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复古到繁荣(《山海经考述》自序)

 负鹏载舟 2015-07-26

从复古到繁荣(《山海经考述》自序)  

2012-02-07 15:00:41|  ---开 笔 启 蒙

      《山海经》是一本历史地理书还是神话、巫书?黄帝、颛顼、蚩尤、夸父是人还是神?它所涉及的地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它的作者是谁、是如何成书的?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万物皆可溯源,回答这些也就不成问题。问题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直接“奔”回上古时空,探以究竟。我们所有的手段只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有限手段,从那个时代遗留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中探听历史的消息,通过综合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全息研究,才能大致复原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情况(见物、见人、见精神)。简而言之,走复古之路,才能洞穿历史、展示上古的繁荣。

说起来简单,复古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难题,更是哲学观念上的难点。我们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形成的固有的东方式的民族心理、思维定势、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与此深刻关联的民族利益都在深刻的影响着对它的正确的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在近百年进化论、唯物主义史观的影响下形成的既定西方式的主流思维,以及我们对文化东西方起源问题的固执地争辩,都带着厚重的迷障。所有这些不正确不得法的思维和方法,不是使我们用先入为主的认知“结论”取代探索的历程(即以论代史);就是在历史探险的历程中建立各自的“堡垒”对阵异己或者用“部分结论”充当“全部结论”。所以,在《山海经》的研究中,我主张,什么“主义”都应该偃倒,只打一杆旗,那就是“复古主义”。举起复古主义的大旗,引领各种研究派别共同攻坚,或者聚合不同成果为之服务。

复古,即是研究《山海经》的核心思想,也是研究《山海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复古研究的基础工作当然是《山海经》的文本研读;透过文字语言的“复古”是“山海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复古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古气候、古星象、古生物、古地理、古人类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等(时间应在距今4500年至3000年为宜)都可纳入其中。复古的方法或学科应当是多样的,调动语言文字学、气候学、海洋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包括民族植物学)、人类体质学、行为心理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矿物学、医学、传播学、政治经济交通史等学科,运用比较的方法(如历史语言比较、文学比较、宗教比较等)、基因分析、科技考古,甚至吸纳UFO/USO研究的成果,“回复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场景”。

复古研究的重点是廓清自黄帝至先商时期的历史状况(依然强调要具备叙事的时间、地点、过程三个基本要素和见人、见物、见精神三重证据);复古研究的难点首先在《山经》部分,如果能做到从典籍到地理空间的“山回水转”,我们对《海经》和《荒经》的研究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当然会避免目前绝大部分《山海经》研究者和历史学者只拿《海》、《荒》二经泛泛证史的缺陷)。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不局限于一国、一族、一种学术、一种语言,抓住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复古研究对于神话和《山海经》中的动植物、以及人类部族而言,基本上就是“原型研究”。当我们较为全面的认清了其中的奇花异草,怪兽精灵,廓清了其中的山水大势,明了了其中的各色人物,并证明了他们的所思所想、行止进退,就全面回答了开篇所提出的疑惑,就见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令人惊叹的繁荣。复古让我们迫近真实,复古必将使神话传说走进历史!

是为自序。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黎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