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但是对于杨玉环具体是怎么死的,史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其一认为死于马嵬坡梨树下。 其二认为死于马嵬坡佛堂内。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而《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寅恪先生指出: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真实情况应该是杨贵妃自缢死于佛堂中。 其三认为死于乱军之中。 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按说这情况就够复杂的了,但是后来又有人说出了更惊人的言论,杨贵妃在马嵬坡并没有死。玄宗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回宫,曾派人去寻找杨贵妃的遗体,但未寻得,只找到一个香囊。这就奇怪了,明明被赐死,还陈尸于天井,怎么就有又活了呢?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叛军首领陈玄礼其实是李隆基的铁杆心腹。事变之后,太子李亨主动要求率众讨贼,玄宗将随行军士分为六军,令颍王李璬、寿王李瑁分统之。李瑁才从来交帅印的陈玄礼口中知道了真相,于是就跟李享杠上了,后来弄死李倓(李亨儿子,马嵬政变策划者),还派杨玉环跟他生的儿子李伓监斩。 日本学者大津郡的《郡志》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杨玉环本人在遣唐使藤原刷雄、阿培仲麻吕的秘密护送下逃亡到日本的上口县向津具半岛油谷町村,改名叫藤原玉环,据说后来还跟藤原刷雄生了孩子,日本女星山口百惠就是杨贵妃的后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