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英雄电影,忆起画坛大师吴冠中!

 昵称974066 2015-08-02

关注“圣之艺品”,让艺术之美融入生活


一部《煎饼侠》拯救了多少人的不开心,欢笑背后,却又是一段对梦想的不懈追逐!故事起源于煎饼,或许是因为它生来不平凡!




是谁把一勺混沌摊成了日月乾坤,是谁把两个鸡蛋化做了金碧辉煌!一撮清脆、一抹甘甜、一点火热、一缕率直.....顷刻,平凡呈经典,腐朽化传奇。你可能也没想到,画坛大师吴冠中也是一位煎饼迷,由此为引,我们一起来了解些许他的故事!






晚年阶段,吴老经常到楼下买天津煎饼,有时是保姆给他买。后来,他不吃了,卖煎饼的人说:“老头想吃,可是咬不动了。”还说:“老头人好,没有一点架子。有一年,他送我一本挂历,说上面有他的画,他是个大画家。”她还看见他亲自抱着字画从她身边走过,问他怎么自己抱着,他说抱得动的,没关系,到马路边等车去。更令人吃惊的是吴老大清早买煎饼吃过后,同夫人坐在楼下草坪边的洋灰台上,打开包,取出精致的印章,有好几枚,磨呀磨,老两口一起磨。卖煎饼的妇女走过去问他:“你这是做什么?”他说:“把我的名字磨掉。”“这么好的东西你磨它……”他说:“不画了,用不着了,谁也别想拿去乱盖。”多么贵重的物件啊!为防范赝品,吴冠中破釜沉舟!



吴冠中 初春 1974年作



九旬高龄的吴老,住在京南方庄的一个小区,塔楼南北毗邻。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先前见他在马路边的小摊上理发,轻风拂面,也将头发渣舞向空中;后来,在理发店和他擦肩而过。这个“福云理发店”,四人座,老人优惠,原来3元,现在5元。我去理发时,老板娘总会提到吴老,因为他是那里的常客。



吴冠中 富春江 1974年作



邻居们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已经上拍作品上千件。万贯家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上百幅,消费却极其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几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明白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是为了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4000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




吴冠中 故宅 1997作



多次晤谈之后,我对吴老的文学观略有所悟,就是借文字表现感情的内涵。吴老说:“我本不想学丹青,一心想学鲁迅,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固然,形象能够表现内涵,但文字表现得更生动,以文字抒难抒之情,是艺术的灵魂。愈到晚年,我愈感到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是数千年千姿百态的坎坷生命,是令子孙后代肃然起敬的民族壮景,所以,我敢狂妄地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骨会软很多,少一个画家则不然。’”吴冠中加重语气说:“我的一切都在作品中,我坚信,离世之后,我散文的读者要超过我绘画的赏者。”




吴冠中 木槿 1975年作



他丰满而瘦小,富有而简朴,平易而固执,谦逊而倔强,誉满全球却像个苦行僧,“寂寞啊寂寞,孤独啊孤独。”试想,他“一心想学鲁迅”,称鲁迅是自己的“精神的父亲”,再回顾他坎坷万状的人生经历,读读他最满意的那幅油画《野草》,凝神注视枕卧在杂花野草中“呐喊”和“彷徨”的鲁迅——他的那颗瘦削却坚韧的头颅,这一切也许会变得容易理解。




吴冠中 野草 2008作



《野草》是2007年吴冠中最后一次到绍兴参观鲁迅故居后创作。此时他已患重病数年,自知来日无多,最后向自己的平生偶像致意之作。





吴冠中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笔墨等于零”。但少有人仔细考证他的原话是“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逝世,享年91岁。


文章来源:北大悦读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