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少生命中的垃圾时间,何以可能

 bbbo 2015-08-03
减少生命中的垃圾时间,何以可能
        彭晓芸

   
    芸老师这篇文章(指《如果你需要一份把时间填满来换工资的工作》)说到我的痛处了。我就是做梦都想成为您这样把读书思考和工作合二为一的人,却阴差阳错被生活所迫,成为了那种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但可以按时领工资的工作,可是整天没有自由时间,没有读书时间的人。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自由时间的多少,是不是做着一份把时间填满来换工资的工作,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品质,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哪个社会阶层上生存。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收到这样一条短息。刚好交完了上学期的课程论文,有了片刻喘息时间,被这位读者的真诚所动,决定再把这个问题谈一谈。或许很像心灵鸡汤,但我想,与其让那些成功学厚黑学鸡汤占领年轻人的心灵,不如好好利用学哲学的便利,从“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的哲学维度谈谈,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以及我们如何才可能抵达这样的生活。
       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我工作以后接触实习生、大学生强烈的感受。当然,读书期间也会发现,可能身边的同学在职业选择方面,显得慌乱甚至病急乱投医,“找工作”成为了第一迫切的要务。至于,什么样的工作才是自己可能挚爱的,很多人来不及想,就已经出发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诸种现实,为了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虚伪,我们需要仔细辨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大的社会环境,念大学成为家庭的一项经济投资,家庭迫切需要子女找到一份工作来作为回报。这时,“需要一份把时间填满了来换工资”的工作,实在不是什么不高尚的事,甚至成为了子女背负的沉重的道义责任。此类处境,几乎无法苛责个体,所谓身不由己,大约如是。
        因此,我们能谈的是什么呢?能谈的恐怕是这个困境之外的,就是说,你明明有条件实现更理想的生活,但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耽搁了,那么,我们说,这样的处境就颇有改善的空间。
       没有人能完全把金钱置身事外。选择媒体工作之初,我也会受到薪资状况的影响,也会这样考虑问题:读了那么多年书,是时候去赚钱了。而当时的媒体工作,提供的收入报酬,实在是大大高于大学毕业生所能找到的工作的平均水平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的确考虑过,如果有一天你想转身向学术,这份工作会不会浪费你的时间?这段履历会不会成为生命中的垃圾时间?谨慎考虑之后,我发现,如果能够找到一份深度报道的周刊类工作,而不是疲于奔命的日报类跑线记者工作,那么,这种面向社会本身的深度思考,倒也可能成为将来启动你的学术热忱、激发你的学术问题意识的好差事。
       谨慎考虑完这些问题,我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媒体了。但是,同样是媒体工作,你仍然要区别不同的工作方式,打量哪些工作方式是增进你的系统思考的,哪些工作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垃圾时间,尽量谋求前者,避免后者给你造成困扰。这个认知,其实需要尽早接触工作环境,体验工作模式。因此,大学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实习,简直是必不可少的,那些实习经历,让我日益明确,媒体中哪种工作是可能维系你的学术热情而不至于使这颗火苗被日常琐事浇灭的。
       这就说到“应试教育后遗症”了,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都难以避免饱受应试教育祸害。如果问,你生命中有没有垃圾时间,我可能会把高中列为第一嫌疑对象。那些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答题的题海生活,与增进知识、发展创造力,没有太多正面的相关性。很多人也许会提出异议,认为高考之前的那些训练于他们有益。这里,我姑且把范围缩小到文科,至少,我可以明确地说,文科的高考应试教育是极其失败的,今天,当我读到那些哲学的经典时,我时常想,如果高中就读这些,该有多好……我相信,高中时期的我们,是有足够的理解力来读这些典籍的,遗憾的是,我们被那致命的升学目标压制了。我常常说自己是应试教育的低烈度反抗者,就是说,虽然乖乖去考了,但我心底里的确有万般不愿意,每每看着被翻烂的历史课本,记住那些犄角旮旯里的年份和地点、事件,我就懊恼一番。我深切知道,那些所谓的“知识点”于洞察力、创造力甚至于求知本身,都无甚关联。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是什么呢?除了延迟了我们的认知和知识创造,更为致命的是,它抹杀了很多人对自我的认知,很多人根本无暇探索自我,无从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想要什么。这一点,在此后的人生中,慢慢展开,只不过,有些人意识到,有些人并不意识到这跟应试教育有什么关联。不仅仅是损害你的求知探索,还包括损害你的其他方面的人生探索,很多人不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更多人还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爱情生活,找什么样的人生伴侣。于是,这些可怜的小绵羊,就匆匆上路了。
       高考的失败倒是予我这“低烈度反抗者”以反思的机会。高考,我很反常地考了个语文最低分,数学最高分(在我自己的科目中)。而我是作文总被老师拿去别的班级做范文的语文优等生,数学,我常常因为自习课不做数学题被班主任敲桌子警示。这个强烈的反差和异常效果,使得我有了契机系统反思应试教育。就读汕头大学,我没有太强烈的挫败感,倒是体验到了从此可以自由自在阅读的快意。汕大那伟岸的图书馆成了我大学期间最好的人生伴侣。那个时候,我还不会使用电脑,甚至拒绝使用,觉得图书馆是最好的所在,对互联网世界不感兴趣,也不上校园BBS,直到做毕业论文才不得不使用电脑。
       今天,虽然因为媒体工作的关系,我热烈地拥抱了互联网,也用上了微博,愿意在一个开放的公共平台与陌生人展开讨论,但如我早前文章《无处不在的WiFi:谁将葆有孤独的能力》写过的,我始终对信息过载抱有警惕。这种警惕自然有利于反思,时不时反思自己,时不时重启“孤独的慎思”模式。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正是这种能够保持空隙予以反思的生活。哲人说的的确是对的,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可能保持反思的姿态?这就回到我上一篇文章的主题,你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一旦卷入不自由状态,反思的空间就会被挤压殆尽。为什么说应试教育留有后遗症,指的正是这种挤压生命其他内容空间的压榨,把你整个儿地推到为应试过度付出的状态,让你无暇留出空间体验人生的多味。
        于是,涉及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自由”,怎样才算相对自由的状态?有的人会提经济自由,认为实现了经济自由,才是人生真正的解放,才可能心无旁骛发展你的内心所往,否则,你都是会被生存问题困扰的。这只能被部分地认可,即经济条件的确制约人的“随心所欲”,但我们也看到,那些所谓实现了经济自由的人,也有很多正因为钱多得发慌。那又是为什么?大概,就是他/她在走向经济自由的生命历程中,已经消耗掉了太多积极心理能量,已经牺牲掉了太多的精神生活,一旦回头,发现似乎回不去了。自然,也有少量能够收放自如的人,诸如王石跑去国外读书,看上去似乎能够沉浸在读书思考的乐趣中。但我们也无从知道他还失去什么?
       如是说来,折中一点,大概便是经济状况不要差到成为生活的严重障碍,可能是较为舒适的心理区间。然而,这个“不要差到成为生活的严重障碍”,在不同人那里,可能有很不同的尺度。有的人说没钱买车就是很差的生活,有的人忍受不了租房的生活,有的人甚至一年不出国旅行几次就认为生活买法过了。这个差异如何形成?或许来源于人的私人生活的普遍社会化、社交化,朋友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呈现。也就是说,离开了熟人社会,离开了七大姑八大姨,人们又卷入了新的“圈子”。但凡是“圈子”,同化的力量是无形且强大的。
        
       因此,除了如果你需要一份把时间填满来换工资的工作》一文提到的时间自由,实际上,我们还需要“空间自由”。你需要葆有自己的生命空间,这个空间不为外力所动,顽固地确保自己的内在一致性、自我的完整性。
       很多哲学家是孤独的,但他们却是自由意志最为发展最为强大的一群人。如果问,这个世界上哪一种人最不怕死,大概没有比真正的哲学家更不畏惧死亡的了,他们早已把死亡问题思考得很透彻。正是因为透彻,他们很少容忍自己的生命留有太多的垃圾时间,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别人。哲学家很自我,甚至被有些人视为天真的偏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秘密是,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心灵平静而辽阔,有趣而幸福。(为了避免这篇文章太心灵鸡汤,我不打算引用任何一位哲学家的言论,不过你可以自行去看,诸如叔本华关于独处的相关论述,独处的能力如何重要,他的论述比较完备。)
       好了,那么如何判断这、那才是生命中的垃圾时间呢?一条比较简单的自测原则,你是否很讨厌当前的状态,整天盼着这个阶段过去就好了,诸如高中生们叫喊的,上了大学就好了,上了大学就解放了。凡是这种急于“摆脱当下”的状态,都最有可能是你生命中的垃圾时间,你在忍受,而不是在享受。你对自己说,忍一忍就过去了,以后就好了。但往往是,每一个“以后”,你都没有好起来——你已被损毁得失去好起来的能力。
       如果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太哲学,那么,换句话说,多数人就会同意了:低质量的人生不值得过。而这个质量之高低,在于你自己的判断,不是外界的成功学标准。如何断定自己在过一种什么品质的生活,你的内心很难欺骗你——恰如很多人其实很容易断定自己爱不爱一个人,是爱还是感动,是爱还是同情,是爱还是依附,很多人内心分得一清二楚,只不过,他们往往愿意欺骗自己,说服自己去过一个服从父母、顺应“朋友圈”期待的生活。
      当我提起自媒体的话题,微博上有人说如今的自媒体,火的是两类:成功学和股票。这真让人遗憾。只能说明,当下的社会生态,是一个扁平化的社会,人的心灵世界高度同质化,人人在奔往看似光明的“经济自由”大道上。但果真有一个乌托邦的社会,人人实现经济自由吗?恐怕福利程度最高、养着最多懒汉的国家也没有实现人人经济自由,有求必应。
      既然如此,你需要警惕的恐怕是,在奔往经济自由的康庄大道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个最大的西瓜,很可能便是我们的心灵自由和面向生命本身的幸福体验。没有什么比当下的幸福感更为重要的事情了,无论你缅怀过往还是憧憬未来,这种缅怀与憧憬,更为真实的表达是逃避,逃避当下,你厌恶“自己的现在,现在的自己”。
       心灵自由和幸福体验,源自哪里?一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个人的尊严保全、创造力实现;一种是与他者有关的,爱的实践活动,你去体验和确认爱的存在,广义的爱以及狭义的情爱,都与他人相关。前者不依赖不仰仗他人,你尽可自给自足,后者,尤其是情爱之求抑或灵魂伴侣的命运相契,那需要一点点运气。
       除了运气,你可以为自己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捉一只蝴蝶,种一棵树,写一首诗,你大可活得心灵富有而滋润。
      当然,我能预料的是,很多人读完这篇文章,心里微微一颤,第二天爬起来精神抖擞地上班去,晚上满身疲惫地恢复原状,坍塌在看电视的沙发上。
       对不起,这就是疑似心灵鸡汤的功效,它只能支撑你片刻的虎躯一震,却无法成为你的精神内核。
      什么才可能成为你长久而持续的精神气质?唯有你自己集艰苦卓越孤独漫长欢欣愉悦焦灼从容于一身的灵魂探险,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你。
 (括号中的话:这很像一篇忽悠人赶快来读哲学的广告词。的确,哲学帮助我们形而上地思辨,最大限度摆脱工具价值的束缚,追求人的内在价值。不过,仍要温馨提示,读哲学最好是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和生活准备,最好是有一定的阅历再接近它,这样比较可能使你不致于理性得面目可憎,失却生命的浪漫情调。)    
 
注:这是一篇越过编辑直接为读者而写的文章,话由也来自读者。我将它视为阶段性地与读者的直接交流,回应读者的心理需求,回报读者长期的鼓励与支持。但这显然只能偶尔为之,我非常警惕的是写作失去公共性,所以,疑似心灵鸡汤的东西,只能有感而发,而不能批量生产。
曾经,我很难以忍受自己为些许微薄的稿费而为媒体撰写的时事评论文章,觉得那些文章碎片而速朽,为此还拒绝了很多出版社关于出版这些文章的邀请。后来,看到罗素自传谈及他写写婚姻爱情之类的畅销书以供养他的哲学研究,我心底里才稍微释然。大哲学家都难免受制于经济状况,何况我等哲学的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