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身疾病中医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和穴位之最

 ttxxwwss 2015-07-30

人身疾病中医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和穴位之最

(2013-01-06 09:35:15)

病有千百样,但症则只有四种即“寒、热、虚、实”。中医治于未病,在于守中。守中之方法是“热则寒之,寒则热之;久热则实、久寒则虚;虚则实(补)之,实则虚(泻)之”。辨症施治,使其归“中”。

寒、热之症在于三焦,热则降之,寒则热之。

虚、实之症在于五脏,五脏各器官虚、实又分阴阳,阳虚、阴虚之不同要详查明辨,若弄错则病情加重。

三焦和五脏之疾病中医对症治疗药物和穴位如下:

一、三焦之疾病只有寒热没有虚实。

1、三焦热,三焦久热则导致五脏实热。

①其症状:风热感冒,舌红、口舌生疮、牙痛、牙龈出血、咽干喉痛,鼻涕黄稠,目赤、眼屎满目,皮肤生包疮疔,小便赤黄、大便干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石膏地黄。金银花、牛黄、黄连、黄岑、大黄、柴胡、栀子、连翘。

其中成药有三黄片一清胶囊或片、牛黄解毒片。栀子金花丸、银翘解毒片、莲花清瘟胶囊、鼻炎康片、牛黄上清丸、藿香正气胶囊、新清宁胶。

      ③取穴位针、强压阴跷脉酸痛点穴

2、三焦寒,三焦久寒则导致五脏虚寒。

①其症状:风寒感冒,风寒咳嗽、鼻涕清水,大便溏稀,恶寒畏冷、手足寒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麻黄、黄芪、甘草。枸杞子、陈皮(桔子皮)生姜、葱白、山楂、红糖、红枣、李子、酸杏。

其中成药有柴桂解表颗粒、感冒清热颗、小青龙合剂、葱白姜糖水。

③取穴位艾灸阳跷脉酸痛点穴。

       3、发烧:散利痛是最好发汗退烧药。

寒热交替,忽冷忽热、疟疾,小柴胡颗粒。表里双解,清瘟解毒丸,防风通圣丸。

 

二、 肾病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1、肾阴虚(燥火旺)

①其症状:牙齿松动、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心、脚心等燥热),头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咽干、咳嗽等,肾阴虚还可导致消渴病。男性肾阴虚症状阳痿早泄、遗精盗汗等;女性则主要表现为少经甚至闭经、崩漏。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女贞子、地黄。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其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少阴肾经酸痛点穴肾俞穴、复溜穴

       2、肾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哮喘(哮喘非肺之疾,实是肾阳不足和肾寒之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白酒、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葱、姜、龙眼、鹿肉、獐肉、公鸡肉,胡萝卜、山芋、苁蓉、肉桂、益智仁、人参、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白术、胡桃仁。等温补肾阳虚的食物。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

其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③取穴位:艾灸:足少阴肾经酸痛点穴。肾俞、命门。  

 

三、肝病分肝阴虚和肝阳虚。肝肾同源。益肾的药则同时也益肝。

1、肝阴虚(虚火旺)

①其症状:头痛头晕、脂肪肝、慢性肝炎、目干涩、夜盲症、近视,面色憔悴,两颧嫩红,头眩目干,盗汗,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口苦口臭。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甚则四肢抽搐、震颤。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羚羊角、决明子、枸杞子。

泻肝柴胡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补肝阴应宜酸甘养阴柔肝为主,稍佐解郁之品如柴胡、郁金、香附、玫瑰花,龟肉、干贝、海参、蛤蜊、蚌肉、枸杞子。

其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知柏地黄、明目地黄丸。逍遥丸、小柴胡颗粒、杞菊地黄丸。同肾阴虚用药。泻肝实火龙胆泻肝丸最好。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厥阴肝经酸痛点穴。取三阴交、肝俞、足三里等穴。

 

2、肝阳虚:(寒症)

本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

①其症状:懈怠疲劳,忧郁胆怯,畏寒肢冷,面色惨白,口唇发青,男子阳痿,女子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头昏头痛,眩晕目涩,四肢麻木,手足不温,两足冷甚,尿频,舌苔淡润胖大隐紫,脉沉细迟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桂圆、药用茵陈、金钱草、青蒿蒲公英清肝利胆,肉桂、吴茱萸、干姜附子、川椒温通肝阳,柴胡升麻葛根、菖蒲升阳之品,透达伏邪。临床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病。同肾阳虚用药。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③取穴位艾灸:足厥阴肝经酸痛点穴。艾灸:肝俞、肾俞,或三阴交

 

3、 肝实火症: 泻肝实火龙胆泻肝丸最好。

 

四、脾病分脾阴虚和脾阳虚。

1、脾阴虚(虚火旺)脾阴虚多以兼证形式出现,肝实火症是造成脾阴虚的兼症。

①其症状:脸色发黄(黄脸婆),肥胖、嘴周围长泡,多数是脾热,有流鼻血、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热症。口干不欲饮,喜吐唾液。脾热容易发生在身体健壮、食欲旺盛的身上,因为饮食无节制,饮食不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口干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唇红干燥,舌淡红少苔或无苔,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土豆、枳实石膏、大黄。补脾阴宜甘润养阴,选择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物,如山药、扁豆、粳米、地黄、芍药、麦冬、阿胶、大枣滋养脾阴之药大补脾胃之阴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其中成药有泻黄散(丸)、加味泻黄散(丸)、滋阴健脾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太阳脾经酸痛点穴。

2、脾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食欲不振,大便稀清,胃痉挛,打嗝,面色白,不喜饮水、咳嗽白痰,大便溏泻色浅,无味有粘液。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陈皮、桂圆、甘草。平时可以用黄芪山楂枸杞、吐丝子、党参泡水喝。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土豆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其中成药有六神散、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归脾丸、健脾丸、健胃消食片。

③取穴位艾灸:足太阳脾经酸痛点穴。

 

3、脾实火症用枳实石膏、大黄;泻黄散(丸)最好。

 

五、心病分心阴虚和心阳虚。

1、心阴虚:心阴虚证又称心阴亏虚证。阴液亏虚。

①其症状: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舌红少苔,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咽干燥,心痛阵作,盗汗自汗,胸闷不舒。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甲亢,功能性低热。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黄连、牛黄、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其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加味朱砂安神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手少阴心经酸痛点穴。心俞穴。

2、心阳虚

①其症状:畏寒肢冷,心痛胸闷,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面色滞暗。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枣仁桂枝、甘草。心阳虚证的治法:温通心阳,回阳救逆。方用:桂枝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保元汤等方药。

补心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其中成药有柏子养心丸、益心阳口服液。

③取穴位艾灸:手少阴心经酸痛点穴。

 

六、肺病分肺阴虚和肺阳虚。

1、肺阴虚(虚火旺)

①其症状:干咳少痰,咯血、声音嘶哑,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知母。只用两味中药就可以轻松治愈:生地l0克、五味子10克,泡水喝。生地滋阴,五味子不仅敛肺止咳,也滋阴。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肺虚时要多吃酸味的东西,少吃辛辣的东西。因为肺性质上喜欢收敛,不喜欢发散,顺着肺的喜好就是补,跟肺反着的就是泻。酸性收敛,正投肺所好,所以能补肺虚;辛味发散,正为肺所恶,会将肺泻得更虚。

其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养阴清肺丸、止咳橘红丸、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液、川贝止咳露。

③取穴位针、强压手太阴肺经酸痛点穴。合谷穴是治疗肺阴虚的“手神”肺俞穴

 

2、肺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肺阳虚证常见于肺痿、哮喘等疾病中。咳吐涎沫,质清稀而量多,形寒肢冷,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冒,面白神疲,气短息微,口不渴,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迟弦。或稍作劳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痰多清稀;鼻塞、流鼻涕;大便不正常;痰鸣、打呼噜;表现在面部则面色清白、易生粉刺、丘疹、结节、毛孔粗大、皮肤敏感;易患感冒、鼻炎、肺气肿、结肠炎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豆蔻、紫苏叶、白芷3味辛温归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其中成药有益肺健脾颗粒、通宣理肺丸、桂龙咳喘宁胶囊。

③取穴位艾灸:手太阴肺经酸痛点穴。

 

 

小妙招测试你属于哪种体质

 

1、正常体质: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阴寒体质: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阳虚体质: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4、阴虚体质: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阳热体质: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6、气虚体质: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7、血虚体质: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
  8、瘀血体质: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10、湿热体质: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滞不爽,男阴囊潮湿,女黄带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
  11、气郁体质:神情郁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嗳气呃逆,咽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痛经。易患郁症,脏躁,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应调节心态,宜服行气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进补。

人身疾病中医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和穴位之最

(2013-01-06 09:35:15)

病有千百样,但症则只有四种即“寒、热、虚、实”。中医治于未病,在于守中。守中之方法是“热则寒之,寒则热之;久热则实、久寒则虚;虚则实(补)之,实则虚(泻)之”。辨症施治,使其归“中”。

寒、热之症在于三焦,热则降之,寒则热之。

虚、实之症在于五脏,五脏各器官虚、实又分阴阳,阳虚、阴虚之不同要详查明辨,若弄错则病情加重。

三焦和五脏之疾病中医对症治疗药物和穴位如下:

一、三焦之疾病只有寒热没有虚实。

1、三焦热,三焦久热则导致五脏实热。

①其症状:风热感冒,舌红、口舌生疮、牙痛、牙龈出血、咽干喉痛,鼻涕黄稠,目赤、眼屎满目,皮肤生包疮疔,小便赤黄、大便干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石膏地黄。金银花、牛黄、黄连、黄岑、大黄、柴胡、栀子、连翘。

其中成药有三黄片一清胶囊或片、牛黄解毒片。栀子金花丸、银翘解毒片、莲花清瘟胶囊、鼻炎康片、牛黄上清丸、藿香正气胶囊、新清宁胶。

      ③取穴位针、强压阴跷脉酸痛点穴

2、三焦寒,三焦久寒则导致五脏虚寒。

①其症状:风寒感冒,风寒咳嗽、鼻涕清水,大便溏稀,恶寒畏冷、手足寒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麻黄、黄芪、甘草。枸杞子、陈皮(桔子皮)生姜、葱白、山楂、红糖、红枣、李子、酸杏。

其中成药有柴桂解表颗粒、感冒清热颗、小青龙合剂、葱白姜糖水。

③取穴位艾灸阳跷脉酸痛点穴。

       3、发烧:散利痛是最好发汗退烧药。

寒热交替,忽冷忽热、疟疾,小柴胡颗粒。表里双解,清瘟解毒丸,防风通圣丸。

 

二、 肾病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1、肾阴虚(燥火旺)

①其症状:牙齿松动、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手心、脚心等燥热),头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咽干、咳嗽等,肾阴虚还可导致消渴病。男性肾阴虚症状阳痿早泄、遗精盗汗等;女性则主要表现为少经甚至闭经、崩漏。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女贞子、地黄。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其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少阴肾经酸痛点穴肾俞穴、复溜穴

       2、肾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哮喘(哮喘非肺之疾,实是肾阳不足和肾寒之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白酒、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葱、姜、龙眼、鹿肉、獐肉、公鸡肉,胡萝卜、山芋、苁蓉、肉桂、益智仁、人参、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白术、胡桃仁。等温补肾阳虚的食物。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

其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③取穴位:艾灸:足少阴肾经酸痛点穴。肾俞、命门。  

 

三、肝病分肝阴虚和肝阳虚。肝肾同源。益肾的药则同时也益肝。

1、肝阴虚(虚火旺)

①其症状:头痛头晕、脂肪肝、慢性肝炎、目干涩、夜盲症、近视,面色憔悴,两颧嫩红,头眩目干,盗汗,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口苦口臭。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甚则四肢抽搐、震颤。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羚羊角、决明子、枸杞子。

泻肝柴胡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补肝阴应宜酸甘养阴柔肝为主,稍佐解郁之品如柴胡、郁金、香附、玫瑰花,龟肉、干贝、海参、蛤蜊、蚌肉、枸杞子。

其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知柏地黄、明目地黄丸。逍遥丸、小柴胡颗粒、杞菊地黄丸。同肾阴虚用药。泻肝实火龙胆泻肝丸最好。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厥阴肝经酸痛点穴。取三阴交、肝俞、足三里等穴。

 

2、肝阳虚:(寒症)

本证多由寒邪直中脏腑,折损阳气,或阴(精)血不足,阴损及阳,或肝阳虚损,无以升发,阴寒之气充斥脏腑而发病。

①其症状:懈怠疲劳,忧郁胆怯,畏寒肢冷,面色惨白,口唇发青,男子阳痿,女子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头昏头痛,眩晕目涩,四肢麻木,手足不温,两足冷甚,尿频,舌苔淡润胖大隐紫,脉沉细迟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桂圆、药用茵陈、金钱草、青蒿蒲公英清肝利胆,肉桂、吴茱萸、干姜附子、川椒温通肝阳,柴胡升麻葛根、菖蒲升阳之品,透达伏邪。临床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病。同肾阳虚用药。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③取穴位艾灸:足厥阴肝经酸痛点穴。艾灸:肝俞、肾俞,或三阴交

 

3、 肝实火症: 泻肝实火龙胆泻肝丸最好。

 

四、脾病分脾阴虚和脾阳虚。

1、脾阴虚(虚火旺)脾阴虚多以兼证形式出现,肝实火症是造成脾阴虚的兼症。

①其症状:脸色发黄(黄脸婆),肥胖、嘴周围长泡,多数是脾热,有流鼻血、腮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等热症。口干不欲饮,喜吐唾液。脾热容易发生在身体健壮、食欲旺盛的身上,因为饮食无节制,饮食不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口干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唇红干燥,舌淡红少苔或无苔,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土豆、枳实石膏、大黄。补脾阴宜甘润养阴,选择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物,如山药、扁豆、粳米、地黄、芍药、麦冬、阿胶、大枣滋养脾阴之药大补脾胃之阴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其中成药有泻黄散(丸)、加味泻黄散(丸)、滋阴健脾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足太阳脾经酸痛点穴。

2、脾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食欲不振,大便稀清,胃痉挛,打嗝,面色白,不喜饮水、咳嗽白痰,大便溏泻色浅,无味有粘液。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陈皮、桂圆、甘草。平时可以用黄芪山楂枸杞、吐丝子、党参泡水喝。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土豆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其中成药有六神散、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归脾丸、健脾丸、健胃消食片。

③取穴位艾灸:足太阳脾经酸痛点穴。

 

3、脾实火症用枳实石膏、大黄;泻黄散(丸)最好。

 

五、心病分心阴虚和心阳虚。

1、心阴虚:心阴虚证又称心阴亏虚证。阴液亏虚。

①其症状: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舌红少苔,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咽干燥,心痛阵作,盗汗自汗,胸闷不舒。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甲亢,功能性低热。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黄连、牛黄、生地、玄参天冬麦冬—滋阴清热。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其中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加味朱砂安神丸。

③取穴位针、强压手少阴心经酸痛点穴。心俞穴。

2、心阳虚

①其症状:畏寒肢冷,心痛胸闷,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面色滞暗。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枣仁桂枝、甘草。心阳虚证的治法:温通心阳,回阳救逆。方用:桂枝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保元汤等方药。

补心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其中成药有柏子养心丸、益心阳口服液。

③取穴位艾灸:手少阴心经酸痛点穴。

 

六、肺病分肺阴虚和肺阳虚。

1、肺阴虚(虚火旺)

①其症状:干咳少痰,咯血、声音嘶哑,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知母。只用两味中药就可以轻松治愈:生地l0克、五味子10克,泡水喝。生地滋阴,五味子不仅敛肺止咳,也滋阴。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肺虚时要多吃酸味的东西,少吃辛辣的东西。因为肺性质上喜欢收敛,不喜欢发散,顺着肺的喜好就是补,跟肺反着的就是泻。酸性收敛,正投肺所好,所以能补肺虚;辛味发散,正为肺所恶,会将肺泻得更虚。

其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养阴清肺丸、止咳橘红丸、蛇胆川贝液、复方鲜竹沥液、川贝止咳露。

③取穴位针、强压手太阴肺经酸痛点穴。合谷穴是治疗肺阴虚的“手神”肺俞穴

 

2、肺阳虚(寒症)

①其症状:肺阳虚证常见于肺痿、哮喘等疾病中。咳吐涎沫,质清稀而量多,形寒肢冷,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冒,面白神疲,气短息微,口不渴,舌质胖淡,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迟弦。或稍作劳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痰多清稀;鼻塞、流鼻涕;大便不正常;痰鸣、打呼噜;表现在面部则面色清白、易生粉刺、丘疹、结节、毛孔粗大、皮肤敏感;易患感冒、鼻炎、肺气肿、结肠炎等。

②中医对症治疗药物是:豆蔻、紫苏叶、白芷3味辛温归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其中成药有益肺健脾颗粒、通宣理肺丸、桂龙咳喘宁胶囊。

③取穴位艾灸:手太阴肺经酸痛点穴。

 

 

小妙招测试你属于哪种体质

 

1、正常体质: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阴寒体质: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阳虚体质: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4、阴虚体质: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阳热体质: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6、气虚体质: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7、血虚体质: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
  8、瘀血体质: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10、湿热体质: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滞不爽,男阴囊潮湿,女黄带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
  11、气郁体质:神情郁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嗳气呃逆,咽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痛经。易患郁症,脏躁,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应调节心态,宜服行气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进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