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格罗斯对美联储长期零利率危害的表示担忧 【相关推荐】 享有“债券大王”美誉的格罗斯(Bill Gross)周四(7月30日)表示,由于美联储越来越意识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提振全球经济,因此将于9月加息。 格罗斯当天为骏利资产管理集团(Janus Capital Group Inc)撰写的一份投资展望中指出,“美联储开始意识到,零利率除了带来益处外,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低利率不是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一部分。” 格罗斯今年1月曾表示,美联储今年必须加息,结束6年零利率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失真。加息会缓慢实施,以避免对已经习惯廉价货币的市场产生过度影响。去年9月,格罗斯突然离开太平洋[0.00% 资金 研报][0.00% 资金研报]投资管理公司,加入位于丹佛的骏利,他曾负责管理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们目前认为,美联储在9月或9月会议前加息的可能性达到44%。 欧元区和欧盟正如英国2017年将公投是否退出欧盟所暗示的一样,它是一个不能正常运作的大家庭,并且可能一直是这个样子。可以从以下例子进一步证明:1)德国VS法国;2)巴尔干半岛;3)南部周边国家;4)严肃的北欧国家。这些国家是如此的不同,以致于欧盟失去共同目标。也许这共同目标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和平和繁荣”,但是和平似乎存在于德国军事上的限制和北大西洋[-1.76% 资金 研报]公约组织的覆盖这一形式下,而繁荣因为人们对长期增长繁荣的政策意见不一,所以观点有冲突。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控制下的欧元主要遵循“发热时宜吃,感冒时宜饿”的老派理论,这里的发热是指金融上的牛市,“感冒”是指金融上由平衡预算导致的紧缩政策。截止目前来看这一理论对德国行之有效,但是在希腊却适得其反,而其他的欧盟国家则反响平平 但是这一相左的观点——如何治疗发热或感冒,却是全球性的。日本用长久的量化宽松和预算赤字来治疗货币和财政难题,但是对通货膨胀和真正的增长却收效甚微。中国似乎是一名绝望的病人,它不断换主治医生,每个月左右都有新的治疗方案。首先,中国治疗深圳的发热,准许深圳在2015年上半年有“双重泡沫”,然后当局“阻止”三分之二的股票进行交易,最终创立金融国有企业来买数十亿股票救出那些一开始天真入市的投资者,最终救助它自己的经济。 但是,因为作为全球的金融体系火车头,在美国争论最激烈,同时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然而并不是其财政政策发生了变化。共和党的“减税”政策可能至少再主导美国几年。 发生变化的是货币政策,随着美联储开始意识到零利率的负面作用和积极作用一样越来越多。在历史上,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央行都有过依赖一种低利率的模式,越来越低的利率能不仅促进资产价格而且可以使得投资进入实体经济。而在金融资产领域,道理更加简单:更高的债券价格和股票市盈率能够激活市场,尽管滴入效应产生的工资增加并没有得到实现。在实体经济,这道理也很直观:如果央行降低债务成本,资产净值接近零,那么不可避免的私有经济会上钩——投资便宜的工厂和设备,科技,创新等等。我觉得这是“不劳而获——点点鼠标不花钱”。但是不对的,不是这样的。 格罗斯指出,将货币成本逐渐“降低到零”并没有产生理想中的效果,即鼓励实体经济的支出和投资。相反,却让僵尸公司存活下来,而创新受到削弱、各个公司将现金用于股票回购。 公司投资稀缺。主要是结构上的原因,我在2009年提出新常态政策后就一直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观点,因为老龄化,紧缩政策和先进的科技永久取代劳动力这些原因,未来的人们可能进入真正的低增长。但是也有其他与零利率直接相关的负面作用:3个月伦敦同业拆借利率6年来徘徊在30个基点,高收益利差在追求高投资回报中一降再降。因为一些BB,B和CCC评级的公司能够以少于5%的利率借贷,一批僵尸公司和未来僵尸公司出现在实体经济中。约瑟夫·熊彼特( Schumpeter)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创造性破坏”被推翻。以前的投资还在,而新投资却被扼杀。并且因为低利率,高评级的公司已经借贷了数十亿美元,但他们没有将这些钱投资到实体经济上,他们用这些钱回买本公司股票。2015年至今,公司授权回购自己股票的年化规模达到1.02万亿美元,比2007年的总和8630亿美元增加18%。 但是也许最近国际清算银行的年度报告能更好说明这一点。国际清算银行是所有央行的最终央行,如果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的“发热宜吃”零利率政策有所改变,那么按道理将在国际清算银行最先有所体现。国际清算银行强调“超低利率”会有中期成本。他们称这样的利率会降低利差......在金融市场引起广泛的错误定价......危险到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的偿付能力......结果会威胁到科技,经济,法律甚至政治。报告中没有特别提到希腊,也没有提到中国直上直下的股票市场,但是读者应该明白其中的含义。低利率也许不能治疗发热,实际上它也许会让病人的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危及生命。美联储副主席耶伦,前美联储官员费希尔,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和各大公司也许不会达成一致,但是在本周的美联储会议上他们肯定会倾听。 在美联储上调利率方面没有本质的统计数据理由,然而如果能避免全球金融危机,九月份就应该上调利率。但是上调利率的理由不能冒险抬升通货膨胀,或者是以降低到5%的失业率为代价。这一原因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导者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正在意识到泰勒规则和其他货币政策的标准信号灯现在不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低利率不是解决的方案,低利率已经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我们祈祷,越来越多的如基姆·比安科(Jim Bianco)和CNC的瑞克·斯坦利(Rick Santelli)这样的反向投资人士可以让国际清算银行相信他们的世界已经改变。(双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