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 (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⑴ 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⑵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⑴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⑵ 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 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 渺小 矿物 恩赐 慷慨 贡献 滥用 威胁 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⑴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⑵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 (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⑶ 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⑷ 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⑴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⑵ 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⑴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 (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⑶ 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⑴ 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⑵ 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 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⑴ 这一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了什么 (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⑵ 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 (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⑶ 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