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的当代思考

 优雅a 2015-07-24
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的当代思考 
日期:2015-07-24 作者:周靖;魏丽娟 来源:文汇报

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卷评析 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的当代思考

  ■周靖 魏丽娟

  2015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一个鲜明的命题指向是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历史追溯来凸显这一时代主题。通观全卷,民主、文明、和谐、法治、爱国等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在试卷中多有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教育意义,是对历史学科德育目标的有效考查。其中,对儒家传统“和谐文化观”的当代思考则是试卷的一大亮点。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核心,它伴随中华文明而生,并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在儒家典籍《论语》、《礼记》中,有关“和谐”的论述甚多,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个层面,构成了以和谐为内核的“和谐文化观”,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谐”的本义是“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却不必苟同。

  今年历史卷第30题引用了《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试题设问: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答案为“倡导求同存异”。

  不难理解,“求同”就是寻找共同的利益和诉求,是构建和谐的基础;而“存异”则是保留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是构建和谐的条件。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的文明类型、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国家,如何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高考历史试卷在传递“和谐文化观”中的具体事例,正是历史学科德育的绝佳素材。

  试卷第32题以《礼记·乐记》的片段为题干,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题的设计,充分强调了“礼”和“乐”在规范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以史为鉴,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如何将礼乐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代政治实践有机整合,从思想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深入思考礼乐文化的当下意义,显然对历史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目标大有裨益。

  

人与自然之和谐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它蕴含着中国人的宇宙本体论和人生论,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情怀。

  “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状态,其宗旨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今年历史卷第35题直面由物质文明进步附带而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视角再次重申了“和谐”的重要意义。如何从传统哲学中汲取养分,将环境问题提升到道德高度,并辅以全社会的监督机制,让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让久违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

  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天下大同”。试卷第40题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竞争世界与大同理想”为主题,揭示了近代西方以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为特征的进化历史观的局限性,希望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来审视和重构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历史,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人类共同体意识,这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论述基点。从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梦”是儒家大同理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话语表达。从现实意义上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如何将民族复兴与人类世界的整体发展连接起来,使中华民族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巨大的正能量,这又是高考历史试卷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儒家“和谐文化观”的有机组成,更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儒家的“和谐”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其哲学内涵抑或现实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2015年的上海高考历史试卷从历史的视角对“和谐文化观”做了多层次的诠释,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应,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更是对儒家文化的当代思考。

  (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