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清初不能不提的三大思想家

 汉青的马甲 2015-07-28

 明末清初这个时段,不能不想到三位文人,他们便是清初三大儒的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他们是17世纪进步思潮的代表,也是保持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

黄宗羲,号梨洲,人称梨洲先生。父亲是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他受遗命就学于刘宗周,十九岁入京为父鸣冤,以铁锥毙仇人。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斗争。

黄宗羲一直致力于报销国家,亲自参加抗击清兵的活动,明朝灭亡时,黄宗羲被捕入狱,直到清军攻下南京,南明小朝廷崩离,他才得以脱身。不久,余姚孙嘉绩、熊汝霖起兵抗清,黄宗羲组织“世忠营”响应。顺治三年,清军占领绍兴,黄宗羲遭到清庭缉拿,避居化安山。顺治七年至十一年,黄宗羲家祸迭起,弟弟被捕,儿媳、孙女病死,故居失火。

复明失败后,黄宗羲转而走向儒林,他著书立学,在多地开设学堂,屡次拒绝清廷征召,始终以“遗民”自居,他学问渊博,研究天文、算术、音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史学上尤其有成就。

经济方面,黄宗羲发现了著名的“黄宗羲定律”,思想上,他表达了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性和君主权力来源的质疑,并主张通过明辨君臣关系,设置宰相以及开放的学校环境开限制君主的权力。尽管黄宗羲的思想仍属于治权在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实属不易。所以,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两百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

 

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他参加昆山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十次拜谒明陵墓,游遍华北,所到之处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特别注重对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同时垦荒种地,联络同道,不忘兴复。晚年居住华阴,死于山西。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之学,都很有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

顾炎武在抗清失败后,他仍然痴心不改地致力于结纳各地的抗清志士,徐图复明。但是复国之志难酬,为了寄托故国之思,他不止一次地拜谒明孝陵。据记载,顾炎武一共六次从家乡步行去南京明孝陵凭吊末代皇帝朱由检,其顽强的精神和不移的忠心可见一斑。

顾炎武一生致力于“明道救世”,这种思想更鲜明地落实在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响亮的口号上。不过,值得一说的是,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并不是局限于一家之天下,而是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这句话后来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话,是顾炎武一生的写照。

在学问上,顾炎武认为,博学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文献,而是与社会实际知识密不可分,他强调读书,更强调要走出书斋,走入社会中实地考察。这“学以致用”的想法,不仅在当时很有实际意义,对于当今的教育仍然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夫之,字而农。明亡,他在衡阳起兵抗清,败后退至广东,在南明桂王府任职。桂林失陷后,长期隐藏在湘西地区的苗瑶山洞,自称瑶人。直到康熙八年才在石船山麓定居下来。他刻苦钻研,勤于著述,著作有一百余种。主要有《周易外传》《思问录》《黄书》等等。

拥有明朝遗民与启蒙思想家的双重身份的王夫之,一生之中只做两件事——光复明朝与著书立说。明朝灭亡后,王夫之凭着血气之勇,在家乡衡阳组建了一支义军,抵抗清军。然而组成这支队伍的都是未经训练的普通农民,粮草匮乏,孤立无援之下不久就宣告失败。王夫之也因此成为朝廷的通缉犯,四处流亡。直到清朝大定天下后,实施怀柔政策,取消对他的通缉,他才得以安心度日。

而在著书立说上,王夫之成绩斐然。王夫之晚年隐居在南岳衡山之下的石船山,潜心著述,故世人又称其为“王船山”或“船山先生”。

王夫之一生反对程朱理学。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思想主张。在王夫之思想影响下,知识分子从此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他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以批判的眼光,深入考察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提出了启蒙性的见解。他始终秉持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事物矛盾导致运动变化的宇宙法则。他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大胆提出“性者,生理也”的观点,肯定了人的物质需求。他的思想,在当时几乎是疯言疯语,异端中的异端。

 

这三位思想家,在社会激烈变革之际,提出了许多人本主义观点,他们的思想,在后来君主集权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发展,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有深远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