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高考作文指导

 采菊东篱630 2015-08-01

2016年高考作文指导——打造亮丽的中心句

第五讲   精雕细琢  佳句天成

【训练要点】打造亮丽的中心句

一、认识中心句

从语意上看,起着概括作用。中心句概括语段的大意,其他句子围绕中心句展开。语段的中心句有点类似文章的标题,有的概括语段的内容,指出范围;有的揭示语段的主旨,说明思想意义,但有不同,标题重在简洁,有的还讲含蓄,中心句偏在明确,注意上下衔接。

中心句的作用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二、中心句的作用

1.设置情境

当失败的伤痛像一根根锋利的针刺向朋友的心灵,遍是伤口,我友好的伸出我的手,轻轻地抚摸,让她重新燃起自信的光芒。

当身体的不便如含沙的狂风刮向老人的心灵,布满尘埃,我及时地伸出我的手,小心地搀扶,让他安全的找到前进的方向。——《伸出我的手》

2.概括内容

蓝天,白云,时光属于自然。

铅笔,橡皮,时光属于学习。

暗光,墨香,时光属于阅读。——《美丽时光》

3.揭示(挖掘)意义

生命需要一盏自强之灯,它会让你重燃希望的火把,一展雄风。

生命需要一盏自强之灯,它会让你永保坚毅的意志,一鸣惊人。

生命需要一盏自强之灯,它会让你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生命需要一盏灯》

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打造中心句

1.叙述式

我记不清她是怎样长出第一枝嫩芽的?

我记不清她是怎样打开第一朵花儿的?

我记不清那棵芍药究竟开了多少花儿?

我记不清我的芍药是怎样消失的了?

2.描述式

天蓝,云白,风清,音乐让我懂得谦逊。

花香,树茂,雾薄,音乐使我振作精神。——《音乐铸就性格》

3.议论式

过分严厉的爱,是一种扭曲的爱,换来的是误解和不满。

过度宠溺的爱,是一种变质的爱,换来的是埋怨和后悔。——《爱,还要会爱》

4.抒情式

有你,很幸福!

有你,很温暖!

有你,很踏实!

四、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打造中心句

1.对比式

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可以最勤奋。

我不是最美丽的,但我可以最快乐。——《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

学会承受压力,让我少了一些脆弱,多了一些坚强。

学会承受孤独,让我少了一些浅薄,多了一些成熟。 ——《学会承受》

2.比喻式

亲情是一种幸福,它如一缕风,为生命带来丝丝清凉,我们应珍惜。

亲情是一种幸福,它如一阵雨,为生命迎来点点希望,我们应珍惜。

亲情是一种幸福,它如一幅画,为生命增添道道色彩,我们应珍惜。

                         ——《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3.引用式

记得提醒自己,才会收获“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

记得提醒自己,才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提醒自己》

4.设问式

坐在教室里,单调乏味?不,认真聆听,埋头思考,你会发现这里也有求知的乐趣。

躺在草坪上,百无聊赖?不,静听蝉鸣,嗅着幽香,你会发现这里也有探索的乐趣

                          ——《这里也有乐趣》

5.排比式

我生活的世界,充满着关爱,充满着呵护,充满着温暖。

我生活的世界,充满着竞争,充满着合作,充满着友谊。——《我生活的世界》

6.对偶式

小时侯,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

后来啊,路是一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7.反问式

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你难道感受不到美好的气息吗?

走进校园,感受师生之间的和谐,你难道感受不到美好的讯息吗?

走进社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你难道感受不到美好的信息吗?

【佳作展示】

一、精美时文

捧一掬清水,赏一片静好

纤手捧一掬清水,看水中的影子渐渐缩小,化成指缝间慢慢流淌的涓涓细流,连成线,断成珠,直到一滴、一滴、一滴……,在指尖凝结成一朵莲花,将你的倒影清晰呈现,赏这一片静好,安抚躁动,澄澈灵台。

繁华世界,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摆不脱世间庸俗气,

那就修一身浩然正气。寻一处高山,觅一方净土,种几亩薄田,读几本名著,赏几处美景,奏一曲高山流水,吟几句风花雪月,舍一份“山高人为峰”的霸气,聚一份“受益惟谦,有容乃大”的和气,轻卧庭院,看天上云卷云舒,听耳旁鸟唱虫吟,起身,品甘泉煮新茶,尝美酒配佳肴,此刻,额头上刻下的皱纹缓缓舒展,久违的笑容又重新爬上了你绯红的脸颊,世间纷纷扰扰,人生起起落落,已与你渐行渐远。

在公司上班有些许时日,繁忙处似老牛拉车,停不下耕耘的身影,闲静时如娇花映月,泛不起一丝涟漪。静坐,听窗外车来车往,人去人留,捧一本书,在偶尔的丝丝凉风中,忘却城市喧嚣,时而漫步在靖节先生“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田园之中,时而沉浸在纳兰“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缠绵悱恻之中,时而被毛泽东“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磅礴大气所震撼,时而徜徉在余秋雨“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的文化苦旅之中,眼睛滚烫。读书中,修一身浩然正气,身之所向,心知所往,心之所向,念念不忘,处处皆可安放灵台。

放下手中的书,任狂风暴雨吹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充满着太多新意与挑战,修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沉着面对。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随项目部迁徙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的心思都在工作上,在烈日中曝晒,在风雨中捶打,虽说辛苦,可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看着图纸上的建筑,一天天成长,最后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可是,当生活以另一种面目向你袭来的时候,陌生却又那么熟悉,柴米油盐酱醋茶,手足无措,却又充满新意,拎几把新鲜的蔬菜,穿梭于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烧几盘鲜香美味的菜肴,煮一锅情意浓浓的稀粥,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美味,你可以笑着对生活说:“这虽然是挑战,但也是成长哟”。生活中,修一颗宁静平和的心,宠辱不惊,风吹,你就要迎风飞扬,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雨淋,你就要汇成蜿蜒的小溪,流淌出属于自己的美景。

修一身浩然正气,任清风拂过山岗,我自岿然不动,修一颗宁静平和之心,任生活翻江倒海,我自微笑相迎。捧一掬清水,常照身影,看红尘中你一股浩然正气依旧存在否?赏一片静好,常照心声,看繁华中你一颗宁静平和之心是否泛起了丝丝涟漪?

 

 

二、学生佳作

慢慢来

何不放慢眼光移走的角度,慢慢观察,发现事物的独特;何不放慢脚下单车飞驰的旋律,慢慢行路,欣赏沿途的风景;何不放慢脑中思绪的翻飞,慢慢思考,品味人生的真味……慢慢来,开快节奏中找回自己,领略生活。

慢慢读书,如细品一杯浓香的龙井,尽领书中的精华。

曾经,每一个早晨,每一个早自习都是我最难熬的时候,由于读书太快,读完后,总觉得无事可做。其实,别人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可以读两篇甚至更多,有时候我连我自己正在读什么都不知道。虽然我读得很快,可掌握的知识并不比别人多,这也是我所困惑的。后来,朋友们叫我读慢些,慢慢来,出于朋友的建议,我便尝试以我自认为的“龟速”去读书,虽然很难受,但我却发现我懂得多了,记得东西也牢了。慢慢读书,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喜悦,慢慢读书,我也咀嚼到了文本的精华。

慢慢思考,如滴水慢慢汇成河流,尽显脑中智慧。

看题、画线,在草草地写上几步,就搞定了。这是我以前一贯做数学题地方法,每遇见一道题,我只是做出答案,不加深层次的思考,就将它甩在一边,同学们与老师为了某道题而相互争论,我也只看看热闹,装装样子,脑袋中其实什么都没想,渐渐地,我发现我与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心急如焚的我不知怎样办,后来,数学老师让我仔细读题,思考题中的深层含义。并进行延伸,终于,我慢了下来,让思维在脑海中孕育成熟,让思绪不断发展,终于,慢下来的我心中好像打开了一扇明净的窗,思想变得愈来愈丰富,再次紧握成功的钥匙。慢慢思考,思维在脑海中膨胀;慢慢来,智慧在生命中发酵。

慢慢来,不要羡慕那些疾马奔驰的人们,他们迟早会马失前蹄;慢慢来,不要仰望那些一飞冲天的人们,他们迟早会落入深渊,慢慢来,不要追随那些心浮气躁的人们,他们迟早会懊悔过去。

唯有慢慢来,你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唯有慢慢来,你才能奠定基础;唯有慢慢来,你才能拥有沉稳的心态。慢慢来,慢慢体会,慢慢成长吧!

 

慢慢来

雄鹰疾行长空,虽远猛但未免太短暂,乌龟缓缓爬行爬出长寿,怡然舒适;瀑布一落千丈,虽壮观但未免太喧闹,清泉悠悠流淌流出幽静,源远流长。快虽有快的好处,但凡事若一味求快,可能欲速而不达,适得其反。

所以说,慢,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慢慢来,可以让我们充分品味生活,感受美好。

慢慢观察,让美好的瞬间不再一闪而过,让独到再细心下尽情展现。我偶然得到一个观察蝉脱壳的全过程,那是一个夏日午后,我正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发现一只奇怪的虫沿树干向上爬行,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蝉的前身,它选好一根树枝,静静趴在上面,过了许久,它的背部裂开了一个小口子,小口子越拉越长,他努力将背向外面拱,想挣脱这壳的束缚。终于,它的背全露了出来,然后它慢慢地抬起腹部,抽出后脚,一点一点,最好只剩下胸部了,可它这时却似乎纹丝不动,好像疲惫到了极点。它最终耗尽全力将整个身子抽出,只剩下一个空壳牢牢抓住树枝。它静静趴在空壳上享受阳光,嫩绿的身子也慢慢变深,最终它攒够劲,振翅一飞,倏然不见。

这次观察,足足花了我两个多小时,但我不后悔,从这慢的体验中我不仅学到了蝉的知识,更学会了要发现生活独到处也需慢慢观察。

慢慢读书,让细腻情感不在匆匆瞥过,让精华在品读中愉悦心灵。从前我也非常喜欢读书,但总有着一个不好的习惯——一目十行,我常常缠着父母给我买书,但通常是一本书不到一下午就解决了,然后又无所事事。我的一位朋友经常到我这里来“淘书”,我也不在意,仍他借去一两本书,常常要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才来还。我问他读书怎么这么慢,他说只有慢才能品读到经典。时候我翻开那些早已被我丢弃的那些书,发现内容好像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别提经典了。从此我深受启发,读书也一定要慢慢读。

那次交流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从未意识到书中的内容还可以这么精彩。慢,让我咀嚼到书中的精华,也让我更好了解生活的大书。

不要让生命坐飞机,来去匆匆,满眼都只是过雨云烟。最好是步行,慢到可以欣赏到路边的一朵野花,生活得无尽美好才会慷慨地向你展开。

慢慢来

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促使我们发现事物的独特;慢,是一种心灵的历程,给予我们成熟的思想;慢,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曾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慢慢来,慢慢地品味悠然生活。

漫漫看,看世间独特。

谁说人生不是长慢悠悠的观赏之旅呢?我们看世间的一切,看一切平淡无奇的东西。事物在我们眼中或已成烟云,转瞬即逝。可是,慢慢地观察,我们或许会发现事物的独特。路边的野花,飞过的小鸟,甚至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无一不是独特的。慢慢的观察夕阳,我们会发现夕阳的光芒是变化不定的;慢慢地观察树木,我们会发现年轮中的美丽纹理;慢慢的观察雨天,我们会发现雨滴敲打屋檐的声音是如此动听。慢慢来,放慢你的目光,慢慢地观察身边的一切。我们会发现,时间慢得将一切事物扩大化,它们在我们眼中越来越真实乃至独一无二。

慢慢想,想思想的境界。

在这追求高效的快餐时代,人们的脑海总是行云流水般的思考,凡是只要了解就行,凡事只要知道就行,可是,这又怎么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呢?一个能慢慢来思考的人,必定是一个睿智的人,一个谨慎的人。慢慢地思考,可以让我们思维更加缜密;慢慢地思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更加丰富;慢慢地思考,我们能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思维水平、慢慢来,慢慢地考虑人生,考虑价值,思想在浩瀚无边的脑海中驰骋,我们会懂得一切。

慢慢读,读书海的珍珠。

读书讲求慢,读好书更讲求满。有时为了效率,我们不得不出卖精神,快速的浏览便忘得一干二净。其实,慢慢来,我们才能咀嚼书中的精华。慢慢地品,我们能读出小王子的悲凉;慢慢地品,我们能体会简爱的坚强;慢慢地品,我们能领悟李白的豪迈。慢慢来,慢慢地读,将自己的灵魂完全置于书籍中,时间便向凝滞了,连空气都不再流动,只剩下自己与书籍的呼吸声,心跳神。

慢慢来,慢慢地观察,慢慢地思考,慢慢的读书。慢,是一种彰显智慧的生活方式,在慢慢地品味生活中,我们会慢慢的懂得,慢慢地成长。

 

慢慢来

如今事事都讲求高效率。都市日渐的繁华,繁忙的人们都马不停蹄地赶时间。我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要成长,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心中的目的地。其实,慢慢地去思考、去领悟、去生活,生活中会更加的充实。

慢慢思考,驰骋在思想的田野上,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要求我们尽快的将它解答出来。我买下头苦苦思索其中的奥妙,可总与结果相差一步。正当我困惑之际,一位同学将它做出来了,接着有更多的同学做出来了。本可以一问便知的,可我不愿意,固执的要自己思考,即使慢,那也是自己的成果。在慢慢思考中,我由图形得到了多个结论,将几个整合,最终的出了结果,我在心中为自己呐喊。当老师在提出一个结论让我证明时,我心喜地发现,时间的付出没有白费,那一结论我早就证明出来了。

慢慢思考,思考会更加丰富,我想到了别人所没有想到的地方。慢慢思考,我打开了更开阔的思维,学会用更多的方法解决问题。

慢慢行路,细听自然的声音,让自己发现沿途风景的美。

渐入黄昏,我已吃完了晚饭,漫步在小路边,看农民收拾锄具,踏着夕阳回家。夕阳已经为地平线描上了最重的一笔,白云旁镶着金边。路灯渐渐地亮起来了,天也愈来愈暗了。虫子们出动了,奏响了夜间的交响曲。虽然有点吵闹,但我们乐意聆听它们的欢乐。远远地望去,在暗淡的光线下,丝瓜藤又比昨天高了一截,白菜长得更壮了。我踏着缓慢的脚步,细细寻找它们的变化,纵使没有奇花异草的珍贵,但这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关注。耳边传来滴滴声,男人不停地按着喇叭要求让路,脸上满是焦躁。为何不望望旁边的风景,来缓解等待的烦躁?我进我国的高铁速度一位居世界前列,人们可以更快的到达目的地,却再也看不到往日窗边美丽的风景了,只剩下一根不断变化的彩带从眼前一晃而过。

慢慢行路,细细品味沿途风景带来的快乐。

“欲速则不达。”过早成熟的童年不是真正的童年,我们也不可能瞬间长大。成长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正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生活的阅历才会丰富,生命才会有其独特的内涵。

【牛刀小试】

请将下面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花点时间去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