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越难吃的餐厅,往往人越多?

 真友书屋 2015-07-26


范主说:这年头,会吃的会做的越来越少

(文|任先生)


因为工作的性质,我总穿梭于不同城市中,出差肯定要对得起嘴,但可能由于我天生味觉差,几年下来全国各地跑了不少地方,却从没有感受到早年看书中那种大羹至味的馆子,导致空有饕餮的心,却一直是羞涩的嘴,不过在各地朋友热情接待我时,倒是总提到一个说法,“这家不如以前正宗了”,关键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听到这同样的内容,让我总有一种沧然泪下,生不逢时的悲壮感,同时也对诸多馆子老板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恨意。

△象征吃货的饕餮纹


去年五一前后,我带着助手风尘仆仆的赶往西安拍摄一场婚礼,一切结束之后发现都晚上9点多了,寻思着这个点除了烧烤摊儿和蓝蓝路(即麦当劳)也没什么能吃的了,但是俩人忙活一天,再加上晚上凉风这么一吹,想吃口热汤的欲望就直往心里冒。后来我们在附近万达内找了家韩式料理,点了个所谓的部队火锅,等这菜上来我俩都呆了,就是一锅方便面加点豆腐鱼饼火腿肠辣白菜,吃起来也是一股正宗的泡面味儿。当时整个楼层都已经基本没人了,只有这家居然是坐满的,还以为有独到之处,回来后遂看大众点评,这倒尽胃口的饭馆评论却有好有坏,那部队火锅还是推荐人气单品。


△正宗泡面味儿部队锅


我弟弟最早出来闯荡江湖的时候,在帝都某高档粤菜酒楼做学徒,除了做一些杂活,干的唯一一件上台面的事是蒸鱼,其实鱼都是大师傅处理好了的,就是端蒸箱里看好时间,出来把料汁浇上,因为这家酒楼粤菜地道,常有广东人来吃,所以他自打进后厨,被师父告知的经验就是蒸的微露血丝,才能让嘴刁的广东人吃出料头来。没想刚过一个月就出了一档子事儿,这鱼有血丝,有客人嫌没做熟,怕吃坏了席中女眷,当仁不让的嚷着投诉。这酒楼的规矩就是做砸了一道菜,厨师自己得把菜钱垫了,这道清蒸苏眉两千多块,是我弟一个多月工钱,小伙儿当时都吓愣了,还好他师父出来拦了场。


△清蒸苏眉


话说我弟的师父可是业内奇人,有着食味辨材的绝技,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由酒楼供着,在城里各式菜馆尝菜,听说这人吃过一次,拉着副厨捣鼓一晚上就能把别家的看家菜复制出来,还得加点小创新,我曾以为这是职业厨师的必备素养,后来我弟学炸鸡时总背不会几十种配料的配比,才发现这种技能是近似于外挂的存在。这种高人要么容易被人挖走,要么被人暗暗废掉,后来搞清楚这人是老板的亲妹夫,才恍然大悟,赞叹老板高明,连亲妹都舍得



我有个美食界的朋友,出过书,粉丝一大票,前些年开了个饭馆,本想不忘初心,兼得爱与美食,结果在筹备阶段主厨被挖,整个团队散了小半,万幸我这朋友自己也身手不凡,亲自操刀,坚持到队伍重组,咬牙挺过来,待到营业后,却一直生意惨淡,费尽心思活动想尽也无法提高客流量,只好黯淡离场。身边有朋友扼腕叹息,给我总结是当地人不懂吃,没品位,好料也吃不出来

身边朋友各种阶层各种职业,口味繁杂,基本不可能吃到一起,对食物有什么样的鉴赏力我也不太好说,不过我有个亲戚开了家茶馆,人均200朝上不封顶,不大听说有人去那里休闲,后来我才得知,有固定的小企业老板,城中村拆二代或者其他不明来路的人在那里玩儿牌,一晚上桌上扔的钱是我几个月的流水,这帮人玩儿牌饿了就吃茶馆提供的简餐,无非馒头稀饭炒土豆丝之类的家常菜,但是我的确见过两个50余岁的老头红光满面的就着一盆子土豆丝干掉另一盆馒头,末了还嚷着快做点酸辣汤的壮举。



这种食物,你我这种小资中青年是不屑于吃的,我们称呼他们为土大款。我们饮食消费的天地日益的多元化,我们头上顶的,是身为吃货的尊严。所以这些年来shopping mall中多的全是餐饮店,甚至我在曼谷见识了一个大型的mall清一色餐厅的壮举,这类餐厅装修往往小而美,甚至很多都是连锁的牌子,一碗米线,一碟肠粉都能装饰的百转千回;也有经典食客留恋的诸多苍蝇馆子,所谓穷街陋巷,别有洞天。

点开手中的大众点评,你会发现好多餐馆评论与实际差别甚大,有的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我经常受到旅游网站或者某些点评的蛊惑,在陌生城市结束一天的工作时,还忍不住拖着疲惫的身子跑去莫名其妙的咖啡店体验风情,却总是败兴而去。当我步行在各大商圈中,被人流卷入一个又一个浓香弥漫的餐馆店门前时,我注意到无论该店处于什么样的风评,倒不太能阻止饥饿的人往里面涌

这一切秘密的揭示都在我某次带某南方同学吃豆汁儿三件套,在他第一口下去脸上就浮现出一种大冷天尿热炕般的神秘表情后,我获得了顿悟。


△豆汁三件套


味道不过是一种很私人的东西,豆腐脑甜咸都已经成了南北神圣战争的导火索,甚至在西安的古城墙里,我就茫然的站在米派和李派两家羊肉泡馍原教旨份子中不知所措,索性丢下他们去吃了水盆羊肉。

身边有个朋友,对任何吃的都怀有浓厚的热忱,每次战斗归来,总是反复对身边人慨当以慷的洗脑,好吃!赞!撩拨你的心肠,绝对是各点评网站需要重金拉拢的正能量刷榜员,某次他吃了一家连锁烤鱼,回来破天荒狂骂不止,我好奇心大盛,非要去死,结果后来也感觉,普通而已,也可以算成好吃一类,门店客流量也很充足。

我们好多时候听到的不外乎这些,好吃到哭,难吃到爆炸,不作惊人之语便不能引来关注,也可能你吃的要死的饭菜别人爽的不能自拔呢?


我老家门口有个老头卖牛肉汤,每天只出摊儿到上午9点,粉丝狂热地把他当成圣人一般,常有百万级的车主天不亮赶来喝头一碗。我家老人总跟他下棋,才在闲谈之中知道他并非懂得饥饿营销这种互联网思维,而是从前试着扩大门面,却惨遭失败。

味道之于餐饮经营,有时可能不是一剂良方,而是毒药。越是反复经典揣摩的老味儿,越是小众,越是难登台面,因为这种老味儿势必浓郁,一部分人爱得死去活来,更多人恨得死去活来。所以不用问为什么某家馆子那热汤包子让人嘬一口就能通体舒泰,却埋没在老街无人得知,慢慢难以支撑,只需要知道在地铁上咬两口让我魂牵梦萦的韭菜盒子,旁边人仇恨的眼神,你就瞬间一切都会懂。


如果餐厅靠味道而活,除非店主就是厨子,否则势必要依靠有一手绝活的大师傅,店主需要时刻担心厨师被挖走了后店铺会不会迅速地垮掉,饭菜的质量也跟大厨昨日牌桌上的气运有着莫大的关系,除非大厨学会了现场有丝分裂,否则店铺扩大都是难题,更别说开几个分店圈钱。这种馆子养的食客都是喂不熟的狗,一天味儿差了少许都恨不得让他骂街三天,哪怕你在隔壁扩个门面,都有人说你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中华饮食文化,虽然形成了诸多分支,却总有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味道,俗称中国味道,这种味道,一定是中庸的,比如麻婆豆腐,比如铜锅涮肉,你如果让我身边的北方糙汉午饭吃白斩鸡,他肯定暴起跟你玩儿命。所以味道做的中上容易,做的上上就只能藏于地域,无缘见得大场面。


这话回到我那位美食界朋友崩溃的餐厅,时至今日,周边朋友安慰他也是拿食客低俗的品味开涮,不懂得欣赏妙处。我开始也随声附和,后续深入思考时便感到极为的不妥。


某次我在人均500的日料店吃了份和牛寿司,从未吃过这种入口绵软消融的高档货,在若有似无的和风音乐,典雅的食具映衬下,便有了高尚的仪式感。食后仔细回味,却感觉没有河套牛羊有滋味,太过轻柔,如果朋友自己买了份自家烹饪,我是万万不会觉得这食材有什么高级成分的,有可能还觉得吃到了什么诡异的玩意儿。


我们普通人,饭吃了那么多年,也不可能吃得出来食材不同处理间微妙的差别,这就如同坐了一辈子办公室的老干部,也未必能喝出来龙井明前和雨前有何不同。某次我带了两份朋友做的蛋黄酥给众人分享,一个饱含文艺情怀的妹子仔细品尝之后评论说,喜欢这外面的起酥,但是喜欢某家的馅儿,众人一听果然如此随声附和,听后我不忍告诉大伙我这朋友试图模仿某家的起酥方式却不得其法,而咸蛋黄可是自己老妈亲手做的讲究货,没比过某家批量的产品。


去馆子吃饭,大多人为的是个气氛,讲个料足,吃个新鲜,所谓货真价实,我们并不是职业厨师,何必对吃饭有什么造诣呢?如果我们厨艺精深,自己在家做便是了,何必外出受着一份犹如赌博的恶气?发源于杭州的外婆家,每到饭点便爆棚,挤满了各种粗俗的食客,可是他们哪份心思是花在了菜上呢?可是他们的流程,菜单,装修,服务,渠道,运营,哪个不是投其所好,有多少人想过那3块钱的麻婆豆腐为什么放在菜单的那个位置,为什么到处都有人知道那3块的咸的要死的豆腐,真的因为是好吃?还是我们好忽悠?我们好忽悠为什么大批的餐馆开不下去,一茬茬换,而某些让老饕们看不上的连锁店在商圈里风声水起。


想想看,周围海量的是对服装时尚一窍不通的妹子,却用各种听似专业的话语讨论各类淘宝爆款。

话说到这里,猛然想起来楼下开了家韩式部队火锅店,装修有着电影中韩式咖啡馆的韵味儿,貌似同事间吃过的都给了这种思密达泡面差评,但是饭点客流的汹涌程度让旁边的煲仔饭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