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之抄方子

 royang 2015-07-21

学中医之抄方子


学中医,不全是在课堂上能完成的。学能看病的中医,课堂上只是基本的东西。讲课,容易!但是看起病来,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不会简单的“照本宣科”,也不是“依葫芦画瓢”规律的出现,要不然,听几节课,读几本书,满街的“张悟本”也不会被人打假了。

学中医,跟师最关键!古代名医都没有大学可以读,都是从给老师倒夜壶,切药,抓药,给老师抄方子,一步一步地学成的。所以,李大夫大一的时候,别人中午还在午休,我就拿着笔记本去专家门诊跟黄教授去临床了。

黄先生是脾胃大家,看脾胃病是一绝。而且把脾胃理论应用到各科杂病中,疗效也非常独特。跟师抄方,则是病人来了,老师仔细询问病人的时候,做好四诊的笔记,老师看脉我也看脉,老师看舌头我也看舌头。老师写病历,我则更仔细的记录,然后老师在病历上开了处方,我工工整整的誊写在处方纸上,老师签上字,一个病就算看完了。

我抄方,习惯记病人电话,有些病人吃一次7副药,就没有来了,到底是好了还是其他的原因,我一周以后是要回访的,老师教育的好:“有效果是经验,没有效果也是经验。”对于效果不好的病人,至少要知道某病,用某方效果不好,然后再去另辟蹊径,改弦更张,找出路,找方法,中医的成熟是失败和实践中完成的。虽然,黄先生临床效果非常好,我也是保留了这个传统。

抄方子,是个“先死后活”的工作。“死”指的是,中医的“套路”是有规律的“套路”可循的。比如门诊中我看到的第一例病人是个患中风后遗症三年,半身不遂的病人,其腿脚不方便,口眼歪斜,说话也不利落,口角流涎,小便多并且难以控制,舌头是暗淡的,苔白厚腻,脉缓。老师说,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此时学生就应该背诵方歌,一边写一边读出来: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老师来加减变化,如病人小便多,加缩泉丸(乌药,山药,益智仁)吃饭消化不好加焦三仙(焦三楂,焦神曲,焦麦芽)等等。中医就是这样看病的,每个病都是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理法方药”。

方子定了,用量和加减是和老师学习的核心,也就是跟师学习的重点。如这个病人,黄先生第一次开了黄芪是30克。一周以后腿脚有力气了黄芪加到50克,一个月以后竟然加到120克。如此大量的用药,就是黄先生的经验特色了。

遇到这样量大的特殊用法,不等我问,老师回答如下: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的方子。王清任认为:人的阳气正常是十成,如果有病了,只剩下五成了,就出现了诸如半身不遂等临床表现。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气能推动血行,气虚了血不流畅故瘀滞)。《医林改错》用此方就是要求黄芪四两(120克,当然是循序渐进的加上去的)。所以抄方的时候学习的关键词是:气虚血瘀,中风,黄芪一两加到四两,益气活血(补气能活血,增加能量作为推动力)。也就是说掌握了这些,这个气虚血瘀的基本理论和用药也就够了,但是所有的中医都会背诵这个方子哦,为什么有的看病效果好,有的效果不好呢?这就是中医的临床经验了。中医理论是死的,活用最关键,例如,此病人用四两120克黄芪,如果有老师带教,学生一般是不敢用的,靠自己去摸索,时间耗费了,青春消逝了。有了好老师来师承,就如同牛顿所言“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

是不是120克黄芪就能治好,就有奇效呢?也不是!并不是出奇兵,用量大就有效果的。比如此病人痰多,黄先生自始至终用石菖蒲和炙远志来化痰开窍。石菖蒲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功效。远志也有祛除痰湿之功,但是石菖蒲对痰湿秽浊蒙蔽清窍(指头脑等)疗效独特,而远志对咳嗽痰多有奇效,且能消散痰气郁结。

中风了,神志一般都不是很清醒的,面部表情很呆滞,眼睛也是迷离的,口眼歪斜,口水夹杂着痰涎流着。神识上的不清晰如糊涂健忘等中医认为是“痰迷心窍”属无形之痰。而咳嗽痰多中医认为是有形之痰,不外乎一个痰字了得了,所以化痰贯穿始终。

还有此病人病了三年,脾胃功能一直不好,大便不是干就是便溏如酱。脾胃功能不好,吃补药下去,不就加重了脾胃的负担了吗?所以用补药补的不合适,往往适得其反,而黄先生是脾胃大家,从头到尾都用药顾护脾胃,从一开始就用焦三仙各15克来消积化滞,用砂仁10克来化湿和胃。使得黄芪补气而不壅滞,为脾胃“保驾护航”。

脾胃功能健全了,吃饭香,二便调,药物进去事半功倍。这就是名老中医和普通中医不同的地方:不是只管眼前利益,处处标本兼顾。所以黄先生总教导我: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提出了“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的著名论述。指的是外感病多急症,变化多端,而用药如用兵,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如将军之勇猛;内伤病,气血阴阳都虚弱,医者必须心如相国辅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贪功不冒进,泰然处之,心细如发,淡定从容。

和老师抄方一个月后,我对病的理解大不一样了,眼里不全是症状,而核心是治病的灵魂:整体观念是指的掌握看病的大方向全面地看问题,辨证论治是从细微处着手,有重点也有层次的解决矛盾。一个还宏观上的大方向不错,一个是微观上的具体理法方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