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柒摄影--摄影师】摄影家王世龙拍解放后河南30年变迁

 梅竹君 2015-09-03

 


生产互助组的农村妇女在休息 1956年 新乡市郊区


  王世龙于1930年6月出生在河南平舆,曾用名于一。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军报“前线生活”报油印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军青海省玉树,任随军摄影记者参加昌都战役负伤致残。曾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旅政治部文工队宣传员、军政治部摄影员。1955年评为二等革命残废军人转业到地方报纸任摄影记者。1956年任河南新乡日报社摄影、美术组长,1960年任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同年调“河南日报”任摄影记者。1972年在河南人民出版社任摄影编辑;编辑室主任、编审委员等职,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先后被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1980年当选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1981年任副编审、编审。1982年加入美国国际摄影中心;任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届理事、河南分会主席。1982年以乡土摄影家的身份随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美国,被美国国际摄影俱乐部吸收为正式会员。


代表作品及荣誉:

  作品有《秋收完毕》、《山里俏》、《山村在欢唱》等。1981年《秋收完毕》入选 法国国际沙龙展;1984年《山里人》等发表于《中国摄影》第4期;出版有《历史脚印》《中原父老》《风情》《风光》四本摄影画册和《瞬间纪实》摄影文集。
《毛主席视察七里营》《太行山造地》《挖截潜流》《移山填海》《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红旗渠》等30余幅作品被美国、法国、荷兰艺术收藏家收藏。1995年先后出版《历史脚印》、《中原父老》等五部摄影画册和《瞬间纪事》摄影文集及《牛歌》散文集。1996年“毛主席视察七里营”、“太行山造地”、“挖潜流”等五幅摄影纪实作品被美国收藏家收藏。1997年“移山填海”、“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等10幅摄影作品被荷兰阿姆斯特丹医生咨询公司收藏。2001年荣获河南省政府授予的终身艺术成就奖。2003年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文联颁发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1年荣获河南省政府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证书。



农闲时期,农民妇女纺花织布做针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1956年 新乡市郊区


解放后,农民的喜悦。1956年新乡市郊区


王屋山上梯田层层,标语口号层层,农业学大寨标新立异。1956年 王屋山上


农村妇女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劳动育苗 1956年 新乡市郊区


七里营是个棉产区,农村妇女都会织布。1956年 新乡市郊区


场光地净种完麦,农村妇女先不住,做衣做饭做针线。1957年 新乡市郊区


丰收的喜悦。1958年 新乡县


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照。新郎扛的铁锹是新娘家送的结婚礼物,新娘拿的高中课本《世界近现代史》则是婆家送的结婚礼物。1956年 新乡市郊区界近现代史》则是婆家送的结婚礼物。1956年 新乡市郊区


养猪能手的欢笑。1958年 新乡县


收获。1958 新乡县郊区


有了粮食就有了干劲,有了粮食就有了精神,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1958年新乡市郊区


农业方面全国劳模刘启云在给大学生讲课。1958年新乡师范学院


公社食堂开始了,时间不长就停止了。1958年 新乡市郊区.


上世纪50年代干部结婚照 1958年 新乡市


1961年著名电影《李双双》在林县拍摄,饰演李双双的著名演员张瑞芳在拍摄过程中和照片里的几位姑娘结成好友,右一姑娘身穿的衬衣就是张瑞芳所赠,而且正是张瑞芳戏中的装扮。1962年 林县


利用野生柳条编制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工具。1961年 兰考县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太平车还在黄河边上使用。1961年 封丘县


知识青年下农村锻炼。1972年 新乡市郊区


襄城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周口镇商水县街头跳忠字舞。1972年商水县

淮河上的水上小学,老师在给小学生上课。1972年 河南淮滨县


全国劳模史来贺在检查棉花长势。1972年,七里营


千军万马齐上阵 1974年 辉县


农村巨变三部曲之一山里人 1975年 辉县


天行山上的孩子第一次照相。面对镜头的面孔各式各样:有羞涩、有开心、有鬼脸、有可爱、有木讷。1980年 辉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公路边卖茶,乐在其中。1981年 密县


改革开放不满三年,巩县山区出现了“时装商店”


三代人。1987年 灵宝县

【来源:中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