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萤

 真友书屋 2015-08-03
朱伟 三联节气
“大暑之日,腐草变为萤。”又到萤火虫“熠耀宵行”时。“熠耀宵行”是《诗经﹒豳风﹒东山》中的形容。“熠耀”是显耀不定貌,荧荧烁烁,熠耀在静夜中,“熠耀”也就成了萤火虫的代名之一。元稹诗:“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蟰蛸。”“蛸蛸”是长脚蜘蛛,称“蟢子”。苏东坡也有诗:“熠耀亦求偶,高屋飞相追。”



《尔雅》称它为“炤”,“炤”即照。在西晋崔豹的《古今注》中,萤火虫还有别名:“宵烛”、“晖夜”、“景天”,都没有“熠耀”美。

古人说法,腐草变萤是,此时腐草之湿,得大火之气而化,大火是《周易》八卦中的“离”,“离明之际故幽类化为明类”。南朝梁陶弘景说,萤火虫初生“如蛹,腹下已有光,数日而能飞。”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说法有意思:“腐草之为萤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智在焉,此自无知化为有知,气易也。”


萤火虫是秋的使者,“流萤千点报秋信”的意象美。“流萤千点”的”千点“来自罗邺《萤二首》中的:“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阶前照绿苔。”汉武帝时,陈皇后幽居长门宫,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后就有相和歌辞《长门怨》,“长门怨”成为文人们永恒话题。

咏萤火虫的诗词,最有名当然是杜牧的”轻罗小扇扑流萤“。那是立秋后的七月景象:“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天阶”是天宫殿阶,七夕,天阶还未到“凉如水”时候。


最早描写出萤火虫诗意的还是南朝梁简文帝,他描写萤火虫是,“腾空类星陨,拂树若花生。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

唐诗中,除了杜牧与罗邺,李嘉祐的也好:“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向烛仍藏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萤火虫玩到极致的是隋炀帝。《隋书﹒隋炀帝本纪》记载,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景华宫征求萤火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得多少萤火虫?“十斗为斛”!以萤火虫照亮秋山,多浪漫。但不到两年,隋便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