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券商解读新三板“降温”

 我要16888 2015-07-22
                  三板整体市盈率水涨船高,做市转让标的的市盈率(TTM)水平达到61.35倍,基本与中小板市场市盈率水平趋同,如此之高的整体市盈率水平预示着风险的积聚。

  华泰证券

  三板整体市盈率水涨船高,做市转让标的的市盈率(TTM)水平达到61.35倍,基本与中小板市场市盈率水平趋同,如此之高的整体市盈率水平预示着风险的积聚。

  股转系统随之以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向市场投资者警示风险。

  三板挂牌公司的股本结构仍较为集中,股东数量仍相对较低,股份相对集中于少数股东,且多数股东由于看好公司的成长前景,仍持惜售心态,致使真正流通股份的供应量较低;

  现行做市交易制度下,做市商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库存股权升值带来的资本利得,而非双向报价价差带来的交易收入,致使其做市动机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更倾向于抬升股价;

  3月以来投资于三板市场的集合理财产品频频募集,随产品募集结束资金入账,资金开始集中流入三板市场。

  一个良好的市场结构需要建立股价过度上涨的制衡机制,以真正实现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三板市场目前主要的制衡机制来自于其更为市场化更为灵活的增发再融资机制,统计3月以来截止4月3日,公告拟增发项目总计融资额173.79亿元,对比2014年全年三板融资额为130亿元,随拟增发项目于5月陆续完成增发流程,将成为流通股份最重要的供应来源,也成为制约股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在当前整体经济低迷的宏观背景下,中小企业业绩客观上可能面临着更大的波动与挑战,鉴于市场目前对三板挂牌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持有过于乐观预期,未来部分公司业绩的不达预期也将是抑制股价的重要因素。

  华创证券

  目前阶段,新三板的机会仍处于制度性红利和流动性红利的释放阶段,从市场参与者结构看,除了一些立足企业价值的长期资金之外,仍不乏博取制度或政策红利的短期套利资金,这部分资金容易受到风吹草动的影响,再加上本身新三板仍存在流动性问题,这样很容易产生幅度上的波动,直接导致了近三天的下跌。

  从这两天的预期变化看,之前热议的新三板分层竞价制度、降低投资门槛等制度性红利的推出可能晚于预期,并且近期监管层明显加大了对于新三板违规行为的处罚,据了解对于做市商主体可能还会采取自查的监管行为。

  主管部门的这一行为实际上已经从之前的放水养鱼阶段逐渐向水龙头收紧阶段过渡,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市场过火产生的过犹不及,这一行为其实对于规范和引导新三板市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正是因为短期流动性预期的变化,导致了追求短期获利的套利资金的离场,直接造成了这一波下跌。

  不用过于担心:战术调整不改战略方向,大机会在后面。

  新三板是打造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战略环节,具备战略布局的作用,这个平台是真正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这一痛点的,而在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代表了中国的未来,而新三板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决定了其是中国未来能否转型、改革成功的重要一环,具备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意义,方向不可逆。

  回答了新三板中长期的战略定位,其实对于新三板的看法和判断就很清楚了,从战略意义上讲,拥抱美丽中国、重仓新三板,这一战略布局不可动摇。但是从战术操作层面上看,目前正是新三板战术调整的时期,而调整的原因前面已经论述,主要是流动性预期变化带来的短期套利资金的撤离。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看,对于不同投资者的建议就出来了:战略性投资者:

  1)针对新三板投资的中长期资金,坚定不移的坚守,贯彻为新三板奋斗10年的决心,并且在系统性下跌过程中,积极布局优质品种,做好后续反弹准备,不抛弃不放弃。2)但是本次强波动性也为中长期投资者提了未来的醒,在三大红利引发的机会面前,贪婪和恐惧都要不得,馅饼和陷阱共存,而真正对冲这些风险的只有企业本身的成长性,因此自下而上回归企业研究是本质,也是未来能够安全退出的唯一法门。

  战术性投资者:1)针对新三板投资的短期资金,核心的逻辑在于博取制度性红利和政策红利,此策略对于早期参与新三板投资是有效的,但是越往后面风险敞口越大,并且获利空间越小。2)基于此,建议此类资金快速转型,去伪存精,以企业价值为优先挖掘新三板金矿,以适应新三板不同投资阶段的风格。

  基于以上的分析,新三板短期战术性的调整并不改变大的战略方向,对于不可逆的趋势看,大机会才刚开始,精彩在后面,因此战术调整范围反而给战略型投资者带来极好的机会,建议要把握。?新三板仍处于价值挖掘阶段。

  新三板做市指数大跌之后,泡沫化的言论又出来了,我们仍然持否定态度,认为新三板仍处于价值挖掘阶段,基于的原因如下:1、泡沫即高估,新三板企业高估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对于新三板企业的研究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企业的深度研究几乎没有,对于企业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也仅有少数研究机构的报告中给予体现;因此对于企业的成长预期几乎是没有的,在这个背景下,何谈高估,做投资的应该都了解,对于企业的投资价值判断,动态估值要比静态更有说服力。2、新三板大多数企业的关键词是中小和新兴,并且多没有经历过资本的洗礼,更别说借用资本翅膀实现跨越式增长了,因此从动态看,在此平台上,借助资本翅膀,企业能长多大、走多远,这些都是未知的,对于这些未知的研究也非常少,其实这些才是投资的核心点。3、基于以上新三板研究和投资的痛点,我们之前对于部分企业进行了深度前瞻的研究工作,发现目前很多企业的估值存在其合理性,并且未来的高成长是可以消化的,而之前以及目前的火爆走势其实只是价值发现而已,远未到泡沫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