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鞠教授原创教材】人到中年,90%的人都有中年心理危机

 sunhy613 2015-08-03

点击上方蓝字:“鞠强” ↑↑↑
关注鞠强教授管理心理学公益微信课堂

本课堂为管理者或立志成为管理者的人而设

-------------------------

人到中年,90%的人都有中年心理危机

鞠强教授口述 学术秘书整理

中年心理危机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心理理论,这里的中年是指30多岁至50余岁之间,没有严格的年龄界限,这个理论的含义是:

人到中年,物质生活有了初步的保障,或者很富裕,却突然发现,青年时代的理想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生失去了目标,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这时候就要重新寻找人生的意义,在重新寻找到人生意义之前,内心彷徨、茫然,充满无意义感,这就是中年心理危机。

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虽然有宏大的理想,但眼前的人生任务却是很明确的:就是努力赚钱,要生存下去!因此,感到生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但到了中年,生存的危机多半解除了,但又突然发现儿时的宏大理想也不可能实现,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苦苦寻找新的人生意义。

这段时间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几年,有的几十年,才可以重新确定人生的意义,对生命和生活的评价才逐渐变得积极。

所以大量统计数字都证实:剔除个别情况,从总的情况来说,人生烦恼的巅峰是在中年,青少年时代是很开心的,老了也会重新开心起来。

所以很多人没想到,风光无限的中年竟然有一颗彷徨、焦虑的心。

重新确定价值观的过程,要逐渐去呼应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声音,同时又要和现实条件相平衡,如果现实条件无法实现内心深处的声音,就要设法升华。

比如,某人人生的理想是推进社会进步,有强烈的建设美好社会的愿望,这当然做政治家是最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年轻的时候,此人两袖清风、家无余财,亲朋好友都指望着他呢,这个人青年时代的任务倒也非常明确,就是赶紧发家致富,解决老婆孩子的吃饭问题,爸爸妈妈的养老问题,兄弟姐妹的婚嫁钞票问题,全家的住房问题,忙忙碌碌地干得特别起劲。

到了40岁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也家资千万,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喝了二两小酒,突然悲从中来,发现儿时从政的理想越来越远,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人,对钱嘛,是有些喜爱的,同时又仿佛觉得意义不大,推进社会进步说不定被政府抓起来,于是茫然了,中年心理危机就产生了。

此君也许又寻找到了新的人生意义,比如养了一群小三,乐不可支,而且又要去赚更多的钱了,于是无价值感消失,这就是许多成功男人在中年心理危机后走的路

此君也许是另外一条路,比如升华了!

所谓升华就是找到满足内心深处需求的替代品,而且这个替代品又被环境所允许。

比如,此君一头扎进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成立了一个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咨询公司,到处去做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咨询业务,一定程度满足了他从政的愿望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又能发些财,于是内心矛盾消除了,中年心理危机解除了,当然,这条路算是比较好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到既能一定程度呼应内心的呼唤,又能被现实环境所容许的人生之路。

解除中年心理危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拜师,当然要拜高手为师,这个师父并不是给你人生的意义,人生意义是不能从外界给的,而是要呼应内心深处潜意识的呼唤,这个老师是帮助你、启发你,去自己寻找人生的意义,这种拜师的方法主要适合于高层次的人。

有的人,突然没了老师,还会形成新的中年心理危机,荣格本人就是这种情况,他本来的人生意义是追随他的老师弗洛伊德搞学问,而且当时弗洛伊德和荣格治疗心理病人是很来钱的,荣格既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来钱,当然快活得很。

而且弗洛伊德也把荣格封为他学术领域的皇太子,弗洛伊德门徒无数,都把荣格当大师兄看。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对师徒闹翻了,荣格顿时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足足在家里空了好几年,慢慢地才走出阴影,所以就发明了中年心理危机这个学说。

后来,荣格又寻找到了新的意义,抛弃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叫荣格心理学派。

总的来说,智商高的人群比智商低的人群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机;学历高的人群比学历低的人群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机;男人比女人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机;有思想深度的人比没思想深度的人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机;各种机构的管理者比普通老百姓有更多比例的中年心理危机。

另外,还要恭喜的是,假定你现在穷得叮当响,生存都很有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也许你一辈子的注意力都在救亡图存,自然就没什么中年心理危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