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疑说: 曾经的我是个特别容易喜欢上别人的人,如果有个男孩干干净净的穿个白衬衫,笑起来很阳光,我可能会喜欢上他;如果有个男孩特聪明,能在智商上碾压过我,我会觉得他那掩饰不住得意的小眼神也很有爱;如果有个男生跟我爱好一样多,说什么都明白,聊什么都觉得心有灵犀,我会觉得好像遇到了灵魂伴侣……
接着,我就会整个人都不好了,成天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特别想和他在一起,觉得如果不能和他在一起整个人生都要灰暗掉了,然而,我什么都不会做。因为我心里清楚,你喜欢的人也正好暗恋着你这种少女漫中才会发生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几率很小。就像宫崎骏老爷子在《千与千寻》里告诉我们的那样:“我已经准备好了足够挡雨的伞,可是却迟迟没有等到雨的到来,这样的尴尬只是我漫长人生中的小插曲罢了。”
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尴尬,渐渐地也就习惯了自己这种三分钟的热度,熬过那拼命想争取和一个人在一起的冲动之后,我会发现其实维持现状比“求不得”或者是“求而得之之后的已失去”要幸福得多。
放弃是刹那的痛苦,而坚持,有时是一种长久的痛苦。太多人歌颂坚持的重要性,可是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要快乐得多。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读书有疑”(doubtsinreading)原创首发。其他站点、平台转载需获得本站授权,非授权转载必当追究!当然欢迎读者分享到朋友圈等。
① 《我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 作者:梁文道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推荐指数:★★★★★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如何看书、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从一本书中引发思考,那么你应该看看这本书,梁文道的这本书足以达到以一本书读万卷书的功效。 《开卷八分钟》栏目结束之后,梁文道的《我读》系列丛书还会否继续出版下去,我无从得知。在快消时代,用八分钟的时间快速领会到一本书的精华,足以作为朋友之间的谈资,这件事恐怕并非梁文道的初衷。 他本来是想,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却不曾想这个举动仿佛是在帮考生作弊,人们再也不用花几个小时捧读一本书,梁文道都帮他们总结出来了,而且比他们自己读还要总结的更好。多么可笑的悖论。 看看这本书的宣传文案: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 但是我真心想,只读这一本书是不够的,如果你真的喜欢梁文道讲书,就把他推荐的好书,都看一看吧。 ② 《血腥的盛唐》 作者:王觉仁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推荐指数:★★★ 《血腥的盛唐》这一系列书,学历史的或者对历史有一定研究的同学,可以不看了,因为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范儿,属于历史普及类读物。 但是,对于那些以为范冰冰捣鼓的小白兔武媚娘和杨贵妃是正史的小白们,还是应该看看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青年时代,热血、奔放、敢爱敢恨、野性难驯,有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把《甄嬛传》的历史放在清朝,我觉得是恰当的,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经是暮气沉沉,后宫内斗不要太厉害。但是把唐朝也编的那么阴郁,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了。 王觉仁写这套书的口吻略啰嗦了点,但是好在,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说史书上写什么他就信什么,对于有些矛盾、隐晦和匪夷所思的记载,他都提出了疑问,并且结合自身的思考以及其他史料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论证,这个是这套书里最有价值的地方。 ③ 《唐诗百话》 作者:施蛰存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推荐指数:★★★★ 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施蛰存早年写的小说是很值得一看的,例如《将军底头》、《石秀》、《鸠摩罗什》等,当初一读惊为天人,人家可是在民国时期就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了。可惜,建国后,他的文学创作无法继续了。 和沈从文的遭遇一样,他只能埋首故纸堆,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偶尔做做翻译。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多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的施蛰存才得以重新搞学术研究,《唐诗百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创作的。 施老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该书体裁既有宏观诗史的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更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单看文字则又是蕴藉儒雅,可以让人再三颂诵。文字通俗,道理精深,普通读者亦不难读完。 这些都是场面话,真话就是,施老的遣词造句可比语文书上有意思多了,很多我以前觉得无趣的唐诗,经过施老的讲解,终于品出味儿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