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举
元朝初年,任集贤大学士的许衡,和友人行路时饥渴难耐,忽见路旁有一棵梨树,主人因战乱逃荒在外,同行友人见果已熟,皆摘食之。唯许衡端坐路旁,不为所动,友人问之,许衡曰:“非己所有而取之,不可也。”友人又曰:“乱世梨无主。”许衡答曰:“梨无主,吾心有主。”
“吾心有主”,表现了许衡严格的自律意识和高尚品德。许衡以“吾心有主”作为自己的节操,注重自己的名声,不为物欲所动,追求人格完美和道德升华,受到后人的敬仰。
“吾心有主”,对当今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更应该是基本要求。唯如此,才能严于律己,常修为政之道,常思念欲之害,经得住金钱、美色的诱惑,耐得住寂寞,不为物欲所迷,不为名利所动,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坚定的党性正己心、省己身、律己行,“出淤泥而不染”,就如古人所说的“不妄没于势力,不诱惑于事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
然而,诚如苏东坡所说:“忍痛易,忍痒难。”近两年在反腐斗争中被揪出的巨贪们,就是因为心中无“主”,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原则,致使私欲滋长,灵魂扭曲,道德沦丧,在种种诱惑面前,以身试法,滑向万丈深渊。如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罗鉴宇,在悔过书中写道:“我其实并不缺钱花。但是,每次看到别人送的钱,我心里就很高兴,心里就发痒,每次收别人送的钱,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感。”正因为如此,他收了第一笔,就接着收第二笔、第三笔……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吾心有主”四个字铭记在心,唯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