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欢迎柒摄影读者们投稿,柒摄影欢迎你原创的摄影作品,编辑联系微信请见后) 周振华,1935年生于辉县。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辉县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1968年从事摄影工作,1980年加入河南省摄影家协会。 其作品主要全面完整记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辉县全民性,拓荒造田、开山筑路、兴修水利、战天斗地艰苦卓绝、改造自然以及当时政治挂帅、五小工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场景。先后有数百幅作品在全国、省内外报刊发表并且参加全国农业、水利、交通、林业、民族以及出国展览。 2003年周振华摄影作品集《70年代战天斗地》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2005年河南摄影家协会,河南省博物院举办的“河南摄影50周年作品收藏展”4幅作品被展出和收藏。 2008年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夏佑宫举办“建筑与遗产之城”国际摄影展展出4幅作品。 2015年《愚公移山 ----一个时代的宏大愿景》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摄影术的出现让岁月有了更生动的记述,远去的时代在当下世界里仅靠文字很难拉进认知的距离,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也有必要了解这个国家曾经的步伐,而照片便是最好的历史旁白,它会将观者带入历史的现场,观看、同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主席“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感召下,河南省辉县人民为了“改造山河,拔掉穷根,彻底摆脱贫困面貌”,进行了大规模、全民性的治山治水农田基本建设。这次改造自然的壮举历经十余年,为辉县往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振华亲历了这场为了发展和改革而与自然进行的斗争,并完整记录下艰苦卓绝、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还有可贵的“愚公移山”精神。时隔四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照片被甄选、编辑成书,跃然世人眼前。 《愚公移山》部分作品—— 现年80岁高龄的周振华在1968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文化宣传的需要,他临时上阵,面对当时文化馆仅有的一台在破“四旧”时查收的双镜头旧捷克相机,不懂摄影的他买来好多资料,从最基础的怎样选景和拍照学起,并迅速的掌握了摄影的一些技巧。在起初的拍摄实践中,因为没有拍摄经验,他常常出废片,后来他通过各种机会向新闻和出版社的专业人员求教、学习,并保时保质的完成了拍摄的任务。从这点来看,周老的摄影生涯开始得有点临阵磨枪的样子,但是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摄影变成了他的专业,并为那个特殊的年代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 ![]() ![]() ![]() ![]() 辉县人民治山治水的壮举在周老的镜头里兼具形与神,时代的精神面貌也融进了寸光寸影中。周老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场景的捕捉,将个人与时代紧密连接的命运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不论是宏大的全景还是个体的精细刻画,都是那个时代以及辉县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脚。 ![]() ![]() ![]() 周振华先生的摄影经历与大多数中国基层的摄影人一样,他们的摄影充分呈现了革命年代的话语方式。同时,在他们的经历中所呈现出的摄影人的热情、单纯、朴素,对于摄影如信仰般的虔诚以及摄影人相互之间真诚的友情,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迹,是个体生命难得的财富。 ——李媚 ![]() 【来源:雅昌摄影 作者:周振华】 (本栏目欢迎柒摄影读者们投稿,柒摄影欢迎你原创的摄影作品,编辑联系微信请见后) 2015年2月6日,北京的10386位摄影师都收到精彩的《柒摄影》微刊。同时,上海的7341位摄影师、广州市的3429位摄影师的手机上看到当天的《柒摄影》微刊。假如你想投稿请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