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的文化名人(一)话说酒仙诗仙李太白(1)

 吴双江藏书館 2015-07-22
吴双江
   李白,字太白。生于公元701年,五岁时,正是武则天死的那一年,李白就已能背诵六甲,10岁时就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书,连佛经、道经他都读,可见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对于李白这个人,凡是上过学的中国人都知道他,因为从小学的语文课本开始,到大学的语文课本,都有他的诗,都有对他生平事迹的介绍。所以重复这些内容已属多余了。但是作为唐朝的文化名人,如果不写李白一点东西,似乎少了点什么,所以想说一点与诗有关可能又不是十分相关的话题吧。
   李白一生所处的时代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他出生在武则天时代,712年-756年是唐玄宗李隆基时代,他虽比李隆基小14岁,但也属于同时代的人。李白与李隆基都死于公元762年,但李隆基死于四月,李白死于十一月。由此可见,李白从懂事的年龄开始,整个一生都处在李隆基时代,也就是开元盛世时代。他十五岁开始写诗,二十岁从家乡江柚(今四川绵阳市)出游,到成都、峨眉山,后下渝州(重庆),游遍了大江南北,曾与王昌龄等人相会。他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在长安时经贺知章推荐给朝廷,得唐玄宗尝识,命为翰林院供奉的。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因得不到重用和看不惯朝廷的腐败,辞职,出长安,游洛阳,识杜甫、高适等人,到处游山玩水,写诗喝酒,不亦乐乎!公元755年到处躲避安史之乱,756年唐肃宗登基,闻郭子仪大捷,携妻返回金陵,后知玄宗入蜀,又沿长江西上,到庐山隐居。757年入永王李璘(肃宗同父异母之弟)军营,作有组诗《永王巡歌》,后永王兵败丹阳,李璘被诬叛逆,李白受牵连入狱。后被判流放夜郎(贵州桐梓),758年从寻阳出发,踏上流放征途,但途中获赦,重返安徽,写有《早发白帝城》一首,表达其轻松愉快的心情。后又由洞庭湖到江夏,再入庐山,到过现今的南昌(豫章),去投靠当涂县知事李阳冰。那时已是年迈多病,虽游过一些地方,但已风浊残年,过得很不舒畅。公元762年十一月死于当涂。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给李阳冰,留有绝笔《临终歌》一首。观其一生经历,有几点值得关注:
   其一,他游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由衷的赞美,在他的诗里不乏泱泱大国的景秀风光的句子,并颇有自豪之感,说明他爱国。
   其二,他广交名流学士,除了多次会见杜甫、适高、贺知章、孟浩然等这些诗界名流,共同交流写诗心得,高歌心之所想,咏唱心之所愿以外,他还在金陵会见过受三代皇帝尊崇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说明对李白的赞扬者甚多。
   其三,李白从年轻时候起,就有积极进取,关心国家和报效国家的愿望,当他被贺知章推荐给朝廷时,认为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了。可是他错过了李隆基意气风发,专心理政和姚崇、张九龄等几位清廉宰相的理政时期。从他进朝廷的天宝元年开始,李隆基变得不可理喻,他变得厌恶朝政,沉迷女色,贪图享乐了,他把朝政交给了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打理。李白蔑视权贵的性格,终为权贵们所不容。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杨贵妃等常在玄宗面前讲李白如何狂傲,如何不守礼节等坏话,唐玄宗几次想重用李白都遭到这些人的极力反对,李白看到唐玄宗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就辞职回家,也有说是被玄宗赶走的,总而言之,作官和干一番事业的愿望落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