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位思考赢得精彩课堂

 江山携手 2015-07-27

换位思考赢得精彩课堂

换位思考赢得精彩课堂 - 爱岗敬业 - 《高小平語文家園》欢迎您

查 灵 丽

(芜湖市繁昌县平铺镇中心小学  1328741606@qq.com)

摘  要:换位思考,在教学中,主要是指在课前与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思考。课前,老师必须先于学生解读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才能获取有用的、真正的信息,才能形成正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课前,还应当站在本班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研究教法,确定思路,用一套对本班学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往往事半而功倍。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教学才能绽放生命的异彩。

关键词:换位思考,解读文本,课前预设,绽放精彩

引言:韩愈曾如此地定位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居然能如此的高瞻远瞩,令我钦佩。可惜,传统的老师,一直只是“传道授业”罢了,“解惑”在课堂上极少出现。而我认为,恰恰就是这“解惑”最能让老师闪光,让学生闪光,让课堂闪光。但是,就是这“惑”从何而来,便是课堂的精髓,教学的学问。我想,这“惑”大约有书“惑”,也有生“惑”。无论是什么“惑”都得和他进行对话交流,才能发现,才能“解惑”。由此,换位思考便应运而生。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换到对方的位置,或把对方的位置换到自己的位置来思考。语文教学同样需要这种方式的思考。学生、教师、文本的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及所处的角色位置不同,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自然共鸣的可能性也就极小。这一客观存在的差异,成了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一道道隐形障碍。文本相对于学生来说,是静态的、被发掘吸收的因素;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是可靠的、积极导航的因素。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活动的组织,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深度和学生成长的高度。课前,教师进行多重“换位思考”,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常常能绽放意外精彩。  

   一、课前换位思考,深度解读文本

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层层精挑细选而来的,它们不仅对学生建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对学生精神品质的成长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对于任何一篇文章,教师都要反复阅读、仔细推敲,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文本价值。虽然教参中有比较细致的解读,但基于现实的师生,现实的教学条件,它提供的也只能是一隅的参考。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家园,作为先知者的教师,必须先于学生去解读文本,与作者对话,将获取到的一切信息进行整理,并通过预设的各种方式,带领学生沿着既定的思路去发现、感悟。课前换位思考,教师可以将文本解读得细而全,进而教学目标的定位精而准。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经典童话,文学大师安徒生用如椽之笔,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描写得细致深刻。如果文本的解读定位在“悲惨”这一层面上,我想《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会黯然失色。课前,我查找了安徒生的生平资料,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社会的黑暗及家庭的变化,让他不得不从小就去店铺里做学徒,生活一直被贫困所折磨。作家的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烙下时代的印记,传递个人的情感。那个时候的安徒生当时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他渴望什么?他对那个社会有着怎样的爱憎?当我们穿越时空,换位思考,我们获得意外的解读。“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这一连串动作,与那个孤独弱小、哆哆嗦嗦的小女孩是不吻合的。这是为什么?之前关于安徒生生活经历的一番思考,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极其简洁的语言正有力地暗示着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于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目标中,我明确写下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并体会她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事实证明,当教学朝着这个目标时,学生对这篇早就耳熟能详的童话,仍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小女孩的这一不易被察觉的举动正撞击着他们的心灵。

二、课前换位思考,精选教法学法

    “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是时下儿童教育领域中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它指向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与儿童换位思考。将这一原则运用在小语教学,同样有功效。课堂上的主要活动及活动方式,均由教师课前预设好。活动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教法与学法,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因此,教师必须做好教法与学法的设计,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至理名言,让我们常常迷茫,怎样得法?,学生们虽然是一个个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却有着小学生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教法学法,就能常常得法。

《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语言朴实,寓意深刻。因为作者的描写与叙述自然流畅,结尾处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受到的启示,所以整篇文章读起来十分轻松,文本中的一切信息似乎一目了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轻松也暗示着轻浮,即便能将寓意说出来,也不过蜻蜓点水罢了。如何让一个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平凡的桃花心木中,去深刻领悟人生的哲理?这不得不从他们的角度去思索。实践证明,一旦他们的兴趣被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调动,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没有平铺直叙地去教学,先讲“物”,再讲“理”,而是设置了一连串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如在理解寓意环节,我以小树苗的角色设计了这几个有坡度的问题:“我要骂这个种树人,他是个大懒虫,有时间喝茶,没有时间来给我浇水。你们骂他吗?”“我不骂他懒了,我改骂他没文化,没爱心。我是一棵小苗呀,我那么小,我多么希望种树人能照顾我啊!他看着我渴死也不来给我水喝。我要骂他!你们骂吗?”“但是,真的有一棵小树苗枯死了,这棵小树会骂他的。你们不骂他?不恨他吗?” 学生在与老师的一环环“对质”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将文章的寓意说了一遍又一遍,仿佛自己就是种树人,就是林清玄,要告诉大家这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换位思考,兼收预设生成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自己认为讲得很明白、很透彻,但是部分学生就是不理解的问题。初步分析原因是自身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切入点和学生的有很大区别。即使是自己认为目标定位准确,方法选择恰当,却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观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出在预设与生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是当局者,也要经常换位思考,做一个旁观者,来冷静地审视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的旁观者,既包括教师角色,也包括学生角色。课堂上不是教师的一意孤行,而是一个师生相互融合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活动的因素,因此,教学过程不可能被规划得一览无余,也不能自由泛滥。教师在课前要从学生的角度充分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去预设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意外生成;从听课者的角度观照教学全程,才能客观分析一节课的得失,在反思中慢慢提高。

《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学生初涉文言文,总会有畏惧心理,而且,这种障碍确实存在。首先就是读的困难,文中有这样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习惯用语当中,“家”“禽”正好是一个词语,前面刚好又是“夫子”一词。不用说小学生,就是成人阅读,也有可能出错。课前制作课件时,我直接将阅读的节奏划分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实际教学中,我没有像其他课文一样,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而是直接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节奏读,有了这个坡度,学生读得很认真,很自信。因为学生没有误读,也就没有出现误解。教学的初读环节进行得简洁流畅。如果文言文的教学仅停留在这一深度,定然不够,怎样加深?学生有着无法预测的潜能,我想,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了解多一点的文言文知识。就在此处,我设计了这个对话环节。“如果今天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黄君平,杨氏之子会怎么说呢?”“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是柳君平呢?”“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是陶君平呢?”“未闻陶瓷是夫子家物。”学生小手高举,满脸兴奋。他们正享受着文言文带来的乐趣,接受中国古文化的熏陶。

换位思考,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文本,从而理性、深刻地解读文本;换位思考,教可以站在更近的位置与学生对话,从而愉悦、自然地完成教学;换位思考,教师可以站在更广的平台观照教学,从而灵活、有序地调控多变的流程。有了课前多重的换位思考,教师才能从容地走进课堂,学生才能尽情地享受课堂,在语言与精神共舞,快乐与成长共生的过程中,绽放生命的精彩。

换位思考赢得精彩课堂 - 爱岗敬业 - 《高小平語文家園》欢迎您

2012年01月28日 - (⊙微笑⊙) - 微笑对来访者,深表谢意!

http://gxpywjy.blog.163.com/

 编辑收藏 

欢迎好友光临主卧室装饰效果图精选 - zwx8818 - zwx8818 敬请:推荐、转载、主卧室装饰效果图精选 - zwx8818 - zwx8818 让更多博友分享!

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成绩(考生必读) - zwx8818 - zwx8818 对您的支持深表感谢!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成绩(考生必读) - zwx8818 - zwx8818  

                                                 特级语文教师张丽钧·盘点语文课上的那些“假” - 爱岗敬业 - 《高小平語文家園》欢迎您特级语文教师张丽钧·盘点语文课上的那些“假” - 爱岗敬业 - 《高小平語文家園》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