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嘉祥:石台人的骄傲

 文化龙乡 2015-07-24

    王熙政

    在现在河南省濮阳市的闹市区,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城隍庙。这座城隍庙虽然是二十世纪初复建的,但却古色古香,精致典雅。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就是我们石台县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城隍老爷”姓李、名嘉祥,字时凤,号墨斋,石台县仙寓镇源头李村人。他是明代中期人,弘治壬子(公元1492年)科中举,弘治丙辰(公元1496年)科中进士。起初是在翰林院供职,因为吏才出众,弘治十年前后得到朝廷重用,出任河南开州(即濮阳)知州。李嘉祥在主政开州期间,政绩卓著,得到了当时朝野的一致赞誉,高度评价他是“雄刺史”。

    李嘉祥在担任河南濮阳“知州”期间,究竟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好事,使从古到今的河南濮阳人民始终难以忘怀呢?通过现存《嘉靖开州志》和《嘉靖池州府志》等地方典籍上的记载看,主要是:他为官清正廉明,处事机敏果断。上任伊始,就下令拆毁了开州境内所有影响社会安定和毒化社会风气的“淫祠佛寺”;革除陋习,倡导良好社会新风尚;对于作奸犯科的歹徒,严惩不贷;追慕先贤,崇尚教育等等。在他快刀斩乱麻的治理和率先垂范的影响下,一时间,开州全境呈现出生产发展、人民安康、政通人和的新气象!

    最令濮阳人民津津乐道的事情是,在李嘉祥出任濮阳知州之前,老开州的城池年久失修,多处毁损,城门濒临倒塌,使城内的居民普遍缺乏安全感。对此,李嘉祥利用农闲季节,动员当地老百姓对城池加以修葺。疏浚护城沟壕,加固城墙,修复城门,建起城楼,为维护城内居民的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嘉祥离任之后,濮阳的老百姓怀念李知州的德政,向朝廷上万民表,请求将李嘉祥封为开州城的“城隍爷”,此举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这就是李嘉祥被奉为现在河南濮阳市“城隍老爷”,并且享祭千秋的最初由来。

    李嘉祥中等偏下身材,形象并不“高大”。但是,他“颖敏奇特,记诵日数万言”,学识渊博;“天才振发,见事风生”,“屠奸剪弊,动中机会,莫可测度”的机警与果敢,使他在属地老百姓以及家乡父老乡亲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尊为国尽忠贞,为民办实事的、正直的封建官吏形象。

    李嘉祥所著有《默斋集》二卷、《狮山奏议》一卷存世。在《嘉靖池州府志》、《江南通志》等典籍上,收录有李嘉祥的《华封祝寿诗序》、《赠贵池贡士菊说》、《望九华山三首》等诗文。这里,特录《望九华山三首》中的第一首,作为本文的结尾:

    山林善毓人,

    人亦俏山林。

    山华一元采,

    人华百岁精。

    无山无静意,

    无人无动情。

    动静有深资,

    气味自然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