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静心斋788 2015-07-24

    山东东营市既是古老的陆地,又是新生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文化悠久。她位于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带,西与滨州接壤,南与淄博比邻,北、东两面濒临渤海,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上,是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

    古老的黄河奔腾至此,沉积了万年的泥沙,也积淀了母亲河的人文、历史文化。东营市黄河古陶瓷文化博物馆馆长毛爱民先生,收藏了近万件黄河流域古陶器,人称"陶疯子"。他提出了:东营——上溯追寻黄河历史文化从这里开始。这里,每年黄河冲击形成的新土地都在增加,油田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繁荣,居民普遍生活富足。于是,文化收藏热日益升温,甚至超过了内陆一些发达城市。由东营市收藏协会等单位组织的此次鉴宝活动,给我们耳目一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古陶瓷方面,又有了新的发现。

 

 

1.走进东营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2.元五彩鸳鸯荷莲玉壶春瓶
    高27。5厘米。撇口,束颈,垂腹下收,圈足。胎质润白如玉,釉面白中微闪青。口沿下绘大蕉叶纹、回纹、缠枝花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荷塘荷花鸳鸯戏水。这种排列装饰为元末洪武时期格式,红绿彩绘为元末明初的色调,红彩泛黑、绿彩泛黄,绘画内容同于元青花荷塘鸳鸯图案。惜保存不当,部分红绿彩绘有脱落现象。

     圈足内白釉有刷釉痕,厚薄不均,是典型元代足釉特征。元青花中此类纹饰的玉壶春已属罕有,五彩绘画者更为少见。常见者多为民窑小件器,如高足杯、小盘碗、小罐小炉类。同类器中,最为著名的是日本东京博物馆收藏的元五彩狮球纹玉壶春瓶。这件虽有小疵,以其贵为元代五彩琢器,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3. 明代成化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
     直径36.2厘米,高5厘米。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盘是明代早期创烧的名贵品种。同一式样贯穿整个明代,各朝均有烧制。此盘形制与宣德官窑器相同,特别是无釉细砂底面,也和宣德时一样,有糊米底现象。盘在匣钵内垫砂烧制,水蒸汽氧化了砂粒中的铁等金属成分而粘附在细白砂胎上,形成自然壮观的糊米底。在宣德和成化青花海水龙纹大盘中同样有此现象。期间虽然相隔了“黑暗的三十年”明代空白期三朝,但先朝御用工匠、技术及烧造方法仍能一脉相承,官窑制作仍能延续和创新。

     此成化黄釉青花大盘有以下几个特点:(1)黄釉釉色纯净,淡雅鲜亮。(2)黄釉釉层较薄。(3)青花发色清新明快。与宣德青花相比,较为淡雅。(4)绘工用笔柔和纤细。(5)青花发色虽具成化一朝淡雅平和的时代风格,青黄对比之下,深入胎骨,仍很深沉。

     鉴定此类官窑器,有以下要点:(1)底面胎质细腻洁白,光滑如婴孩肌肤,胎体颗粒细密。(2)足内墙斜向切削,干净利落,准确熟练。(3)盘内里对应底面圈足处,呈现一圈凹下的圆线,俗称大圆月的“月亮纹”或“月亮线”,在官窑器中属普遍现象。形成原理是大盘的圈足是后附加于盘底的,加以修整后成圈足。所以往往粘接不牢,烧制后有开裂、漏隙现象。此月亮纹的成因,据我的研究,它不是人为旋削出的,而是在成型最后一道工序时,用饼状工具压平整理,不致足圈翘棱开裂,从而而留下了这个“月亮纹”。这是当时工匠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最后增加的一道工序和工艺技法,往往被后来研究者所忽略。
    款字的书写方法是,在盘外口沿下横写一行六字楷书,与宣德官窑器书写格式相同。惜盘口有约5厘米左右小冲,外壁残留有明代老修铁钯钉。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4. 北宋定窑人物执壶
   高24厘米。造型奇特,壶作头戴莲花冠的童子,双手捧读经书(经书作壶流),着长袍衫,正坐于几上,背后有弯柄。头顶莲花冠为注水口。人物造型生动传神,衣褶、袖口、长飘带,云头布鞋等,刻划细致入微,线条清晰。尤其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神态自若。
   此壶胎体白皙,釉面滋润,且平整而硬亮。北京首都博物馆元大都遗址所出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童子诵经壶,均与此壶相类。但此壶更加精细传神,惹人喜爱。虽属模制,仍为北宋定窑雕塑艺术与陶瓷工艺的结晶,是级别很高的艺术品。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5. 大汶口文化白陶高足杯

   高18厘米。山东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高足上有镂空纹饰,表面有岁月形成的醒目包浆。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6. 晚清金品卿款浅绛彩山水圆形瓷板
   款识:秋山访友  皖江品卿金诰画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8. 安南明代红绿彩玉壶春瓶
    器型为越南明代式样,有青花和五彩器。过去此类器物少见,被误以为是中国元代五彩器。其纹饰
内容多以仿制中国景德镇元明青花纹样,甚至边饰也相合。但胎质较为粗松,灰白或灰黄色;釉面多数
泛黄、灰白色。底足内多见涂有黑褐釉浆,并可见整齐的螺旋纹。制作年代多晚于元代,为明代早中期
的产品。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东营寻宝印象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