激进,却一生从不言革命共和。

 

    生前对世人的种种诟病从不辩驳,死后在墓前横屏上刻上“惟适之安”四个大字,简单明了,却道尽了自己一生,也给了世人一个明明白白的回答。这字也是他自己所写: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许多人错把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20号当作严复的祖居,其实那只是他晚年病居两年多的地方。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1918年,严复回到福州,叶落归根的他本想住在阳岐村里儿子结婚时所购的“玉屏山庄”,可时任福建省省长、督军的李厚基却将郎官巷一处民宅购下,送给严复居住。李是在海军总长刘冠雄的保荐下坐上省主之位,而刘既是严复同乡,又是他的学生。“盛情”之下,严复只好“笑纳”。然而,在此居住的两年间,已是风烛残年的严复,过得并不舒坦,严重的哮喘病令他受尽了生理上的折磨,1921年10月27日,68岁的严复在这里黯然逝世,走完了他那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生命旅程。

    在三坊七巷还没大规模翻新之前,郎官巷20号就已经被修修复得焕然一新了,也时有人慕名前来观瞻。这一切,还得感谢一位上海的李先生,没有他的捐资修整,早些年这里也是少有人问津。

 

    而严复的阳岐村祖居,却是一番凄风苦雨的破败景象。若不是门口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任谁也不会想到一代思想巨人的祖居竟然会是这么一付模样。这样看来,保护碑反而又成为了一种无声的讽刺。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这间披榭就是严复幼年学习、居住的地方。

 

    顺便提到的还有阳岐村的严氏祠堂,这里被布置成了严复纪念馆,但同样也是少有人问津。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如果您还有时间,那就不妨再拐到阳岐村西头的“尚书祖庙”看看。这庙祭祀的是与文天祥齐名的“水部尚书”陈文龙,而庙门额上的“尚书祖庙”四字正是严复题写的。

 

福州·严复墓·严复故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