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验室各种内部质控方式的数据处理

 sw收藏馆 2015-07-24

写此篇文章的初衷来源于前段时间,我在做质控分析报告中收集的资料,大家知道质控方式很多,比如留样再测啦,人员比对啦,盲样再测,加标回收等等。再深问一句,为啥最后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回答:用Z值,En值呀。继续追问:那Z值,En值如何计算?我就立马鸦雀无声了。
猫本人其实是专门的质量体系工程师,猫翻阅了很多资料后才慢慢摸索进来,目前,此时此刻,猫还在摸索的路上爬行,分享下摸索经验,希望对同行有帮助吧

废话说完,猫开始一一排列下我收集的东西吧,因猫文采不行,我就按1,2,3,4,,,这种流水账方式写吧

一、留样再测

方法1:

如果检测结果是以平均值的方式表示,可以用t检验,公式如下:
t=根号n*|X-x|/s
n:留样再测n次测量的标准差;X:留样再测结果的平均值;x:原检测结果;s:留样再测n次测量的标准差;
如t≥t(α,f),则说明X对x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判定结果不满意;
如t≤t(α,f),则说明X对x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判定结果满意;
此时α=0.05,f=n-1


方法2:
用相对误差(%)=|X1-X2|/{|X1+X2|/2}*100%
相对误差≤5%或其它数据,可由经验值或查文献来规定;


方法3:

En值,此法公式较多能百度到,我就不贴了(主要是版面公式太难打.......想偷懒)


方法4:

因为留样再测属于再现性检测,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X1-X2|/R≤1
其中R=2.8S(S为标准方差)
如上公式成立,则结果可接受,反之,不接受。

二、方法比对

实验室用不同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当然首先应看实验方法是否有效。此时可以用以下公式:
|X1-X2|/根号(U12+U22)≤1
其中:X1,X2为两次测量结果,U1,U2为两次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三、用标准物质进行质控

首先标准物质的选择:标准物质的存在形式应根待测物品尽可能相近。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应与方法的要求相适宜,有量值的标准物质一般按准确度1/3的圆柱选用。标准物质分析结果的控制线,一般是标准物质一组分单次分析结果在给定参考值的2倍标准差范围。


计算公式如下:
|X-Xrm|/Srm≤2
其中X:某一组分分析结果值;Xrm:标准物质的参考值;Srm:标准差
此处选2作为判断值,是表示包含概率95%


然后:用标准物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时,可用以下公式:
|X-μ|≤根号{t(α,f)值*s/根号n)2+U2}
其中:X:标准物质n次检测均值;μ:标准物质的标准值;s:标准物质n次测量的标准差;n:测量次数;U: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α:显著性水平,一般取0.05;f:自由度,f=n-1;t:根据α,f由t值表差的。
如,上公式成立,则认为测量结果可靠;反之,不可靠。

四、加标回收

加标回收计算公式:
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加标量一般与待测物质相近,在待测浓度极低时,应按照检测下限的量加标,任何情况下加标量都不得超过待测物质浓度的2倍。

五、质控图

这是个大工程,目前原创里已有朋友涉及了,我就不重复黏贴;
注:上述方法在使用不确定度的时候,很多试验没有进行过不确定度的评定,此时,可以用最大允许误差来替代(MPE/根号3)
猫仔细琢磨了一下,如果会用SPSS,MSA工具的朋友,做起数据分析来更加会得心应手了~


在坛友的建议下,选了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去看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