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时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动真格?

 dawn的图书馆 2015-07-24

何时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动真格?

 

“打老虎”算是动真格了。可老百姓同样关心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真格呢?

 

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真的有那么难吗?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是顾虑太多。

 

顾虑一 有一种现象叫60岁现象,说的是一些快退休领导干部疯狂搞腐败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再不搞一点的话,就没有机会了。之所以会发生“60岁现象”,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因为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在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话,那“60岁现象”是否会遍地开花呢?有这种担心的人,他们并不一定反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而是顾虑太多而已。

 

顾虑二 在个别或少数地方,有一种现象叫“铁板一块”。只要有人与当地主管领导有不同意见,那必定遭到排斥。在这些地方,主管领导就是“老大”,其他各部门领导都是“小弟”。“老大”一句话,“小弟”齐上阵。在这样的地方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话,那对主管领导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叫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下台了。到时候这些地方说不定还会得到表扬,因为他们对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执行非常积极。

 

顾虑三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行后,每一个在位的领导干部,他们将如何应对呢?不管他们怎样应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将打响职位保卫战的第一枪。因为他们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们总的为自己做点什么?比如有的会更加尽职尽责,有的则会更加巴结上级、讨好下属。由于目前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还存在许多缺陷,所以个人关系的好坏依然可以决定领导干部的去留。

 

总之,在对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及不完善的前提下,在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那是顾虑重重。这些所顾虑的方方面面,即是理由更是借口。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不是一项好的制度?当然是!有了这样的肯定回答就行了。就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实行再说。至于实行后所出现的问题,先不要问怎么办,到时候一些地方自然会有一些好的办法来解决所出现的问题。这些好的办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进经验。

 

制度的完善靠什么?靠所谓的专家学者成天到晚的空想吗?屁话!实践中对先进经验的总结,才是完善制度的唯一正确方法。所以要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这项制度,就必须先实行做说。所谓的顾虑,在实践中一定可以一个一个的得到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