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父亲讲故事(曾祖父)

 wodedoc910 2015-07-29

听父亲讲故事(曾祖父)

    

    我们小的时候,父亲的背影是高大的,我们长大了,父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小的时候,父亲的声音是雄浑的,我们长大了,父亲的声音已经沧桑;我们小的时候,父亲的手是大大的,我们长大了,父亲的手变得瘦瘦的……如今,我对父亲不能孝敬只有思念了!今天是父亲节。我回顾往事并记录下来,谨以此怀念我的父亲。

                                           ——题记

 

    2004年的春节,我们过得有些清冷——因为没有母亲的参与——这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

    母亲的逝去好像带走了父亲的一大半活力。父亲总是呆呆地坐着,不时地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候也打开电视机,可是耳聋眼花的,音量很大,眼睛也快要贴在屏幕上。这样子让我们看了很心疼。

    129日,是农历的正月初八。我和父亲相顾无言,静静地坐着。我们都不时地望着母亲的遗像。照片里的母亲一如生前,用平和而慈爱又略带忧郁的目光望着我们。我的心里一阵阵的酸楚,我想父亲也一样。在又一声沉重的叹息后,我想不能让老父亲总是这样情绪低落,就站起来走到父亲的对面,遮住母亲的遗像,听父亲聊起很久很久以前的家事。

    父亲的故事从曾祖父讲起。

    曾祖父三岁丧母后,继母很快就进了家门。让他叫妈,曾祖父脖子一扭:“我妈死了!”这样的孩子自然不受继母的待见,他从一开始就受虐待了。应了“有后妈就有后爹”这句老话,有一次,曾祖父因为不顺从又挨揍了。一个伙计看老太爷踢小主人,从前门口一直踢到大门口,30来米的前院一步一脚地往外踢。伙计怕打出人命,上前劝阻:“就让我小爷和我下地干庄稼活吧!”

    从那个秋天起,曾祖父天天和伙计们下地,中午吃口家人送给伙计们的汤饭,晚上回来时再背回20几棵柴禾杆烧火。在曾祖父的亲爹后妈眼里少个碍眼的,也就相安无事了。再大一些,曾祖父就外出做工,后来娶妻生子。晚清时期,曾祖父在旧军队里做过官,兵荒马乱的年月肯定少不了血腥事件,曾祖父觉得这不是善事,后来就找机会洗手不干了,回来还是做庄稼人。靠着吃苦耐劳的拼劲,挣下一片家业。

    曾祖父有一个亲弟弟,继母后来也生了两个儿子。按照传统的说法:一父两母亲兄弟,两父一母另姓人。曾祖父的另两个兄弟自然也算是亲兄弟了。四兄弟抽大烟,家产败坏之后,来找大哥哭穷:“户买户不绝,户卖户不绝。大哥有饭吃,也不能看着我肚子瘪呀!”父亲给我解释“户买户卖”,即同宗的财物产业转到另外一户,还是原来的姓氏,不算亏败,也就无所谓丢人。曾祖父心地善良,不计前嫌,问弟弟要什么。他四弟说要地。曾祖父挺爽快:“给你一天地!”一天地是十亩,这个数额不算少。老四乐呵呵到走后,老三也找上门来:“大哥给老四一天地了,也得或多或少给我点呀?”曾祖父一视同仁,另外的十亩地落在老三的名下。曾祖父的二兄弟闻讯不干了:“就咱俩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你给老四老三一人一天地,我不吱声你就不给啦?”这理直气壮的质问让曾祖父又把十亩地过到同宗的名下。

    父亲说,应了“好心有好报”的老话,幸亏曾祖父把田产分给了弟弟们,要不然解放后按土地划分成分,曾祖父的儿孙们肯定是地主。“那得受多大的连累?几辈子翻不了身!”父亲反复强调这句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