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江诗草》            江运鸿

 jjm123000 2015-07-25
 

                        说明

肖家一位过了继的侄儿名叫春华,当过小学教师。今年桃李花开的时候,我回乡探亲,在大竹山见过一面。十月五日,他第一次给我写来一封长信。信中说:肖家自祖辈以来,在万恶的旧社会,由于地主富农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造成生活极端贫困,先后出卖了九个孩子。感谢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一九四九年翻身得解放。这个家由苦难变成了幸福。原来出卖的孩子,有五个找回来了。现在不但不会卖儿粥女,而且儿女比过去增多到一倍半。大的都有文化,有农活,有工作。小的都吃得饱,穿得暖,长得活泼。老的也在安闲舒适地度过幸福的晚年。这个家,过去只是思想上有个家,实际是离乡别井,无家可归。现在分了地主的屋,也建了新屋,再不会感到风雨飘摇了。这个家,过去在大伯当红军的时候,对外不敢透露,怕反动派知道了,这个家会遭到毁灭。现在大伯每次回乡,都受到革命干部和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和尊敬。这个家,过去的苦难说不完,现在的甜也说不尽。这一切都说明,同是一块天,同是一个地,由于新旧社会制度的不同,就有千差万别,天壤悬殊。我们要世世代代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春华这封信,引起我浮沉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多月来,我用朴素的,简洁的,沉痛的,出于至性真情的语言,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十首五言绝句并加了注释,题曰《肖江诗草》。肖江二字,是表示原来姓肖,后来姓江。诗成,抄给春华一份,想必春华会作为忆苦思甜的历史资料替我好好保存的。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农历十月九日〕写于湖南长沙

   一

数典难忘祖,常怀大竹山;水流源不断,倚石听潺潺。

大竹山是我的出生地。在江西萍乡市下埠公社木马大队。水流,是说我由肖家卖给江家。源不断,是说我和肖家接上了关系。听潺潺,是说我和肖家的关系,在小时候就听人传说过。李白诗:倚石听流泉。

   二

富贵多田地,穷人当马牛;短工无日夜,汗与泪俱流。

当地地主怕贫农拖欠租谷,他们的田地,大部份通过富农转租,这就加重了对佃农的剥削。因此,卖儿粥女的,不止肖姓一家。亲爷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做短工。为了经常有短工可做,起早贪黑,比其他的短工付出的劳力要多。这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受剥削。

   三

血泪应抛尽,花从雾里看;行年虽不惑,寒重怯衣单。

亲爷做短工起早贪黑,还要在自己的山土里搞经济作物,悲伤和劳累损害了眼睛,经常临风流泪。据大哥说,亲爷四十岁那年,才做一件半新半旧的棉衣。杜甫诗:老年花似雾中看。这里是说,亲爷眼痛,双目昏花,流尽了血泪。

   四

旱魃常为害,囊空四壁斜;有儿难养活,卖与别人家。

当地缺乏自然水源。亲爷自己开发的几丘山田,雨水足时也只收得几担谷子。天旱时,不但颗粒无收,而且其它经济作物,也收不到什么。老家室如悬罄,四壁倾斜,早已倒塌。自祖辈以来,在万恶的旧社会里,因生活极端贫困,先后出卖了九个孩子。

   五

剜肉医疮痛,年年忧患煎;两双流泪眼,哭向奈何天。

这里几乎是一个十年九不收的地方〔地主富农的田例外,因为他们占有的是水旱无忧的良田〕。卖儿女只能救目前一时之急,过一个时期,又要继续卖儿女。我出生只有八个多月,有一天,亲爷抱我出去,久未回家。亲娘以为抱到垅里玩去了,等到天黑,亲爷低着头,背着米袋,回家说明将我出卖的情况时,亲娘哭了几天几晚,亲爷也忍不住内心的创痛,倍着哭了几场。

    六

卖儿如卖花,春色属谁家?但愿花长好,春来万物华。

当地称不懂事的小儿女叫做伢妹花仔。亲爷将我出卖时,提出一个条件。这就是要清楚地知道是卖给那一家,以便打听我的生活情况。如果养父养母,把我当亲生儿子一样爱护,他才放心。末二句,是亲爷希望我在江家生活得好。礼记:万物华于阳。

   七

少小听人说,江郎本姓肖;亲爷欲相认,咫尺邈云霄。

我十二岁时,在易家湾光裕堂念书。那是江家外祖母易颜氏允许袁恿锄先生设的一个私塾。大舅父易学秋死在煤井内,大舅妈替矿工们洗衣度日。有一天,我在大舅妈家里玩,大舅妈说:你本来姓肖,肖家父亲听说你长得好,很聪明,会读书,想要你认他做义父,保持一定的联系。我听到这番话感到很突然。回到私塾问乳母易胡氏,乳母一口否定,并禁止我私自外出。因此肖家父亲没有和我接上关系。本来肖家离易家湾只有两里多路。但当时我没有见到肖家父亲,也不知道肖家离私塾有多远。现在想来,不免咫尺天涯之感。李白诗:相期邈云汉。

   八

襁褓离怀抱,亲人变路人;桃僵由李代,乳母露前因。

乳母虽然否定了我和肖家的关系,但在我病了一个多月之后,无意中透了一点风。在光裕堂的神龛上,有一个木雕的小小的观音菩萨。有一次,乳母指着对我说:观音菩萨有三个生日,你也有两个生日。当时我问,为什么有两个生日?乳母自知失言,一时答不出,只得说,你六岁时从楼上掉下来,差点儿死了,后来,医好了伤痛,岂不是两世人吗!她说的虽是事实,但我心里还是怀疑。经过多方打听,才知江家母亲易氏兰娘,本来有一个男孩,闷死在被窝里。兰娘多病,怕不会再生男孩,就设法将我买去顶替。姓名、出生年月日都是顶那个死孩子的〔那个死孩子叫江润生,戊申九月二十四日生的〕。江家父亲当时不知道。因为事情是在江家父亲离家一个多月的期间内发生的,做得很秘密。

   九

一落门庭冷,归田渌水滨;白云虽在望,天远隔音尘。

养父所营煤炭业务,一落千丈,只得迁回醴陵东乡企石塘大荒冲,将一点薄田收回自耕。我过去既未和肖家接上关系,现在迁到醴陵,离肖家更远,问不到情况。

   十

自耕难自给,田产荡然无;萍水连湘水,家分两地居。

当时家有九口人,又遭受旱灾,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就破了产。破产后,养父带着运林、运富下长沙,养母和我带领其他的人上萍乡,各谋生活。

   十一

不耐愁城坐,来寻大竹山;严君天上去,慈母落人间。

我迁到萍乡刘公市做小生意,只有半年多时间,就关闭了。人闲心不安,想起肖家在木马。肖家父亲名叫肖光生,凭着记住了的一点印象,问到大竹山。当时亲爷已死。死时年五十多岁。亲娘四十多岁守寡。胡敬斋诗:一落人间万虑煎。

   十二

茅屋竹林下,亲娘认戊生;纔逢又言别,相对泪纵横。

我第一次在大竹山找到肖家,说明来由,亲娘悲喜交集地说,啊,是戊生吧。我才意识到在肖家的名字叫戊生,因为我是戊申年生的。早上从江家出门时,没有说明去向,恐怕江家以为我失踪了,因此我在肖家呆了半天,只吃一餐中饭就走了。临别时,亲娘老泪纵横把我送出篱外。我也说不出辛酸苦辣的滋味来〔这是一九三二年九月的一个晴天〕。

   十三

小妹殷勤送,临歧问后期;黯然挥手别,回首夕阳迟。

亲娘叫妹妹送了我两里多路。分手时,妹妹问我几时再去,我不好如何回答。妹妹说,哥哥,你一定要来呀。这时,天色交暮,我还要翻过一座大山,只得挥手叫妹妹回去。走过一程,回头一望,妹妹还呆呆地站在分手的地方。夕阳也好象为我推迟了下山。

   十四

喜见亲娘至,招来养母疑;外家呼我去,骂我太无知。

亲娘便道来到江家,养母听到我们谈话的语气不对,暗地叫妹妹壬秀通知外祖父张竹林,外祖父派人叫我立即就去。我以为有什么紧急事情,只好要亲娘等一等。谁知我到张家时,外祖父声色俱厉地骂了我一屯。他说,什么生身父母小,养身父母大。为了你,江家母亲易氏兰娘一病不起,为了你,江家父亲特别关心你的成长,二十多年的教育婚配,江家费尽了心血,你有什么理由要认肖家。他这一骂,反而进一步证实了我和肖家的关系。为什么养母康氏长娘要通知张家外祖父呢?因为张竹林是养父元配张氏长娘的父亲。张氏长娘早死,继配为易氏兰娘,兰娘死后,又配康氏长娘。张竹林是做裁缝的,他为买孩子的事出了力,受到兰娘的尊重。康氏也不得不尊重张外祖父。

   十五

疾苦无人问,重伤慈母心;何时再相见,山远白云深。

我从张外祖家回来时,亲娘已经走了。不难想到,养母康氏态度冷淡,甚至不理不睬。亲娘坐立不安,只得不辞而去。我想象亲娘那种尴尬的痛苦心情,非常难过。

   十六

移家日以远;久乱伤流离;生死不相顾,饥寒空自啼。

由于刘公市没有生活计,只得迁来长沙,和养父合在一起。这时,养父所营煤业,本小利微,我又有了两个女孩,人口增多,坐吃山崩,加上日寇侵华,一家分散,自顾不暇,更谈不上为肖家着想了。

   十七

金瓯已收拾,乱定好还乡;骨肉仍分散,艰难岁月长。

日寇投降后,我携眷由川东回到长沙。这时,养父和幼弟佑元还流落在贵州平塘,运林和运富两弟尚无下落。我的工资收入少,儿女多,长期的艰苦生活,仍使我自顾不暇。虽然在我的心灵深处始终没有忘记肖家,但我有什么能力和肖家取联系呢?

   十八

闻道虽云晚,寻亲尚不迟;朝阳照大地,心上有红旗。

1964年,我参加一商业局职工学校举办的毛选班。当时,报刊上经常提到,要带着无产阶级感情学。我想,无产阶级感情应该包括自己贫农家庭的直系亲属在内。肖家的情况,我应该弄清楚。因此决心通过邮电部门找我的亲娘。虽然有人阻止我,说肖家既然将亲生儿子出卖,就没有什么父子母子之情。但我认为,这是旧社会的罪恶,不能怪生身父母,只能痛恨地主富农那些剥削阶级。

   十九

消息从天降,飘然带彩霞;是悲还是喜?泪眼眩如花。

在1964年庆祝国庆的前夕,萍乡湘东镇邮务所来信,说已经帮我找到了肖家。肖家母亲健在,肖家弟弟很快就会有信给我。这可说是双喜,即,欢度国庆是一喜,找到肖家是一喜。喜到极点,自然会流出眼泪来。究竟是热泪,还是伤心之泪,这就用不着区分了。

   二十

舍弟传家史,阿兄报好音;情真语更挚,字字抵千金。

胞弟朝仁第一次来信提到以下几点:一、亲娘身体健康。现在南昌肖国华家里。国华是大哥华湘的长子,在洪都机械厂工作。二、土改时,亲娘控诉了在万恶的旧社会,被迫将孩子出卖的血泪史。三、大哥华湘是中共党员,长征干部,现在广州市人委会带职养病。我接信后,写信到广州。不久,大哥华湘也回了信。杜甫诗:家书抵万金,是指一封信而言。我这里一个字一个字计算,就超过万金之重了。〔朝仁弟的信是1964年九月三十日收到,华湘哥的信是1964年十月九日收到。〕

   二十一

阿兄又来信,相约到南昌;三十二年后,亲人聚一堂。

大哥华湘由广州来信,约我在南昌会面。我于1964年十一月下旬请假到南昌,第三次见到亲娘〔一九三二年见过两次〕。第一次见到胞兄〔相隔五十多年〕。所谓三十二年后,是从第一次找到亲娘的那一年算起。据大哥说,肖家祖父叫肖大光,生三子,铭朝、铭南〔光生〕铭文。

   二十二

腊鼓催冬去,春晖照草堂;山乡都变了,户户有余粮。

一九六五年春节〔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九至二月四日,二月二日为旧历元旦〕,我到大竹山,会见肖家弟弟朝仁、朝夫,及侄儿女们。这时,亲娘已由南昌回到乡下。过去,这个地方卖儿粥女的多,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翻身得解放,穷乡变了样,家家都过着幸福生活。

   二十三

游子还乡日,慈颜一笑开;邻妪何羡慕,有子不归来。

我刚到老家,就有近邻来看,亲娘喜笑颜开地介绍说,这是我的二儿子。邻家一位老婆婆既羡慕又深有感触地说,你的儿子良心好,我出卖的儿子,至今没有找回来,可能不会回来了。

   二十四

东风生万物,春色换人间;客至皆欢喜,相逢尽笑颜。

在旧社会,这个地方的贫农难过年关。现在大家都富裕了。肖家弟弟陪我走访了几家邻居,都是热情接待。就是在路上碰见贫农社员,只要肖家弟弟一介绍,都是喜笑颜开,一再邀请。

   二十五

回家仍冻馁,扶病又离家;风雪关山路,天涯即海涯。

据侄儿女们说,肖家有一位姑娘〔可能是我的妹妹布姑〕,经常到远方讨饭〔近处讨不到〕。某年冬,冒着风雪回家,一看家里的人仍然挨饿受冻,只得拖着瘦弱的病体,又离开了这个家,以后再没有回来,可能是死了。海角天涯,不知死所。

   二十六

手把银河挽,水从天上来;田园饶灌溉,久旱不成灾。

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农村水利建设正在多快好省地进行。原来缺乏自然水源的穷山村,现在从十里外的湘东镇,挽河水上山,通过渠道,再从山顶放水下来,以满足灌溉的需要。

   二十七

爱弟阿兄意,思儿慈母心;慰情聊胜物,雨露感恩深

大哥华湘多次来信表示,亲娘的生活费用他已作好安排,不要我负担。亲娘也多次来信,只要我记得她,经常写信给她,并挤时间去看她,使她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就心满意足了。不要我寄钱寄物,并说,只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她才能幸福地活到这么大年纪。也只有在毛主席领导下,才能看到我找回肖家,骨肉团圆。白居易诗:慰情聊胜无。

   二十八

桃李花开日,堂前燕子归;娱亲胜汤药,戏舞老莱衣。

今年春,侄儿昌发来信,说亲娘病危,要我快去看看。我到肖家时,亲娘见到我非常兴奋,病情也有好转,这可说是精神疗胜于药物。当时,我写了七绝一首。云:桃花弄色菜花香,游子归来燕子忙,且喜慈亲占勿药,满窗红日庆春长〔一九七一年三月二十七至三十日〕。

    二十九

正欲别慈母,阿兄归故乡;匆匆言不尽,语短却情长。

正当我准备离开大竹山的那一天,大哥华湘从赣州回到乡下,这是我第二次和他会面。由于我四天假期届满,不便久留,没有谈多久,就走了。虽然时间匆促,言不尽意,但能见到一面,也算没有失去这个机会。

   三十

苦海浮沉久,无边却有边;慈航欣普渡,春暖艳阳天。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也一去不复返了。肖家的苦难家史写不完,也忘不了。当然,新社会的甜,也是深有感受的。慈航普渡,是佛家普渡众生脱离苦海。我借用这句话,不是谈迷信,而是说,毛主席指引革命航向,解放了全中国。

                题运鸿兄《肖江诗草》      冯器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道义相交久,同心逾卅年;诗怀何浩瀚,我欲拜坛前。

饱历沉沦苦,凝成血泪篇;新诗能造极,珠唾九重天。

海内红旗举,团圆亿万家;老来回母抱,綵舞乐无涯。

忆苦思甜日,承恩岁月赊;愿随君一道,永作向阳花。

张平子先生阅后评论说:序言有感染力,诗句简洁得好,朴素得好,发乎天籁,出自肺腑,有清水出芙蓉之妙。


附:

                        投身革命忠主义  要留清白在人间

  ───纪念老红军、老干部、肖华湘同志诞辰110周年

 2012年1月1日,新年伊始,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然而,我却多了一份感慨。因为,这一天也是老红军、老干部、我的大伯肖华湘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

 我与大伯接触不多,但他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也影响了我以后的行为和立场。

1964年,我的父亲已56岁。这年秋天,我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上说,有件事我从来没对你们说过。我原本姓肖,8个月时就过继到了江家,这事是12岁时大舅妈无意中透露给我的。最近从报纸上看到省邮局一位劳模帮助很多失散的家庭找到了亲人。我也通过她的帮助,费尽周折,才找到了肖家。

你肖家大伯,即我的亲哥肖华湘同志,是长征干部,现正在南昌他大儿子国华家里,但很快会回广州,你接信后,向单位请假,与他见个面。

 这突然的消息,无疑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我家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当然,这是一件好事。一是血缘关系;二是说明新旧社会的不同,中国长期战乱,家破人亡,家庭失散的事很多;三是大伯是值得我尊敬的革命前辈。

 父亲首先告之我,也是因为我当时在江西工作,离南昌很近。次日,我按告知的地址,于下午到达南昌。大约四、五点钟,我先找到延清(大伯的大女儿),由延清带我找到国华(大伯的大儿子)家,见到了大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材高大,有军人英武的气质,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大干部的架子。稍事休息后,大伯说,我带你到外面走走。我即随他穿过一些建筑,来到一处开阔、平坦,但有些荒凉的地方,茫茫的狗尾草丛中,显出一条宽而直的水泥路。大伯说,这是飞机跑道,新研制的飞机在这里起跑试飞,这里很安静。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谈话。

 大伯说,你伯母对你有意见。你这次来没有叫她。我觉得这是我的疏忽,当然,他家有些什么人,我还不太清楚。大伯接着说,这事不怪你。我参加革命后,十余年与家里未通音信,他们也是受了很多苦的。抗战暴发,国共合作时,蒋介石准许红军把家眷接到延安,组织上也派人找了你伯母。但由于她犹豫不决,错过了机会。后来,我在延安与上海投奔来的进步女青年顾醒智组成了新的家庭。但你还是要叫她伯母。

 这次,你父亲找到我时,我是不想认的。因为传说你父亲是到了有钱人的家里。所以我先通过组织,对你家进行了调查,结果知道也是贫农。及至与你父亲见面,才知我们都是受苦受难的人。你父亲喜欢写文章,做诗。可惜我们从小失去了联系,当时延安非常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如果有联系,我肯定会把你父亲弄到延安去。

 大伯问我去过赣州没有,我说去过。在安装公司时,赣南许多有色金属矿山,我们都是从韶关经赣州去的。大伯说,赣州有座古塔,我们的老祖先就是住在塔下不远,后来才迁到萍乡湘东木马那个地方。但木马地势高,一遇天气干旱就没有收成,很多人都到萍乡煤矿做工。矿上没有安全设施,事故频发,经常死人。是毛主席向我们讲述革命的道理,组织和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罷工。罷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只是得到资本家作出的一点让步,受剥削和压迫的命运并未改变。只有通过武装斗争,建立工农红色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才可以根本解决。所以,当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时,安源很多工人都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工农红军,他们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

 我说,我们没有赶上那个时代。大伯说,那个年代,我们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也负过伤,现在弹片还没有全部取出来。政府发给我们一个红本子,上面记录了我们受伤的时间、地点和情况,我们坐火车都是半价。你们现在在和平的环境下,应当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他问我在什么单位工作。我说,在铀矿,开采制造原子弹的原料。他说,这很好。你和国华、延清他们都在国防战线。他问,你们那里是不是不长草?我说不会。植物会吸收,但好像不会影响它的生长。但由于是放射性物质,对人和动物有伤害。根据接触放射性的多少,国家会按照规定发给我们保健品。

 我问大伯,你个子高大,我爸却矮很多,兄弟之间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大伯说,你父亲很象你祖父。你祖父个子不高,性格开朗,会编顺口溜,爱唱山歌。你爸就是接了他的脚(遗传)。你祖父死得早,大约五十来岁。其实是不该死的,他得的是阑尾炎,这在现在已算不得什么病了。而当时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不行。木马那地方很穷,灾年出来讨饭的不止我们一家。有次和你祖母讨到一户人家。那家的女主人正请一位算命先生给她算命。算命先生指着你祖母对那个女主人说,你不要看她现在要饭,她的命比你的好,她会有后福。也算算命先生碰对了。因为我参加革命,你祖母被政府授予了革命母亲的光荣称号。这都是托毛主席、共产党的福。没有他们的正确领导,就不会有今天革命事业的成功。现在,你父亲也回到了她身边,她能不高兴吗!

 大伯问我在单位具体做些什么事,我对他详细说了。大伯说,工会工作就是工运工作。毛主席就是最早搞工运的。你们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人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

 后来大伯问我找了对象没有。我说没有。他说,要找志同道合,能同甘共苦,不会变心的。他说,你看,你刚进门,就有婆婆老倌问你伯母,听说你是我侄儿,就有要给你介绍对象的,我叫你伯母一概含糊掉……

 不知不觉,太阳早已落山,远处开始闪烁着灯光,我们这才起身往回走。

 晚饭后,我和国华兄嫂交谈了一阵,问及他们的工作等,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当晚,我怎么也睡不着。我发觉大伯也没睡好。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多年失散再找回的亲情,我不好怎么来形容。

 此后,好像八四年春,我随父去广州看望过大伯一次。

 父亲曾告诉我,大伯很勇敢,对阶级兄弟有同情心,在安源一次矿难中,八次冲入事故坑道,不管是死是活,背出了八名矿工;在长征与解放战争中,也多次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从敌人手中夺回自己的战友和同志。其中有的后来成为了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和干部。但这些情况尚待挖掘整理,可能还是珍贵的史料,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呢。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我们家庭也是一次冲击和洗礼。这是完全必要的。大伯告诫我们,即使蒙受不白之冤,也不能埋怨毛主席和共产党。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看得比个人名誉和地位重要。

 关于我与大伯的情况,在我退休之前,我没有告诉过别人。其原因是:一、父辈的光荣,是他们用汗水、鲜血、生命换来的;二、自己的人生应当由自己写。能力大小不一,只要努力了就好。若犯了错误,岂不给父辈抹黑吗。

然而,我今天却非要把这些写下来不可。因为我们下面已有第四代了。最近我与秦德(大伯之子)通话,他就说了我们不能忘本的问题。不要说我们的四、五代,如果我问你,你爷爷的爷爷或你外公的爷爷的情况。你能说出多少?所以,把我们知道的写下来,就是要让后人世世代代学习父辈的精神,知道他们的身上还流着我国第一代无产阶级的血液,有责任,有义务把毛主席和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像接力赛跑一样,薪火相传,代代相传,进行到底。

 我在网上搜索过参加安源大罷工英雄们的名字,有的名字下竟然没有内容。所以,在此,我也希望有类似情况的后辈们,记下你所知道的你的前辈的历史,作为家史、遗产留给你们自己的后人,也留给党、国家和人民。

下面附上部份相关资料。

 肖华湘同志写的诗

 歌颂党的光辉

    一

天昏地暗夜茫茫,一九二一建了党。

雄鸡一叫天下白,光照萍乡人心欢。

    二

北伐直捣敌营盘,全国人民尽开顔。

人民拿起枪杆子,土豪劣绅乱一团。

    三

失败教人揑枪杆,南昌起义好开端。

秋收起义工农结,武装割据井冈山。

    四

革命路途长漫漫,既有胜利也有难。

长征战略二万五,雪山草原只等闲。

    五

长征胜利到延安,人民相庆喜弹冠。

军民合作大建设,众口齐赞南泥弯。

    六

兵强粮足马定鞍,我军打败敌奸顽。

三座大山被推倒,人民翻身喜洋洋。

   七

萍矿工人迎八路,广大人民得解放。

翻身不忘共产党,齐心合力斗土豪。

   八

社会建设步步高,改革开放是潮流。

马列主义来指引,总是后浪推前涛。

   坚信马列岁月长

少壮离家走四方,一生跟着共产党。

不懂吹牛拍马事,只学马列上战场。

清风两袖通南北,淡饭三餐保安康。

蒙受白冤无怨气,坚信马列岁月长。

知足常乐春常在,改革开放喜若狂。

  要留清白在人间 (录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肖华湘同志在延安时的像
 
肖华湘同志八十七岁生日摄于广州
 
 
这是相片的背面,本文以他自己写的生日日期(有的记载为1901年)为准
 
 
肖华湘同志与夫人顾醒智同志在广州
 
 
肖华湘同志和他的兄弟   前排右起:肖华湘(肖朝凤)长兄、江运鸿(肖朝阳)大弟、
后排左起:肖朝仁 二弟、肖朝夫 三弟
 
 

肖华湘同志与丁荣昌同志在庐山 

 
  你亦可参照本博以下文章:江运鸿撰写的三篇《祭文》中的《祭文(悼词) 》等。
                                                                           海边礁石    
                                                                                           2011年12月19日


2014年6月25日补充如下内容:

                                 我的伯父肖华湘
                    一位老红军鲜为人知的亊          ( 一 )
       在 [海边礁石的博客]有一篇文章“投身革命忠主义   要留清白在人间” 就是讲述我伯父的一些事情,点击率为700多,说明关心他的人不少。有些亊加以说明:
       帮我父亲联系上他大哥的人,是长沙市邮电局劳动模范刘秀英同志(湖南省学习毛主席箸作的积极分子)。
       我伯父享年九十四岁,寿命较高,他的养生方法就是散步,每天围绕广州中山纪念堂走5——6圈,偶尔也打打麻将(但从不玩钱)发病的那天﹝1995年3月9日﹞上午还徒歩去市政府领了一个月的工资1514元。吃飯是每日三歺粗茶淡飯。
       他有兩个儿子,国华、秦德;三个女儿,大女、二女是在延安出生(延安娃),延清、延忠,三女儿在大连出生叫肖连生。
       他的夫人顾醒智,江苏常州人。
       他的一个亲家吴汉杰,湖南宜章人(中央工农红军第一兵工厂 厂长)列宜章名人录。
       我在湖南医学院附属一医院会见了吴老(因前列线肥大)手朮住院,在湖南医学院二医院见过吴老夫人文学同志(伯父的亲家母)
       伯父是1995年3月14日病逝,3月15日、16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发了讣告。
       广州市政府寄了讣告给我単位(长沙市药材公司批发部) ,单位准假,我去了广州参加了伯父的追悼活动。
       追悼仪式于1995年3月23日在广州殡仪館举行,广东省、广州市党、政、军领导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既简朴又庄严、肃
,体现了一种新的风尚。

    江济川 2014年6月18日 

                        一位老红军鲜为人知的事   (二)
       1995年3月23日,我伯父的追悼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他的遗体上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
       参加追悼大会的还有江西萍乡市市委负责同志、湘东区政府、下阜村党支部书记,还有肖华湘同志的弟弟肖朝夫夫妇、肖华湘同志的大儿子肖国华、肖华湘同志的义女肖桂英;还有我伯母的儿媳还有亲属沈宝聚(二宝)同志。
       
大伯一九二二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参加革命。
       大伯在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中),在贵州茅场负伤;在腊子口时他的伤病发作,不能行走,是他的战友、上级刘先胜(兵团司令员)让出座骑把他扶上马,才走过来的。
       大伯热爱学习,除上级发给的文件外,还订有多种报刊杂志。虽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反复认真阅读,并圈圈点点,标出重点及意见。与他的兄弟江运鸿先生的习惯完全一样。
       安源
路矿工人大罢工60周年纪念筹委会向大伯征稿,在江运鸿先生鼓励下,他写了一组赞颂罢工,歌颂新社会赞歌(见《投身革命忠主义,要留清白在人间》一文)。 
       我在长沙见到大伯的亲家吴汉杰时,他儿子吴章元(华南师范大学的政工干部,姐姐肖延忠的丈夫)在场,他们坚信毛主席革命路线一定胜利。
       吴汉杰同志是我党第一任兵工厂的厂长。吴老应称我党军工第一人。
       吴老的夫人文学同志积极投入老干所,居委会的工作,累倒了,住到长沙湘雅附二医院老干病房(14病室)。我去看望过。
       大伯逝世后,追悼会后第二年(1996年3月23日),我的伯母顾醒智、姐姐肖延清
亲眼看到大伯的光环,回到他的房间,持续了近一分钟,悄然离去,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据我姐姐肖延清讲,大伯的生日应是农历十二月初三,查证万历年,是1902年元旦。
 
 
                                                   肖华湘同志遗像

 
 
                                                 这是我参加追悼会时的现场照  一

 
 
                                                          
现场照  (在家中) 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