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老奶奶晚年不吃一点盐 与人为善性格开朗是“孩子王”

 glhly 2015-08-04

百岁老奶奶晚年不吃一点盐 与人为善性格开朗是“孩子王”

 


老人现在还能穿针引线

涂有秀每天和村子里的老人一起打字牌

涂有秀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姓名:涂有秀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3年6月9日

  ◆身高:1.54米

  ◆体重:89斤

  ◆血压:高压122 低压85

  ◆心率:87次/分钟

  ◆既往病史:1990年代曾患胃穿孔

  ◆长寿之道:爱笑,性格豁达,与人为善,每天都要打牌休闲,不挑食,什么菜都吃,但是不吃盐,不吃任何零食、水果,经常穿针引线缝补衣物,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喜欢猫狗小动物。

  对于102岁的涂有秀来说,人生就是一场还没看够的梦,她特别羡慕到处走世界看世界的年轻人,性格开朗的她很爱笑,很会讲道理,也很受村里年轻人和孩子的喜爱。历经人生苦难从不诉苦,年逾百岁却依然能穿针引线,左邻右舍天天相聚打字牌,生活在灵川县潭下镇大泉村委塘边村的涂有秀老人,是村里人眼中的“孩子王”。

  老村木屋里的笑婆婆

  从潭下镇驱车前往大泉村委塘边村,一条路似乎又长又弯,灵川县老龄办的工作人员指着前方绿荫深处说“快到了”,然而车子又开了一段路才到达。转个弯进入一小块空地,就看到了颇有古镇风格的塘边村,土坯、青石和木头的建筑,与村口大树、纳凉老人们构成一幅电影画面般的场景。

  沿着村里的石板路慢慢地走,也不记得拐了几个弯,一栋老屋出现在眼前,它有着斑驳的土墙和厚重的木门。踏进老屋的大门,一位精神奕奕、满面笑容的老人坐在堂屋的沙发上,旁边还坐着两位村里的老姐妹。老人连声欢迎着大家,并解释自己没有站起来迎接是因为最近腰不好。

  打量一下老人,穿着蓝色碎花褂子,身板清瘦,白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皮肤光泽,略有些老人斑。最让人惊讶的是老人虽已年逾百岁,一双眼睛却仍极有神,看人的时候,面容和蔼,眼神清澈。大家称道老人的身体好,福气好。涂有秀高兴地大笑起来:“你们年轻人福气才好,现在能去外面的世界看那么多东西。”老人的笑声不仅爽朗而且中气十足,老人的儿子涂志光告诉大家,母亲虽然有时候脾气有点急,但是性格的确很开朗。

  “你们都是看过真正的世界了,我还是在梦里没睡醒呢。”涂有秀笑着说,以前的条件不比现在,以前村里的女人要出趟远门是很难的事,现在的年轻人说走就走,涂有秀说自己很是羡慕。

  说话间,堂屋里呼啦啦飞进两只燕子,落脚在堂屋的大梁上“燕子喜欢来我们家做窝,赶也赶不走。”涂有秀笑着说,梁上的两只小燕子憨态可掬地探出头来,似乎也在听着什么。

  中年失去了丈夫和三个儿子

  涂有秀很健谈,说到自己家里养的小猫,说到自己的“牌搭子”姐妹,说到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新奇事情,她都能说个一二。但是对于自己过去的百年人生,涂有秀说得有些轻描淡写,而且更喜欢挑一些轻松的事来说,似乎她的一生一直一帆风顺没有受过苦。

  然而随后我们才知道,涂有秀也经历过重大的家庭变故,走过了非常漫长的艰苦岁月。只不过,坚强乐观的她不喜欢向人诉苦。

  涂有秀老人与生活在潭下镇的不少人一样,都是当年青狮潭水库建设时的库区移民,从公平乡迁移至此。1913年的端午节,她出生在老家灵川公平乡,像其他村里的姑娘一样,涂有秀在村子里度过了平静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随着年纪的渐渐增长,同龄的姑娘都出嫁了,她的婚事却迟迟没有消息。原来在涂有秀的老家有个说法,出生在端午节的姑娘属于“八字大”的一类,一般男人的“八字”降不住她。就这样,涂有秀都快到当时老姑娘的年纪了,才遇到了后来的丈夫老涂。当时老涂的家境也不好,又被抓去当过兵,当兵回来后老涂也年纪不小了。就这样“八字大”的姑娘和娶不上媳妇的老涂凑到一块成了亲。

  婚后涂有秀和丈夫感情很好,生了四个可爱的孩子。1959年,他们成为了库区移民,从公平乡迁移到塘边村,住进了现在这栋房子。而平静的日子似乎从那时候开始就不复存在,搬到塘边村不久,爆发了饥荒,1960年,涂有秀的丈夫和三个孩子连饿带病,在同一年里先后离世。一个好好的家突然就只剩下了涂有秀和一个儿子,涂有秀觉得天都塌了。

  那一年,涂有秀才47岁,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只有抱着剩下的一个儿子默默流泪。擦干眼泪,她知道就算为了儿子,这日子还得过下去。“我妈妈真的很坚强,过得也很难。”说起母亲,年近七旬的儿子涂志光有些唏嘘,当年没了父亲以后,很多人劝母亲趁着年轻再找一户人家,但好强的母亲拒绝了,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涂志光告诉记者,母亲年轻时脾气大,力气也大,当过生产队长、劳动能手,做工、种田、割禾什么都做。自己成家后,通情达理的母亲与妻子相处得也很好。“每天做完工回家,我母亲都给我们准备好了热饭热菜。”涂志光说,后来母亲还帮着带大了4个孙子,现在已经有了重孙,四代同堂,可以说母亲一辈子都没闲过。

  年轻人和孩子都喜欢她

  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说一个词“代沟”,似乎年龄的差异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在塘边村,涂有秀却是个年轻人和孩子都喜欢的“孩子王”。

  涂志光说,母亲在村里人缘极好,前两年因为弯腰端水锅,结果闪到腰,此后腰就一直不太好,走路变得不太方便了。但是母亲即使不出门,每天村上也有七八个老伙伴轮班过来当她的牌搭子,陪母亲打牌。

  除了跟这些老伙伴们关系好,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也喜欢来找涂有秀玩。很多年轻人去了外面做事,回村里就会跑来找涂有秀,跟涂有秀说说外面的世界。而很多在村外面读书的孩子,放假回家,总是第一时间跑到涂有秀家里,嘴里喊着“太太,我来给您汇报成绩了”。涂有秀和这些年轻人、孩子也总是有说有笑地聊得来,从来不端起长辈的架子说教。

  “我母亲教育孩子其实很有一套。”涂志光说,母亲原本并不识字,与父亲结婚后,母亲去读过夜校,学了不少文化知识。对于很多教人为善、上进的文章,涂有秀都牢记在心。记者看到,在涂有秀家堂屋的墙上,贴着《励志文》、《做人十点》等训诫,文图并茂,通俗易懂。“有些把爷仔告诉我他们犯了错误,我就叫他们对照一下这些,看看哪里做错了,以后就认真改。”涂有秀说,如果哪个年轻人有苦恼来找她诉说,她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出主意。

  涂志光说,母亲跟年轻人和孩子说话都以礼相待,和和气气,加上性格开朗,没有长辈架子,年轻人和孩子们也都愿意听母亲的话,这在其他人看来,也是难能可贵。

  晚年不吃一点盐

  这两年,自从涂有秀有腰伤后,就不再下厨做饭,说起母亲做的饭菜,涂志光回味无穷。“以前来过我们家吃饭的人都知道,我母亲做的饭菜好吃得可以开饭店。”可惜腰伤之后,涂有秀走路都不利索了,涂志光自然也不舍得让母亲再下厨。

  不过涂有秀虽然曾经做得一手好菜,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自己的口味变得有些奇怪起来。这些年,她完全不再吃盐,家里做菜得单独给她做两个无盐的菜。一张桌子上吃饭,偶尔涂有秀也忍不住尝尝儿子儿媳妇的菜,但哪怕是很清淡的菜,她也说太咸。

  因为上世纪90年代曾经患过胃穿孔,到处寻医问药终于治疗好了,现在涂有秀除了吃饭菜,就是每天吃几颗胃药抑制胃酸过多。平常为了保护胃,她主要以喝温热的开水为主,很少喝冷开水,这么多年来,身体也一直很好。

  “除了不吃盐有点怪以外,我母亲一点都不挑食。”涂志光说,母亲年轻时候喜欢吃甘蔗、花生,但是老了牙口不好了,就不再啃甘蔗、嗑花生,并且也从来不吃任何零食或水果,每天主要就是吃饭吃菜,什么菜都愿意吃,胃口也不错,一顿能吃两碗饭菜。

  看到涂有秀家有客人,村里人都来看热闹,几只小猫小狗也在门外探头探脑。涂有秀看了脸上又笑得满脸开花,原来与人为善的老人,还很喜欢小动物,家里还养了几只猫咪作伴。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才明白老人的乐观其实来自内心的坚强。老人说人生如梦,原来并非无奈,而是真正的豁达。

   桂林晚报记者阳颜/文 李凯/摄

  ■下期看点:

  今年102岁的唐家闺住在全州县龙水镇金田村委王家村。她一生无亲生儿女,嫁入男方家时就是给三个儿子做后娘的。目前,她一个人生活,日常的生活起居都靠自己。由于生活比较困难,在政府和邻居的帮助下,有人给她送新棉被,有人帮她修屋顶,过年过节还有人请她到家里做客。想知道唐家闺这百年是如何度过的,请关注下期百年好活系列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