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原55军163师487团“大渡河连”

 安橋8898 2015-07-25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场上凯旋归来的原55军163487团(红1团)1营2连——英雄的“大渡河连”(本人所在连)迎来了5月25日连队被军委命名的连庆节日。
   
远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大渡河连作为中央红军先遣队红一团的前卫连,就一直冲杀在最前面。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红军来到大渡河畔安顺场时,蒋介石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阻止红军北上。当时大渡河连组成了十七勇士的突击队,乘着小木船,冒着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为红军主力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为纪念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迹,连队被军委命名大渡河连”。几十年来“大渡河连”为了夺取革命胜利和保卫革命的成果,建立了赫赫战功。在这次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大渡河连担负攻打同登的穿插任务。在进军的道路上,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敌人凭险扼守,前阻侧击,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时任连长张道安带领这支英雄连队的官兵们又发扬了当年十七勇士勇猛善战的光荣传统,和兄弟连队一道攻同登,捣谅山,打出了当年红军英雄连队的军威,取得了四战四胜、歼敌二百一十三名、俘敌八名的战果,涌现出王成富、吕志经这样的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一百零六人荣立了战功。连队荣获“突击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1979年
2月17日凌晨,火光映红天空,对越自卫还击的战斗打响了。大渡河连随着炮火向六号高地刺去。六号高地位于同登东南侧,是同登通向谅山的铁路和公路的制高点。上面驻有敌人一个排的兵力,配置有高射机枪、轻重机枪和六0炮等火器。从我方阵地到敌前沿,中间是一条铁路和一片开阔地带,要通过相当困难。担任突击队的三排采取小群多路,交替掩护的战法向前冲。越寇疯狂地向他们进行射击,炮弹、子弹象雨点般打来。战士们一个劲地向前冲,一下子就扑到山脚下,迅速接近了敌人的前沿工事,他们用手榴弹炸得堑壕里的敌人血肉横飞,接着追歼了四散的逃敌,很快占领了六号高地。
   
在冲锋队伍的最前头,有一位战士叫王成富。平时,他是全连有名的军事训练标兵。战斗中,他是尖刀排里主攻班的尖刀小组长。当逼近到距敌前沿工事二十米的地方时,突然,高地左侧一个暗堡的机枪吼叫起来,子弹打在王成富的四周,冒起阵阵土花。他回头望望跟上来的突击排,端起爆破筒,一跃而起,忽儿卧倒,忽而滚进,扑到敌堡旁,拉响了爆破筒。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暗堡飞上了天。在滚滚的硝烟中,突击排的战士们火速冲上高地。这一冲,越军“王牌师英雄团”的士兵们有的把重火器丢掉,纷纷向南侧洼地逃跑;有的则钻进掩蔽部里。大渡河连的指战员越战越勇,在堑壕里与敌人展开搏斗,很快占领了高地。与此同时,一排也以锐不可挡之势从玻保高地左侧向四六0高地冲击,很快占领了该高地,歼敌数十名。大渡河连刚刚打下四六O高地后,又接到配合兄弟连队攻打四二三高地的任务,指导员谢石朋带领二排利用地形地物向该高地发起了冲锋,在天黑前又占领了该高地,歼敌数十名。
   
2月21日大渡河连又接受了攻打同登西北侧炮台山的命令。炮台山又名法国(鬼屯)炮楼,是当年法国人修筑的防御工事。整个炮台山建有大小数十座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堡垒,墙壁厚一至二米,分上、中、下三层,四壁都是射孔,外围是堑壕和火力点,山顶端宽六十多米,长近百米,四角修有四座大碉堡,配置各种火器,构成重重交叉火力网。副连长陈学度指挥大渡河连刚接近进攻出发阵地,炮台上的几十个射孔便喷出火舌。担任突击排的二排的火箭筒手刘天柱端着火箭筒往上冲。快近敌人工事时,坑道里的轻重机枪一齐向他打来。他身上的挂包、水壶都被子弹打穿了好几个洞。他利用地形地物,时而匍匐前进,时而跃进猛冲,在离敌堡只有十来米的地方,向敌堡瞄准射击。只听“轰”的一声,火箭弹冲进敌堡。敌人的一个火力点被摧毁了。紧接着,刘天柱又连打两发火箭弹,敲掉了另外两个火力点。这时,左侧两个暗堡又疯狂地吐着火舌,封锁着刘天柱前进的道路。在他身后的战士王力军急中生智,避开了射击孔,利用暗堡射击死角,从侧后冲到离敌堡三米的地方,架起火箭筒就往射孔里打,“轰”的一声,藏在里面的敌人连同机枪全部报销了。战斗越打越激烈,王力军越打越勇敢,哪里有火力点就往哪里冲,连续摧毁了敌人的七个火力点。在这次攻坚战斗中,四班战斗小组长王成富带领苏光明、贺桂生、张显嘉打得十分顽强。战斗发起后,他们跟随我炮火的延伸,向炮台山冲去。当我炮火停止轰击时,四勇士已经出其不意地接近敌人的枪眼。他们避开敌人的射击正面,利用死角,端起枪往枪眼里扫,把一枚枚手榴弹往射孔里塞,敌人就拼命往外扔手榴弹。四名战士毫不畏惧,有的用脚把手榴弹踢开,有的顺手捡起扔还给敌人。突然,一颗手榴弹滚到张显嘉身边,苏光明见手榴弹马上就要爆炸,眼明手快,一把将他推倒,并用自己身体扑倒在张显嘉身上。手榴弹爆炸了,苏光明身中数块弹片,他用手拔出带血的弹片,贺桂生、张显嘉及战友们一鼓作气分头占领制高点和坑道口,配合后续部队逐洞逐洞的进行清剿,在工兵配合下用炸药把这座堡垒彻底炸塌。全歼了越军王牌三师英雄团团部,将无数敌人埋葬在堡垒里。
   
2月27日黎明,谅山北侧的五三六高地上,细雨飘飘,大雾弥漫,大渡河连正与敌人在这里展开一场浴血奋战。进攻发起后,九班长张增柱带领全班冲在最前头。敌人的重机枪疯狂地向他们扫射,在弹雨中,有的战士倒下去了。张增往和战士何树清一口气扑到五三六高地东侧突出部。由于雾气重,视度差,他俩没料到一下子冲到敌阵中去了。他们与排里失掉了联系,发现四周都是敌人。这位入伍七年的老战士凭着多年练就的本领,带领何树清与敌人周旋。当他俩摸到敌人的堑壕边时,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敌人的明暗火力点。张增拄心想,大雾天打近战,手榴弹最顶用,便招呼何树清掏出手榴弹准备把火力点干掉。不料,这时暗堡里的重机枪突然向他们扫来。何树清急忙卧倒,张增柱也侧身一滚,跳进了堑壕,悄悄地摸了过去,右手一抬,一枚手榴弹准确地飞进了暗堡,敌人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正在这时,他看到一群越军涌进了掩蔽部,心里暗暗高兴。立即掏出两枚手榴弹,拉开弦就往洞里丢,又端起冲锋枪对准洞里扫了一梭子,五名越军东倒西歪躺在地上。在向五三六高地冲击中,四班副班长王成富端着冲锋枪,左拼右杀,打得敌人纷纷向后溃逃。突然,侧后一个暗堡喷出了火舌,把王成富打中。火箭筒手刘天柱端起火箭筒就往前冲,迅速地摧毁了这个火力点。正在这时,敌人一发炮弹打来,刘天柱身上三处负伤,鲜血浸透了绿色的军装。但是他掏出一枚手榴弹,艰难地爬起来,向前踉跄扑去。没想到,从另外一个暗堡里射出的子弹又打中了他的胸部,他倒下了。当同志们赶来时,看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左手紧握着火箭筒,右手握着一枚手榴弹,拉火环还套在小指头上,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直盯着前方……。战友们高喊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向敌阵冲去。战士们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把负伤的七班战士覃土妹从昏迷中震醒。他睁开双眼想看一看眼前的情景,可是什么也看不见。他急忙抬起右手去摸,摸到了缠在脸上的绷带。他用手一扯,把绷带撕掉,操起枪就往前冲。可是,由于眼睛负伤看不清,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他还是爬起来继续往前冲。全连同志冒着弹雨,奋勇向前,在冲杀声中突破了越军的前沿阵地,攻占了五三六高地,切断了越寇从扣马山向谅山南逃的退路,歼敌数十名,缴获重机枪、火箭筒及各种武器弹药一大批。
   
1997年香港回归,组建驻港部队,也是重点以487团为班底组建的。在以团部、1营、2营等组成驻港步兵旅。进驻香港后,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履行使命、站稳脚跟、展示形象的根本任务来抓,坚决抵制各种腐蚀拉拢和心战策反活动,表现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保持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连队官兵把履行防务、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时刻不忘军队的根本职能,发扬顽强拼搏的作风,刻苦训练,争创一流,人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本领,先后参加上级军事考核课目210项,获得202项优秀、8项良好,夺得68块奖牌,有21()被广州军区和驻港部队树为军事训练标兵55次参加重大军事表演,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官兵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和香港有关法律,作风纪律严明,连队无事故、无案件、无军警民纠纷,先后200多人次进出香港,7次对外开放营区,没有发生任何违纪问题。多年来,连队年年被驻港部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2次荣立三等功,党支部年年被军以上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成为驻港部队的一面旗帜,受到香港新闻媒体和港人的广泛赞誉。2000613日,中央军委授予该连香港驻军模范红二连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