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设计师的手工艺之旅

 天地共生 2015-08-01

山西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很慢,年轻人对山西评价多是一个词儿:“保守”,正是这两样组合,山西那些传统的建筑、工艺和风俗恰好流传下来。作者就是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所以,《漆苑》的造型里有好多和作者成长相似的地方,延绵起伏的山,红黑相间的大漆,山西传统家具榆木材。

美院读书7年,经过系统教育的熏陶,作者走上了一条以传统手工艺为原点,设计现代生活家居的设计之路。作者初衷是希望做出时尚的、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大漆家具。设计前期收集阅读大量史料,并开展了田野调查、下厂实践的工作。既要有设计师的头脑,又要静下心来学习匠人的技艺。二者保持相对独立,才顺利完成这组作品。





【前期草图】

图片左下角山峦起伏的模样即是接下来的建模方案。






【建模型】

为的是明确造型,把握空间比例关系。由于漆工艺制作周期长,难度大,建模期间也要制定出制作方案,比如尺寸和材料比、实施方法等等。尽量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设计初期与工艺师沟通明白。



建模与制作难点在于“子口”,就是指器物与其盖子重叠密合之处。








【渲染效果图】

红、黑材质为大漆,其余为榆木。山体可拆分出茶具、茶盘,分享给座上客。不同材质进行局部拼接,一是木头方便安装,可以平板运输,二是打破现有大漆家具颜色沉闷、笨重的缺点。








【制作模具】

按1:1打印的图纸为底,制作山体。


锤子都用上了?!


做子口


翻模


石膏部分完成


作者的左右手边分别是子模和母模,围裙是今年的淘宝爆款!


以上步骤的材料可以替换成:石膏、油泥、泡沫、代木等等,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用3D打印、五(三)雕刻等技术,综合性价比进行选择。






【脱胎】

“脱胎”是古代最早的翻模技术,主要应用于制作佛像,优点是重量轻,易于运输。简言之:裱布—刮灰—漆。这一步骤是利用布和灰的黏性与韧性,按照母模的形态脱出“漆壳”。


髤底漆




黑红交替漆,是为了雕刻、打磨时透出相间漆层。髹漆是一门功夫,力度大,则刷的漆层薄,最后打磨容易打穿,力度小漆层厚,则会延长大漆凝固时间。





【制作桌面、桌腿】

漆的同时,榆木部分也差不多完成了。





最后一步,制作模板,能使漆面精准嵌入桌槽内。






【漆苑】

“地载,即几。维重维静,陈列山河”,于木山漆水间悬刻朱线云纹,品茗、促膝谈心,纵于山水之乐,其趣日益以静,深悟其心。



茶桌(大):1500×943×400mm




茶桌(小):900×630×700mm




香桌:600×600×1200mm






制作视频↓




文:大家云雕

图:大家云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