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安居及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寂汶卍慧諺 2015-07-26
何为安居?传统佛教丛林制度,为出家人潜心修行,定有闭关、禁足、静修等清规,同样亦承袭了佛陀所订定僧安居的制度。佛陀时代,由於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为禁止出家人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称为僧安居。安居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日称为解夏,故称「结夏安居」。安居又称禁足,安居的僧众严禁出入道场,因为安居期间,亦是草木、虫类繁殖最盛时,恐外出时易误伤害生灵,而招引世讥。安居期间,严禁外出,但若半途欲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僧伽允许方可离去;若有违规者,即得恶作之罪,称为「破安居」(或破夏),将失去接受安居施物分配之资格。安居主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自我潜心的修行。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於安居圆满後,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罪时则自宣己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此日称为「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佛陀曾指导目犍连於此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此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此即为盂兰盆法会的由来。安居结束时,应解除安居期间禁止外出於结界范围之规定,此为「解界」。又安居圆满後,比丘比、丘尼等增加戒腊一岁;戒腊为出家人定长幼次序之规定。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结夏安居法会,能有机会能够供养他们衣食,来保证僧众正常学习、修法,是功德主们累积福德的大好机会,更何况佛经中說,即使是在平时供僧布施的功德主也有五种功德:(一)名闻四远,众人叹誉。(二)若至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三)受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四)命终之后,或生天上,为天所敬;或生人中,为人尊贵。(五)智慧远出众人之上,现身漏尽,不经后世。 《增壹阿含经》中又说,功德主将来受生三十三天时,有五种事情比诸天人还要殊胜:(一)颜貌豪贵,威神光明。(二)所欲自在,无事不果(所有愿望都是实现的)。(三)若檀越施主生人中者,值富贵家。(四)饶财多宝。(五)言从语用(众生都喜欢听你的话,顺从你的意志)。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赞僧功德经》中曾云:即使只是在一群具有善心的僧人中施一掬水,所获得的福德比汪洋还要广大;就算能尽数所有的微尘,但供养布施三宝的功德,则是根本无法穷尽的。若能在这段期间随喜供养清净修行的僧人,是极为殊胜的善行。信徒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而能积极弘法利生,将佛法遍布世间,居士于此因缘供僧,可谓护法护教的菩萨行。加上僧众这段时间特别努力精进,喜舍供僧不但能为自己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也能为后世成佛解脱植下善妙的种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