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船记

 昵称535749 2015-07-30

2015-07-27 21:00 | 豆瓣:叶行一

有人说李邕李北海书法雄浑险峻,虽然出自二王,却笔法一新;也有人说书如其人,从李邕的书法能看出杀气,就算他手握毛笔,也像是握着剑一样。李邕传下来的碑帖,字都是左高右低,斩钉截铁,如同随时拔剑的侠客。明朝董其昌曾评价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后来冯班反驳说,还不如说右军如凤凰,北海像俊鹰呢。

李邕的相貌奇伟,他的头发是暗红色的,眉毛像是两条开叉的扫把,眼睛一大一小,小的一只和半边脸紧紧皱在一起,连带嘴角也跟着上扬,皮肤又糙又黑还带着疤痕,即便是正常的看着人,也让人感觉不怀好意,再加上带着一股让人胆颤的气势,每次走在路上,人家都当他是瘟神一样老远就纷纷避开。有懂面相的人说这种长相实在难见,和本朝开国时期卫国公李靖的好友虬髯客非常像,将来一定会干出惊天地的大事。

开元年间李邕在渝州做刺史,李白专程去拜访他,并献上自己的诗作。李白说自己十五岁学剑,十八岁隐居大匡山读书,后来又游历江油、剑阁、梓州等等地方,常常和当地名流往来,见识不凡,希望能得到李邕的赏识。李邕说学剑作诗游历这种小事我大唐每个年轻人都做,实在太普通了,有什么可炫耀的呢?说完用那对大小眼看着李白,看得李白既羞又恼,也没办法辩解,只好自讨没趣地离开,他临走说连孔子都说后生可畏,你凭什么这么看不起年轻人呢,又做了首《上李邕》诗回敬。

这事过去十五六年,李白到山东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徂徕山,酣歌纵酒,习剑作诗,人称竹溪六逸。有一天一个从海州来的商客说,离海州大约五六百里的海上有一座仙山,名叫姹察山,山中有奇花异果珍禽异兽,还有仙人居住,天气好时山中的车马、宫殿、童子、仙鹤清晰可见,这让六个人非常感兴趣,他们立刻赶到海州,买了一只船,雇好船工和向导,带上美酒到大海中寻找仙山。

船行十几日,果真在海面上看到一座山,烟波浩渺,山在其中只隐隐露出一点尖角,时远时近,如梦如幻,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靠近。又过了几天,几个人认为能不能到达仙山全凭福分,反而放松了心情,于是任由船漫无目地飘荡,在船上饮酒作诗,醉倒在茫茫的大海上。

有一天夜里,星星低垂,大海波澜不惊,一船人正喝酒作乐,忽然见到远处有火起,通红、明亮,在天海交接处熊熊燃烧。于是赶紧驾船往火起处赶,过了一会船挨得近些,又听见喊杀声,大家这才看出了是一只大船着火,借着火光可以看到那只大船的船身洁白,船舷漆成朱色,一直延伸到船头成一条跃起的鲤鱼的形状,这船和本地的船只不一样,有认识的人说那是遣唐使的船。

船上有几十人正在混战,甲板一个高大男人格外神勇,他挥舞一把长剑横冲直撞,手起剑落,接连击杀几人,随即对方又有几个人包围上来,嘴里呜哩哇啦叫喊着,高大男人暴喝一声,挥剑猛击,最靠近一人应声栽倒在地,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又一矮身,手中长剑划出一条弧线,白光一闪,和对方的长刀相碰,发出叮叮梆梆的脆响,有力弱的人刀也被震脱落,高大男人顺势就是一剑。

这时李白等人的船已离大船只有一箭之遥,大家都聚集在船头观战,看那大汉腾转挪移左扑右杀,看了一会,孔巢父说,那好像是李邕李大人。

李白问,你怎么知道?

孔巢父说,家父在海州做司户参军,李大人是海州刺史,我曾见过几次李大人,看这相貌非常相似。

船又靠近一些,李白这下可以看得仔细了,虽然十几年没见,但李邕的相貌仍然印象深刻,赤发黑脸大小眼睛,威风凛凛,甲板上这人确定是他无疑。分辨了一会,发现李邕一方约有十二三人,而对方有三四十人。对方打扮和本土人士不同,身材也矮小,肯定是日本国来的遣唐使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双方会在一起厮杀?正思索间,孔巢父已经提剑上前,告诉船工再靠近一些,要上大船助李邕一臂之力。

韩准说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形,还是不要贸然上船。

李白想了想说,先上去再说,也叫李大人看看我们的本领。

于是众人纷纷踏上大船,与李邕等人一起斩杀遣唐使。李白杀进重围,和李邕并肩奋力击敌,半个时辰左右,船上的遣唐使全部被杀尽,一部分掉进海里,一部分横七竖八地躺在船上。李邕这才仔细看了看每个人,说了声多谢。然后一个唿哨,片刻,从黑暗中驶来一条快船,等船靠近,李邕挥手让其他人把遣唐使船上的箱子往下搬,前后有二十多个箱子。

李邕对李白等人说,诸位请回去吧,这件事还请不要外传。等李白几个人回到自己的船上后,又见李邕和其他人都跳进海里游到了船底,过了一会,遣唐使船渐渐倾斜,像一个巨大的怪兽一样一点一点往海水中下沉,他们这才爬上快船,消失在大海的夜色中。

李白几个人又在海上飘荡半天,见姹察仙山总是可望不可即,也都回到了海州。

关于李邕杀日本遣唐使的事,唐人牛肃的《纪闻》中也有记载:日本国遣唐使带数百万珍宝经过海州,被李邕挽留在家中,半夜让人取走珍宝,凿沉船,谎称风大浪急船全部飘失,又把这事禀报朝廷,朝廷下令李邕再造大船,又赠送许多金银珠宝让遣唐使带回国,等船出发后李邕又带人连夜杀尽遣唐使夺了财物。

李白等人那天晚上遇到的,就是牛肃记载的后部分情景。

据史书说李邕为人重情尚义,常常接济孤苦,又养了许多亡命之徒,一掷千金,钱总是不够花。所以夺遣唐使财物也是情理之中,大概类似的事也没少做。他也以给人撰文写碑赚取费用,一生给人写碑颂大约有八百多篇,润笔费也达数万之多。李白到山东时曾跟孔巢父几个人讲过第一次拜访李邕的情景,说初见李邕,李邕正用铁锥在石碑上写字。刻碑通常是将书写好的文字以双钩法勾勒,再用朱砂填写勒石,请巧匠镌刻,工序十分复杂精细,而李邕以锥为笔以碑当纸,让李白十分惊奇。

牛肃的《纪闻》里只记载李邕夺船,并没有提到李白,大概李白那时候并没什么名气吧。后来有无聊的落第书生考证说,李白在《侠客行》里也隐约提到这事,这首诗虽然是颂扬古时侠客,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几句未尝不是当时李邕和自己的写照。李白一辈子东奔西走,喝酒做诗,却在刀光剑影这种事上没什么可以夸耀的,唯一这件杀倭夺船又不好明说,只好托古言志,隐晦表露自己的行径,不然,李白何以要写这首诗呢?当然这种考证过于附会,只能博一笑了。

不过经过这事以后,李邕和李白的关系也更近一步,后来两人续起家谱,以祖孙相称。天宝六年李邕时被李林甫所害,李白还去吊唁过李邕故宅,作诗说“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我家李北海的房屋已经成了寺院,草丛中遗落曾经捆绑书简的布带,琴堂已经落满灰尘,当年亲手种下的树没有一棵长成的,庭院空空,只有殿堂里坐着默默不语的僧人,真是叫人惆怅啊。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