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的绿色环保木头机械

 梦泽赤子 2015-08-02

曾经流行过的绿色环保农器具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物件(1)
       木稻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沿用了多少年,直到农业合作化时期,已不能适应组织起来的集体生产模式。于是,几经改革,田畈逐步推行脚踏铁皮小稻桶。从此,打场轻装上阵,手甩改作脚踏,用机械滚桶装上铁丝齿轮,农民将稻把放在滚桶尖上,用一只脚踏联动滚轴板。齿轮便将稻把上的谷子连同稻叶一起脱进稻桶内。如果二人合作,齐心协力要比手工甩打省时一半。


人力脚踏式木制脱粒机

醉美贵州行之一 <wbr>——小黄游记
脱粒机调试

醉美贵州行之一 <wbr>——小黄游记

       脱粒机工作,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省工高效,轻松快速远超木桶脱谷,也无需像机动脱粒机那样用五六个强壮劳力伺候。像梯田、山坳零星地这些大型农机去不了的地方还可派上用场。

忠县拥有微型农机具1.5万余台
脱粒机加装动力机,省去脚踏之劳,功效也提高数倍

古代风车线描图图片




       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或气流)的机械,又名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主要作用是清选粮食。主要部件由漏斗、风腔、轮轴、扇叶、曲柄摇手等组成,除轮轴外,其它部件均为木制。目前这种风车广大农村地区仍在使用中。
       其工作原理是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有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


[转载]美丽的背后——“三国会议”见闻记之六
          米舂      杵臼,舂米工具,给谷物去壳用。图为脚踏碓


        分离面粉和麸皮用的面罗,罗筛,在两根木条上推拉晃动,筛除麸皮。古时也有安置在水碓房连接水轮利用水力推动的。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砻,   谷磨,谷物去壳器具,和石磨一样,也是粮食加工工具,其工作原理和外形与石磨酷似。不同的是,谷磨的主要作用不是磨碎而是去皮,相当于土制的碾米机。客家山区常见的谷磨是用黄土夯筑而成,外面用竹篾制成筐围拢。至今仍有一些山区居民使用其为谷物去皮制作甜酒。


笊,竹篾编制而成,接木制或竹制长柄,作上山抓柴之用。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物件(1)
风箱,鼓风工具。构思精巧,它的逆向运动过程就是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堪称木器的经典之作,正是它的出现促进了冶炼业的飞跃发展。

榨甘蔗汁的工具
古老的木头甘蔗榨汁机

某博物馆的甘蔗榨汁机立体雕塑,可惜把牛的转动方向与甘蔗喂入方向弄冲突了。博物馆就没有人懂农具的?
榨甘蔗汁做红糖
木制榨汁机人力转动榨汁
小型手摇榨汁机
圆梦航天游记——“航天助威团”相聚西昌
手摇榨汁机榨汁操作



利用畜力做工的器具

服牛役马,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牛用于农耕,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物件(1)
      石磨,粮食加工用具,主要用处是把粮食磨碎。通常是由两个圆石盘做成: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称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部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槽内。许多农村现在还在使用石磨磨面、磨米、磨豆子。

图5

牛力水车
   《天工开物》1-7-1 凡稻防旱借水,独甚五谷。厥土沙泥、硗腻,随方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后干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挽水以济。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不用水时,栓木碍止,使轮不转动。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图1-6),或聚数人踏转[水车]。



水力风力代替人畜之力的机械,

      对可持续的自然能源的利用,并非只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人类对风力、水力的利用由来已久。风帆、风筝的出现有数千年之久,水碓早在汉代就已出现,风力水车、水磨坊直到近代还在欧亚各国普遍使用着,甚至在某些山区至今尚有遗存。


水磨复原模型.jpg
                                       水磨 

                                                                             
以水流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连机碓.jpg
                  连机水碓(dui)


        水碓(dui),以流水为动力的舂米、磨面工具,至今在某些山区依然使用着。

        水碓,又称机碓、水捣器、翻车碓、斗碓或鼓碓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结果。西汉末年出现的水碓,是利用水力舂米的机械。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


水砻.jpg  
水砻

 水砻
       水砻主要用以水稻脱壳。水砻的下圈中间有一个与水轮相连接的轴,下圈随水轮转动。上圈用绳索吊在木梁上。在太原晋祠镇发现的古砻上圈直径80厘米,高70厘米,下圈高38厘米,一日能脱谷3000斤。水砻通常用柳条或竹条编成底圈,中间用粘土充填,并打入硬木齿,上下两圈相叠。  


  

       筒车是一种可以自行提水的灌溉机械,转动无需人畜之力,功效高,而且立轮愈大,所产生的驱动力矩也愈大;立轮重量愈小,动力性能愈好。

钢村永联农耕文化园 - 梦随轻舟 - 梦随轻舟的博客
风力水车

    1958年初,榆亚盐场用于生产的自动转向风车试验成功,盐场装上的21部风车代替了过去的人力水车。 陈福北 摄



立轴式万向风车



图20:赣榆卧轴式风车与翻车全景图(采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图21:赣榆卧轴式风车视图
(单位:毫米,张柏春、冯立升测绘。采自: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1.人字支架,2.弦绳(铁丝),3.风帆(布质),4.弦绳(铁丝),5.游绳(升帆索),6.卧轴,7.主动齿轮,8.睡枕, 9.双轮(木轴座),10.竖齿轮,11.主动链轮(拨轮),12.支架,13.翻车水槽,14.大轴(直径140),15.支架与铁立轴,16.绳圈,17.弦绳(铁丝),18.桅杆,19.缆绳(帆脚索),20.帆竹〔帆椼),21.弦绳






       在数码产品自动化产品充斥于我们所有生活空间的今天,但是现代人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发明着一些简捷小巧的人力机械,这究竟是退步呢还是返璞归真?这些产品使用人力驱动运行,似乎与高科技不搭界,但却又颇受关注和欢迎,理由仅仅是因为它的绿色环保吗?


旧自行车改制成的人力动力机,作为偏远地区或不通电地区的木工车床动力,简单实用,绿色环保

人力自行车犁地机



条播机
中耕施肥条播机,人力农具机械,开沟、播种、施肥、盖土多项农活一次性完成,极其轻巧,适用于大型机械到不了的零星地块,地少投资缺乏的小农户。



                                    自动式自倒式人力收割机   
        人力收割机解决山地和小块土地麦杆类农作物的收割问题,体积小,重量轻,不用电也不用油,用手一推就可以收割小麦了。平常每小时可收割亩产800斤以上的小麦0.5-0.8亩地,是镰刀收割的5-8倍



看大学生的新奇发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02:12  华商网-华商报

  陕西理工学院的刘伟(左)、肖争琦同学演示他们小组发明的人力谷物收割机 



收获机切割机构

一种收获机切割机构



小型蔬菜收割机,手扶式,人力推动,以行走轮的转动带动切割刀运转

                                                  手动榨汁器,压饼机,榨油机





家用手动榨油机,家用电动榨油机,掀起食用油“自主榨油”的狂潮

    迷你家用手摇榨油机

手动型家用榨油机图片
                                                                         手摇榨油机

                                                     手推式无动力扫地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