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城市中小学生超六成近视 两成多男孩是小胖墩(隐藏

 jysbwsw 2015-07-25
 2011年11月02日08:36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昨天公布


  □记者吴战朝


  阅读提示


  昨日,最新的2010年郑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体检报告公布。与10年前相比,孩子们身高增高了,营养不良的少了;但是“小胖墩”、“小眼镜”又多了。当然,截至目前,这种下滑趋势已得到了有效遏制,可如何能让孩子们长得更高、跳得更远、跑得更快,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方法?欢迎和大家分享。


  【形态】孩子们平均身高高了,平均体重重了


  ◎特点:农村学生身高、体重增长值高于城市学生


  记者从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获悉,2010年的此次体检在郑州市330所中小学校中进行,体检人数328784人,其中7~18岁学生304295人。体检项目包括形态、机能、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七个项目。


  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郑州市学生身高、体重的生长水平呈增长趋势。


  与2000年相比,10年间,7~18岁城市男生、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50cm和0.60cm,乡村男生、女生平均增长1.88cm和1.52cm。体重增加情况是城市男生增加3.41kg、城市女生增加2.60kg,乡村男生增加4.42kg、乡村女生增加2.99kg。


  【饮食】吃得好了,营养状况大幅改善


  ◎特点: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女生


  同时,与以往相比,孩子们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下降,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据介绍,7~18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5.83%、3.99%、4.61%、3.59%。即便是与2005年相比,也分别下降了14.42%、28.93%、22.64%和32.83%。


  【肺活量】城乡、男女学生,肺活量均负增长


  ◎特点:城市学生下降明显,男生下降值大于女生


  体检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的10年间,郑州市7~18岁中小学生,无论城乡、男女,肺活量均呈现负增长。其中,城市学生下降值大于乡村,男生平均下降值大于女生。具体来说,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分别下降了444.77ml、265.45ml、346.53ml、251.79ml。


  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站长王文科介绍,肺活量的下降并不能与体质下滑直接画等号,但从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因为造成肺活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运动,尤其是缺少长跑锻炼。


  【肥胖】超两成城市男孩是“小胖墩”


  ◎特点: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


  与缺乏运动随之而来的,是“小胖墩”的增多。有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在全国范围内,少儿肥胖率增长近50%。


  郑州市的此次体检结果显示:7~18岁学生中肥胖检出率增加,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另一重要因素。其中,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肥胖检出率高于农村。


  具体来说,城市男生2010年肥胖检出率为21.87%,比2000年增加8.04%;乡村男生2010年肥胖检出率为13.82%,比2000年增加8.09%;城市女生2010年肥胖检出率为13.29%,比2000年增加6.71%;乡村女生2010年肥胖检出率为9.85%,比2000年增加6.93%。


  【视力】过六成城市学生近视


  ◎特点:城市学生近视率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


  本次体检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仍较高,与2000年相比,大多数年龄组近视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增长升高尤其明显,具有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其中,2010年7~18岁城市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0.56%,比2000年增加了7.73%;乡村男生为41.25%,比2000年增加了1.03%;城市女生为67.82%,比2000年增加了11.24%;乡村女生为47.82%,比2000年降低了1.43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十年来,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上升,乡村学生近视检出率变化不明显。


  说法


  人才评价机制导致重智育、轻体育


  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介绍,2000年以来,河南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有升有降,但整体来说降多升少。但经过各界不断努力,截至目前,全国包括河南在内,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出现可喜拐点。


  对于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罪魁祸首”,郭蔚蔚认为是当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机制,使得家长往往重智育、轻体育。“其实只要坚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得到提高。但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业压力特别大,尤其是进入中学阶段,学生们很少能有空锻炼,时间长了,体质就难免下滑。只有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整体扭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局面。”郭蔚蔚表示。


  相关链接


  中国青少年需增加运动时间


  据《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


  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其中小学生的运动量普遍多于中国学生:


  每天锻炼2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中国学生仅为6.3%;每天锻炼3小时的日本学生有21.3%,而中国学生仅为1.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