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赵谧墓志》

 徂兮徕猗 2015-08-01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

北魏《赵谧墓志》,近年出土于河北房子,石为私家所藏。或撰文以典型之将军誌,论言颇误。

    检魏书恩偉传载:赵修为赵郡房子人,父惠安后名谧,官都曹史,积荣补阳武令,修贵追赠威烈将军、本郡太守,及葬复赠龙骧将军、定州刺史。志言“形屈百里”已明其官止于县,为文者不察,乃以赠官当之矣。


    又:此志乃典雅端丽之魏碑体,斯风盛于洛阳,向西可达长安,以元姓贵族墓志最具楷式,决不过关东之地。余曾考之甚详,乃见此志颇为诧异。考诸文献,乃知谧之墓碑、石人、石兽等一应葬物皆在洛阳加工后运至旧籍房子,志亦不当例外。此志既明,安平所出“崔敬邑志”之魏碑体书风,或可有新解及书评矣。


     戊子岁小暑,文俊观题。


附录:


       大魏“赵谧墓志”原碑拓片,为北魏大书法家高聪作品(《魏史》上有相关记录),该原碑拓片十分罕见,如图。

        该拓片曾发表于2004年7月第7期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杂志上,作品除在该杂志的37、38、39、40、41页大篇幅刊载和介绍外,还在该期的封面用彩页隆重推出,其学术分量可见一斑。

        《大魏赵谧墓志》全称《大魏故持节龙骧将军赵谧墓志铭》,北魏景明二年(501)年岁次辛巳十月壬戊廿四日乙酉造。志长方形,高约44cm,宽约36.5cm,青石质。有界格楷书。志文12行,满行15字。志共计152个字。每个字2.5cmX2.5cm。2003年出土于河北赵县赵州桥之西南。

        此志和其他魏墓志不一样,引起许多书家学者的关注,可以说是块典型的将军官志。从内容到书法和刻石人的水平都非常之高,也可称三精——文章撰的精,书法写的精,石匠刻的精。文章简短精练,易读性强。书法刚健挺拔,沉雄浑博,结体谨严,以方笔为主,骨力强劲,尤其点画,点点如桃,撇捺如刀,外圆内方,顾盼生姿。

        启功先生说的非常到位,透过刀法看书法,启老主张通过种种非本体因素,透视其书丹时的本来面目。像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大师胡问遂先生临魏碑三种,行话叫意临,实际通过石刻胡先生把千年之前的书丹能展现眼底。所以胡先生临碑大处落墨达到神似,不愧为当代大师也。

        在我国书法史上,把北朝的石刻称作北碑。北碑最盛行的时代,当推北魏,所以才有魏碑之称。后人称魏体,魏体它继汉隶之后几百年间,完善结构体系,达到成熟开宗立派,独领楷法之先河。为隋龙藏寺碑开辟了楷法之门。当今多少同道以唐楷为荣,理应先知汉到魏几百年一大成功是转体变法,而唐楷象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等人,都来源魏体的间架结构,甚至到清朝的馆阁体三百年间,而只是在笔画上方变圆、竖画变弯而已。千百年来没有大的突破,象现代许多书法家所总结的楚图南先生的弯,舒同先生的圈,这只是谈两位先生的书法特点,但没有象甲骨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随之汉隶,魏楷;以后楷书只是小变而已。近千年来没有哪种字体能像魏碑在短短几百年间而大变法度,创造了魏体。

        新出土的这块大魏墓志完全可以和龙门二十品相媲美。此志刻石人并非民间乱刻之作,笔者认为石匠十分遵守墨迹,可以说此志书刻俱佳,在魏碑中亦属罕见,是广大同道习书之妙品。

        该拓片为专业水平拓出,史料和书法价值很高,原石在一私人藏家之手!

 

   〔资料图片源自书法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