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人性格大起底

 苦夏2012 2015-08-04

    只有加深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的了解,才能完整地把握这座城市发展的走向

    你对济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你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走向的把握便会充满信心。

    长期以来,人们在宣传这座城市的时候,往往着眼于它的自然、人文景观,或着墨于几个历史上的文人名士,却忽略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济南市民人文性格的研究。其实,每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市民,作为一个整体,都是有着鲜明的个性的。譬如北京和北京人的“大气自信”,上海和上海人的“精明细腻”,成都和成都人的“闲适洒脱”,哈尔滨和哈尔滨人的“强悍粗放”……那么,济南和济南人呢?

    要了解一座城市,给它写个操行评语,除了分析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品格外,从研究这座城市的人着手更是一条捷径。你对济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你对这个城市的发展走向的把握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一根针落地,从寻找这根针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分辨出一个民族。济南人是怎样寻找这根针的呢?

    曾有一本叫作《人文中国》的书,在市场火了一大阵子。书中讲了欧洲三个民族对针掉到地上后寻找针的态度和过程,并对三个民族的民族性格作了精辟的分析。顺着这个思路,作者对江浙人和山东人也作了一番“假设”:江浙人用机敏的耳朵仿佛听到针落地的那一丝细弱的声响,精明的头脑马上判断出针落地的大体方位,然后想法找来一块磁铁就地一滚,找到针后,小心放好,便美滋滋地哼起一首小调,一表心中快慰;山东人则不同。他们会立即蹲到地上,用双手摸来摸去,直到摸到为止。他们不会像浮躁虚华的法国人那样,用扫帚乱扫一起;也不会像笃实严细的德国人,使用尺子和粉笔画上方格仔细寻找;当然也不会像江浙人一样精明地使用磁铁。找到针后,山东人会把它扔到桌子或窗台上,拍拍身上的土,若无其事地干别的事情去了。

    于是,该书得出了山东人“豪爽敦厚”的结论。实际上,这是广而言之,济南人具有山东人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可以继续上面的假设,来补充说明济南人的性格特征:针掉在地上后,济南人决不会大惊小怪,仿佛出了多大事似的,先强调一下找针的困难,列举一大堆难以完成找针任务的客观理由;而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去找针。济南人信奉的是“少说多做”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找到针后,济南人更不会张扬炫耀一番,甚至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假设”:其实他找的这根针原本就不是属于他的,他只是自认为理所应当地在帮助别人。

    元代有位学者写了本《遂间堂记》,称“济南人敦厚、阔达多大节”。斯言诚哉!

    济南人的地域性格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性格,济南从远古至今都是一个宽容、遵守规则和秩序的城市。

    济南人的特征,是一种文化特征,或者用文化人类学的术语说,是一种“社区性的文化特征”。它表现为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是明显特征之一。官方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和市井文化长期处于一种多层共生状态;齐文化、鲁文化以及其他地域外来文化融会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济南文化个性。

    济南人,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不在乎你的祖籍是否在这里,也不在乎你是否在这里长大,不论你曾经对它满腹怨言还是赞美有加,也不论你为它贡献过一砖一瓦还是拿走过它一针一线,只要你充分地呼吸过这里的空气,喝过这里清冽甘甜的泉水,在这个城市里生活过若干年,那么,你就是济南人,济南人就是你!

    济南这座城市是宽容的,一如济南人从来就是宽容的。在这座城市里,你感受不到其他大城市弥漫着的排外情绪。有些地方的人,一听你讲的不是本地口音,便立即态度恶劣起来。济南人不!济南人听你说一口纯正的北京话或南方普通话,甚至会格外热情。在济南,很多开发廊、卖小吃或钉鞋的温州人都说,他们很少受到当地人的冷落或欺侮。不管是在餐馆里还是在公共汽车上,或是在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医院里,乡下人不会受气。

    济南曾被誉为“书山艺海”。一个山,一个海,同样也是济南人文化特性的真实写照:山一样的深邃,海一样的豁达。相声、评书、京剧、豫剧、黄梅戏,抑或那吴侬细语的越剧、评弹,济南人一概不排斥,而且欣赏得有滋有味。王朔的小说,济南人看得津津有味;钱钟书的文集,在济南也卖得很俏。可以这样说,兼容并蓄,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济南和济南人的性格魅力。

    在这个城市里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外来人初来乍到时,对这座城市和济南人是颇有微词的,甚至是大发牢骚。然而,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依然笑脸相迎,接纳了他们。不多时日,这些人的性格也迅速为济南人同化。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少考虑自己究竟是不是济南人;况且,真正的土著已经难以成为济南人的大多数了。

    数千年底蕴丰厚、源远流长的济南文化,有着极强的溶解力,轻而易举就将外来的东西消化溶解了,并将外来者塑造成与这座城市性格相谐的角色。这倒也应了那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济南人的性格永远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性格。

    济南的一切都那么中不溜儿地具有“中庸之道”的状态,所以它也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典型意义

    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曾这样分析了济南的城市特征:

    “济南虽以其湖山秀丽,古迹众多,名贤辈出闻名,却从未享有全国京师的殊荣,历来仅有作为县、州、府、省的份儿,现在也只是全国的一座中等城市。

    然而在众多的省会城市中,它既是文化古城,又是近代史上自动开辟商埠招商引资的最早的一个。它既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柔日丽之美,又处于巍巍泰山滔滔黄河之间。它位于内陆,又离海洋不远;地处华山,却又‘潇洒似江南’。

    它特色是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明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一切都那么中不溜儿的具有‘中庸之道’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它才有其典型的意义。”(《泉城忆旧》序)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济南也许是最具个性魅力的城市之一,缺少的只是原来人们认识这座城市时鲜有徐教授这样的总结和提升。有比较就会有鉴别。西安是座文化古城,给人的感觉却有些老气横秋;深圳是生机勃勃的,又少了那么点文化底蕴;成都的文化底蕴倒非常厚实,却又了无灵气和潇洒;江南小城可谓通灵剔透,但独独没有那般醇厚和雄浑。

    兼容并蓄是济南的城市性格魅力,而这种性格魅力使得济南人似乎也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中庸性格——济南人要雅能雅到极致。演艺界的艺术家都有个体会,只要你能在济南演红了,那就走遍全国也不怕了,说明济南人鉴赏水平高;再看李清照、辛弃疾、杜仁杰、李开先、马国翰等济南人,哪个不是大雅之士?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养花种草、喂鱼玩鸟,济南人哪个不会?英雄山文化市场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古玩市场和图书市场。济南人雅吧?!但要俗也能俗到家。济南归根结底还是一座平民化的城市。你能想象用诸如“辘轳把子”、“羊头”、“棘针”之类的俗语作为街名吗?济南人就能。辘轳把子街、羊头峪、棘针市(后改谐音“制锦市”),不都是济南人耳熟能详的吗?

    文化学还认为,俗文化有着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有时表现在市民阶层对时尚的追逐上。不说当年流行“打鸡血”,济南人一夜之间杀了多少鸡;也不说卡拉OK一热,夏夜里多少人驻足街头大展歌喉;单说近几年流行的文化衫、拍婚纱、吃快餐、看大片、养宠物、上网络,哪样落下过济南人?

    雅与俗,豪爽与礼数,理性与义气,朴野与巧智,开放与保守,委婉与率直,这些看似矛盾的双重性在济南人的骨子里融合交汇成一体,形成了济南人独特的中庸性格,就像这座城市所独有的文化奇观一样。

    济南人的性格决定了济南话的硬度,济南文化滋润了济南话生动多样的表现力

    很多外地人都说济南话好懂,但是不好听。为什么?一是语调直,少有抑扬顿挫;二是吐字哏,硬邦邦的,很少含混不清;三是嗓门大,声若洪钟,掷地有声。其实,济南人也觉得自己的土语不那么动听,尤其是上了广播、电视。

    济南话的特点,实际上与济南人的性格有关。他们豪爽快直,日常语言交流当然也坦诚相见、毫无戒备之心,所以无需转弯抹角;而且唯恐词不达意,所以每个音节都发成重音。然而,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全国各地地方话中,济南话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之一,它厚实、简练、生动、形象。比如,说一个人得寸进尺,济南话是“丙着鼻子上脸”;言与某人的关系疏远,济南话说“八杆子拨拉不着”。说女孩子脾气厉害、不讲理且出言泼辣,济南话一个字:“kóu”;形容人尤其是女孩善变、不定性,济南话说“w花(嗒拉气儿)”。普通话“什么时候”,济南话俩字“多咱”,“什么”一词在济南话中更是常常被简约成一个字:“么”。

    济南话特点的形成,更是与济南这座城市自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经济地位分不开的。在现代济南话中,依然保留着许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如宋代的“夜来”,明代的“崴拉”、“倒达”、“仰摆”等等,至今仍鲜活地活跃在济南人的口头。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词和外来语在济南话中更是俯拾皆是。如“赛(蒙语,好)”、“关饷(满语,发工资)”等。济南话中有一个描写动貌的词语,叫“固踊”,用来表示动作范围、幅度都很小的那种动弹、蠕动的样子,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动物、昆虫。譬如:“那虫子没死,还固踊哩!”再如:“你坐就坐好,固踊么?!”好多外地学者都认为这是个土词,其实,这个词是个古词,最早是描写“虫行貌”的,在《集韵》中有两处可考。把食品饮品等物放在冷水里使之变凉,济南话是“湃”(念“拔”),实际上这个词是明清时的常用词,《红楼梦》、《金瓶梅》中屡被应用。

    有人说过,普通话文化是一种优势文化,但一个没有方言的城市是不容易解读的,也是没有趣味的。可以这样说,是济南人的性格决定了济南话的硬度,是悠久的济南文化滋润了济南话生动多样的表现力。

    文明、朴实、创新,在新世纪里济南和济南人一道用厚重的底蕴谱写新的形象

    济南人没有峥嵘的头角也不算时髦风流,但济南人并不平板,济南人有挺直的脊梁,有厚实的腰板,有勤劳的双手,有憨直的笑脸,有智慧的头脑……济南人的神韵不在眉目之间,不在话语之中,不在于一些细小的特征,而在于其背景中透出的厚重的历史感,在于蕴含在其文化中的味道。

    济南人有浓厚的历史,独特的文明,朴实的民风,奉献的精神!还有更多……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株大树,济南文化就是深植于中华大地的一条虬根。济南人不会忘记远古时代就以龙山文化著称于世,济南人更不会忘记他们常以小脚趾是否有层鳞状趾甲来判断他们是否同出一脉。

    城市就像一个人,有自身的形象和内涵。而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位学者说过,一个城市只有保持它所固有的特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上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只有当城市和城市当中的人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时,城市的个性魅力才得以发挥并且光芒四射。

    新世纪里,城市和城市人的形象策划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房立石 来源:济南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