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父亲们留下的诫子书

 Soyoung_lam 2015-07-27


古代的《诫子书》是父亲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父亲们在《诫子书》里往往教育孩子为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道理通常都是父亲们亲身经历总结的,用现在的话说,那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啊。父亲不会欺骗子女,总是把最好的、最正确的道理告诉他们。父亲节到了,读读下面这些《诫子书》(有些为节选),向父亲致敬的同时,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不亦乐乎?


东方

明者处世,莫尚於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

明智人处世,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从容自在,自然合于中道。像伯夷、叔齐那样就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

因此,锋芒毕露的人会有危险;喜好虚名的仅能得到华丽表象;得到众望的人,就会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人,就会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汝有厚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馀威,轻侮诸侯,亏跂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

译文:



你没有特殊的美德,却得到皇帝很大的恩惠。那么,你将要拿什么来报答。董仲舒说:“吊丧的人上了家门,那么,贺喜的人就要到里门了。”这就是说,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心怀恐惧,恭谨从事;而恭谨从事,就必然会有好的功德,而幸福也就会跟着到来的。

他又说:“贺喜的人来到家门,那么,吊丧的人就要到里门了。”这就是说,享福会使人骄傲、奢侈,而骄傲、奢侈,就会招致祸患。所以,吊丧的人也就会随之而至的。

春秋时期,齐顷公轻视侮辱诸侯国跛足的使者隙克。所以,就蒙受了鞍地之战的祸事,结果,只好乔装打扮狼狈逃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贺喜的人来到家门,吊丧的人就要到里门了”啊!齐顷公兵败,人们都为他悲伤,他忧伤而改过自新。这样,百姓爱戴他,诸侯们也都归还了掠夺齐国的城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吊丧的人上了家门,贺喜的人就要到里门了”啊!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原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诫,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公正有威,吾爱之重之,原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原汝曹效之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译文: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虑,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陶渊

少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尔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牺皇上人,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敬仲,分财无吝情,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共父之人哉。

译文:



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弹琴、读书、写字,也爱恬然淡静,每每读书有所收获,就高兴得只顾学习而忘记了吃饭。有时看到树荫的错杂,听到候鸟悦耳的叫声,也像遇到喜事那样高兴。人常说,五六月中临北窗而卧,凉风吹来,无比爽快,可以说自己是羲皇时代的神仙。由于自己意念浅薄,知识贫乏,便以为这种古代神仙似的生活状况,可以永久保持下去。




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荣华熠熠,无结秀之勤,终年之勤,无一日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叔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盛者也。

译文


遇到快乐的事情则控制不住感情,处在轻松的境地时就极度放松,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人虽然天资很好,繁华美丽,但不会有优秀的成就;一整年都很勤快,也不会有一日功成名就的结果。看到这样的情况,君子就不得不叹息了。想当初,伍子胥做长吟时的心志,夷齐品性高洁的行为,柳下惠令人感佩的信念,苏武坚守节操的品德,可以说都很坚定。


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谘度弘伟,恐汝兄弟未之能也,奇异独达,察汝等将无分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原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後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讽诵之。

译文:


我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导。能写字的年龄,他就教我学那些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文籍。到了九岁,便教我学《诗经》《尚书》,但是还没有得到家乡人的称誉,还没有特别的才能。今天我所得到的官职地位,可说是皇帝误把恩惠赐给我罢了,并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到的。我远不如我的父亲,你们又不如我。见解高深,志向远大,恐怕你们兄弟没有这个能力;才能非凡,智慧通达,看来你们也没有这样的天分。

恭敬是道德的首要,谨慎是行事的基础。希望你们言语忠信,行为笃敬。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浮夸的一面之词。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而不要再去宣扬,三思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做。如果言行不讲信用,势必身受很多指责唾骂,甚至落得以刑罚论处,自取灭亡。我难道只是在为你们怜悯痛惜吗?我是担心要给父祖们也带来耻辱啊。好好想想你们父亲的话,听从你们父亲的教诲,每个人都要认真温习和背诵它。

曾国


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译文:


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是快乐满足宽慰平安的,(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



讲究仁爱就能使人心悦诚服。人都是得到了天和地的机理才成就自我性格,得到了天和地的气息才成就自我形象。我和普通老百姓相比,对于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假如我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至于那些享有丰厚俸禄的大官,地位在众人之上,就该承担拯救老百姓于困乏饥饿之中的责任。读书学习古人,大概知道了古书中的意思,就应有大力推行古书中的古人正确思想的责任。孔子的儒家教育人,最重要的是讲究仁爱,而讲究仁爱要这样开始,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要想富贵自己首先就要富贵他人。能够成就他人富贵他人的人,人们哪会有不心悦诚服的归顺于他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